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内孤立性球形肺炎的CT诊断

张明武

关键词:肺部, 孤立性, 球形肺炎
摘要:目的 旨在提高对肺内孤立性球形肺炎的认识及对该病的CT正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21例球形肺炎的CT 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主要CT表现为:(1)病变呈球形,边缘比较规则;或呈波浪状也可有毛刺;(2)密度多均匀,边缘常较模糊有时可见空洞:(3)病灶与胸膜接触面广,可有明显的胸膜肥厚或少量胸腔积液;(4)病灶周围有多数不规则索条影,病灶内有时可见扩张;(5)动态观察病灶吸收缩小、消失,或较长时间无动态变化.结论 上述CT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必要时再行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对球形肺炎的CT正确诊断率;另外薄层CT扫描尤为重要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知识水平提高,法律观念、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命健康升值,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尽量减少或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将是医院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叶成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30例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 WI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和T2 WI均表现为高信号,周围可有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环.结论 MRI是较为敏感的和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方法,特别是脑出血表现为额顶叶单纯小血肿.

    作者:王晖;宋长悦;姜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肺内孤立性球形肺炎的CT诊断

    目的 旨在提高对肺内孤立性球形肺炎的认识及对该病的CT正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21例球形肺炎的CT 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主要CT表现为:(1)病变呈球形,边缘比较规则;或呈波浪状也可有毛刺;(2)密度多均匀,边缘常较模糊有时可见空洞:(3)病灶与胸膜接触面广,可有明显的胸膜肥厚或少量胸腔积液;(4)病灶周围有多数不规则索条影,病灶内有时可见扩张;(5)动态观察病灶吸收缩小、消失,或较长时间无动态变化.结论 上述CT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必要时再行经皮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对球形肺炎的CT正确诊断率;另外薄层CT扫描尤为重要

    作者:张明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饲管留置方法及护理常规

    鼻饲,即鼻饲法,就是把胃管通过鼻腔送到患者胃中,从胃管内注入食物、水和药物的的方法,起到治疗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目的 通常用于昏迷或者口腔食道疾患的患者,可通过从胃管注入的营养丰富的流食来摄取足够的蛋白质、水、药物与热量.

    作者:侯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目前世界上造成人类死亡的第5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无创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以及无创呼吸机性能的不断改善,临床应用经验的提高,现正成为急性呼吸衰竭的第一线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回顾性总结3年间21例高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无创呼吸机应用中,通过监测症状、体征和血气分析等,由此得出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于改善高龄COPD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和促进恢复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钱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成人胰岛细胞增生症一例

    胰岛细胞增生症常表现为持续低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多见于婴幼儿,常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即胰岛母细胞增生症;而发生在成年人者十分罕见,且和胰腺的胰岛细胞瘤表现容易相似,不容易鉴别,现将近工作中遇到的1例成人胰岛细胞增生症报道如下.

    作者:史金胜;刘美芹;崔岩;宗佩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行手术前要做好心里开导,鼓励同情病人,并做好血糖水平测控,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手术后要平卧硬板床,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与此同时,要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知晓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以便临床护士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也为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吴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高压氧加手术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加手术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放射性颌骨坏死均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后分3种方法治疗,其中手术治疗18例,高压氧治疗13例,高压氧加手术治疗25例.以评价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在3种方法中,手术治疗18例,有效率50.0%.高压氧治疗13例,有效率30.8%.高压氧加手术治疗25例,有效率100.0%.说明高压氧加手术治疗显著高于其它 2种疗法.结论 高压氧加手术治疗放射性颌骨坏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余盛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2例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主要并发症和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大,极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及其他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是并将继续是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但一旦这些方法失败后,动脉栓塞治疗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 [1].我院自2009年以来,对1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经皮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兰英;蓝雪琴;杨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后,病员症状、血压、血脂、以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方法 将122例冠心病心绞痛病员随机分为2组,每组61例.综合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指导,身心放松训练,以及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医疗护理.将2组病人护理前后的观察指标用SPSS 13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病人血脂、血压及心电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单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VSD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护理应用

    目的 评价VSD(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42例,其中应用VSD护理(观察组)22例与传统切口换药护理(对照组)20例,比较2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瘢痕形成、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次数减少(P<0.01);切口瘢痕形成、疼痛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VSD护理能明显缩短感染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减少换药次数,是一种有效的处理骨科切口感染的方法.

    作者:周胜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有2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吲哚美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每日20mg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于前列腺症状的改善程度,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帕罗西汀佐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福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OPG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OPG的表达水平及与骨病、预后的关系;并讨论OPG与血清球蛋白、血钙、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25例MM患者和25例对照组血清中OPG的水平.结果 MM患者血清OP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0~1个骨损组明显高于2~3个骨损组( P<0.01).同时,OPG水平与β2-微球蛋白、球蛋白均相关(均 P<0.01),与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钙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MM患者血清OP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且其降低的程度与骨损害的严重程度相关;OPG水平与β 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提示MM患者血清中OPG水平可能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婕婷;王占聚;崔为发;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妇科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5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麻醉时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针在L2~3部位进行穿刺,成功后经蛛网膜下腔注入重比重混合局麻药液1.5~2mL,将硬膜外导管3~4cm留置备用.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操作简单易行,65例患者麻醉诱导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全,麻醉效果确切,手术顺利安全完成.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手术中用量少、安全,神经阻滞完全,痛效果好,副反应小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作者:白全召;周爱芬;万树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临床4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规范治疗,精心护理,使患者病痛减轻、次数减少;心排血量充足,如血压正常、脉搏有力;患者发生栓塞的危险性降低,发生栓塞能及时发现;减轻疼痛的技巧,生活能自理.

    作者:徐燕梅;王竹;任燕;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在升高,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显现出诸多弊端,因此越来越多的治疗方案应用于其中,其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尤其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其不仅提高了手术切除率,而且提高了术后生存率,现将结直肠癌的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金亮;王继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符合WHO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片.如病情较重,可根据情况适当使用硝酸盐类药物缓解症状.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症状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

    通过多年来对手术室工作、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患者手术安全,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关键.手术室每一位医务人员只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消毒隔离知识,严格无菌观念,就能有效的减少甚至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治2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275例,有3例发生脱管,2例发生局部皮肤过敏,2例发生静脉炎.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使用,既减少了患儿痛苦,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樊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