陈建琨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进行颈内静脉的探查与筛选和超声引导穿刺在降低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置管病人,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共107例,实验组53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对血管进行探查、筛选,确定管腔直径、流速、内膜是否光滑、有无血栓、与相邻的动脉、周围肌肉组织、淋巴组织的解剖关系、拟进针角度、深度等,按照自拟标准对其进行筛选,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经验性盲穿.结果 2组的血栓、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超声进行颈内静脉筛选可有效降低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庆梅;张璐;周方红;杨晓艳;高天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的镇静效果、运动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30例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为观察组,30例单施布比卡因为对照组,实施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给药后基本生命体征,感觉阻滞、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术中体动、恶心、呕吐、呃逆等不良反应,比较其综合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能达到良好的遗忘作用,Bromage评分,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给药后各时段血压(MAP)、心率(HR)和SPO 2观察组波动稍小;术后不适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在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运用舒芬太尼,自控镇静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宋连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基本现状.方法 选取近2年的门诊患者100例,年龄在18~60岁之间,职业随机,进行正常的妇科检查及各项实验室和临床检查,观察检验结果,得出相关结论.结果 观察组中细菌源性的生殖感染占49.0%,真菌的生殖感染占37.0%,滴虫源性的占6.0%,其余为其它病原体的感染,混合感染也占一定的比重.结论 妇科炎症性疾病对女性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掌握好生殖道感染的检查方法,以进行良好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王正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救护能力.方法 比较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经院前急救与自行送院的治愈率、致残率及病死率.结果 经院前急救病死率、致残率明显降低,治愈率大大提高.结论 普及公众相关院前急救知识和加强院前急救与转运工作,对提高脑血管意外的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阳煤集团总医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危重患者转运,并不断细化完善.2009年通过对RICU182例危重患者转运,危重病人转运临床路径的应用,可降低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提高转运成功率.
作者:贾彦彦;郭金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患纠纷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医院和患者的市场意识逐渐唤醒,患者作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日渐增强,要求得到更好的照顾和享受更多的权利,而医院作为经营者的意识都相对滞后,风险意识和维权观念薄弱,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难以应对的医疗纠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医院来说,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刻不容缓了.
作者:马金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30例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 WI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和T2 WI均表现为高信号,周围可有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环.结论 MRI是较为敏感的和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方法,特别是脑出血表现为额顶叶单纯小血肿.
作者:王晖;宋长悦;姜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酮替芬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疗效,进一步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用药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孟鲁司特、酮替芬加布地奈德吸入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及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联合用药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孟鲁司特、酮替芬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加茶油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 选择89例患者实施丹参联合茶油湿热敷处理,并与常规实施硫酸镁外敷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2组床显效时间和完全吸收时间,并分析2组总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时间和完全吸收时间快于对照组(P <0.05),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中药丹参粉加茶油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卓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33例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患者体表心电图I、aVF导联心电轴分析.结果 133例中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59例,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传导74例.26例存在无人区心电轴者均为心房颤动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74例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传导者无一例出现无人区心电轴.结论 房颤并宽QRS波伴无人区电轴时,为心房颤动伴室性期间收缩或室速,无人区心电轴可作为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室内差异传导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作者:郭娇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2010年9月6日至2010年10月18日某单位已婚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探讨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方法 对479例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妇女常见病居前3位是慢性宫颈炎:患病率患病率15.65%,乳腺增生:患病率10.64%,阴道炎:患病率9.07%.结论 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作者:刘一鹏;王萍;熊美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经肩外侧入路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1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26~83岁,平均58.6岁.骨折按Neer分型:二部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5例.其中合并骨质疏松5例.结果 18例患者获6~3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的痊愈,愈合时间10~16周.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1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单,微创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作者:王述钦;张广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急诊科救治诸多的病种中,因服毒来院救治的病人较常见,所服毒物种类较多,救治过程中有一套较适用,完整的救治程序,洗胃是救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程序,而且常用的洗胃液种类较多.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可破坏生物碱及有机物,能有效的破坏阿片类、士的宁、烟碱、毒扁豆碱、奎宁等.并可使氰化物及磷氧化而失去毒性.
作者:褚慧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颜面部畸形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立体空间扫查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的2150例中晚期孕妇的胎儿进行颜面部超声检查.结果 本组孕妇超声检出胎儿颜面部畸形22例,检出率为1.02%.其中唇腭裂畸形18例,单鼻孔2例,单侧面横裂1例,无眼畸形儿1例.本组产后结果及病理学检查符合者24例,符合率为91.67%,漏诊2例,漏诊率为8.33%.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首选方法,对产前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孟改玲;李淑萍;田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多年来对手术室工作、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患者手术安全,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关键.手术室每一位医务人员只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消毒隔离知识,严格无菌观念,就能有效的减少甚至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有2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吲哚美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每日20mg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于前列腺症状的改善程度,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帕罗西汀佐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福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加强医德教育,控制医德滑坡,是当前医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医德教育必须坚持与现代思想工作方法相结合、与现代控制对策相结合、与现代医院管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及对策,以促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健康发展,有利于医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医务人员医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华月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OPG的表达水平及与骨病、预后的关系;并讨论OPG与血清球蛋白、血钙、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MM患者和25例对照组血清中OPG的水平.结果 MM患者血清OP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0~1个骨损组明显高于2~3个骨损组( P<0.01).同时,OPG水平与β2-微球蛋白、球蛋白均相关(均 P<0.01),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且其降低的程度与骨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OPG水平与β 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提示MM患者血清中OPG水平可能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婕婷;王占聚;崔为发;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易误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由于此肿瘤比较少见,对其认识有限,国内外报道较少.现结合我院近5年来遇到3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复习WHO(2002)软组织肿瘤新分类及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防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药效学.方法 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临床诊断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共8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0.6%)要高于对照组(73.1%).且心电图检查的结果,也支持上述结果.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防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崔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