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樊慧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儿科,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对我科收治2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275例,有3例发生脱管,2例发生局部皮肤过敏,2例发生静脉炎.结论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工作中的使用,既减少了患儿痛苦,又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55例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

    目的 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实施相应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科近2年55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通过严密观察病情,正确及时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

    作者:殷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参加茶油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加茶油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疗效.方法 选择89例患者实施丹参联合茶油湿热敷处理,并与常规实施硫酸镁外敷的患者进行比较,统计2组床显效时间和完全吸收时间,并分析2组总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时间和完全吸收时间快于对照组(P <0.05),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中药丹参粉加茶油湿热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临床效果佳,值得推广.

    作者:卓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拉西地平在社区自然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 在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80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拉西地平治疗6周,观察其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分别与对照组A复方利血平片组和对照组B珍菊降压片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拉西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9.9mmHg和16.2mmHg,复方利血平片组分别下降为16.5mmHg和6.3mmHg,珍菊降压片组下降分别为16.7mmHg和5.6mmHg.治疗后降压总有效率拉西地平片组80%,复方利血平片组63.3%,珍菊降压片组76.7%,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拉西地平片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使用方便,依从性高,降压平稳,安全性高,可取代传统制剂血压波动性大的缺点,作为一线用药在社区全面推广.

    作者:顾喜红;唐小谊;管林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施APN连续排班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目的 探讨实施APN连续排班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0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住院手术患者120例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实施APN连续排班后患者满意度提高且实施APN连续排班前后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APN连续排班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

    作者:庞贺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帕罗西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有2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吲哚美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帕罗西汀每日20mg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治疗方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于前列腺症状的改善程度,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帕罗西汀佐治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福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伴意识障碍的脑梗死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伴意识障碍的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伴意识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对照组加用醒脑静.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14%;观察组NDS评分治疗前后相比以及治疗后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伴意识障碍的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NDS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哈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伤的急救处理及诊治

    目的 探讨多发伤创伤病因、急救处理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07例多发伤患者的致伤病因、治疗情况、患者特点,分析治疗方式的意义.结果 多发伤后致伤主要原因为车祸伤234例,锐物伤105例,工伤机械伤46例,坠落伤21例,火灾24例,爆炸伤13例.其他64例.主要损伤类型为闭合性损伤76.1%,开放性损伤23.9%.抢救成功率91.9%,病死率8.1%.结论 多发伤病因素复杂,临床病情、急救原则,快速诊断具有特点,病死率高,救治有待改善.

    作者:王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45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酮替芬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的疗效,进一步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9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用药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孟鲁司特、酮替芬加布地奈德吸入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及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联合用药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孟鲁司特、酮替芬加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国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知晓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以便临床护士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也为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吴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

    通过多年来对手术室工作、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患者手术安全,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关键.手术室每一位医务人员只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消毒隔离知识,严格无菌观念,就能有效的减少甚至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

    目的 探讨脑出血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30例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 WI为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和T2 WI均表现为高信号,周围可有含铁血黄素低信号环.结论 MRI是较为敏感的和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方法,特别是脑出血表现为额顶叶单纯小血肿.

    作者:王晖;宋长悦;姜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50例符合WHO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片.如病情较重,可根据情况适当使用硝酸盐类药物缓解症状.观察2组心电图改变、症状控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ICC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静脉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为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准确输入,很好地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越妮;龙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出血痉挛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经尼莫地平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14例,好转12例,有严重后遗症5例,死亡6例,病死率16.2%.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可显著降低迟发性VCS的发生,改善SAH的预后.

    作者:任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目的 总结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28例患者,总结对其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术后护理、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整体护理的方法.结果 由于护理方法得当,术后病人心理反应正常,并发症很少,恢复较快.

    作者:郭继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臀位分娩方式选择对新生儿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臀位分娩方式选择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单胎臀位产的产妇17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臀牵引组与剖宫产组、臀助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P<0.05).结论 臀位分娩在临产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谨的观察,分娩方式的选择要有合理性,这样才能将有效的降低与控制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林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就业护士易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理差错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要面对的事件,是护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新就业护士角度出发,分析研究护理临床一线护理差错易发生的根源,提出了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的对策.

    作者:刘文艳;张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2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踝关节骨折病例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方法及功能锻炼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为5~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参照齐氏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2.02%.结论 外踝骨折必须做到解剖复位,牢固固定.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建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高危型HPV感染的CIN患者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应用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高危型HPV感染CIN I~II级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我院门诊163例确诊为高危型HPV感染CIN I~II级患者应用Leep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情况.结论 应用Leep治疗HR-HPV感染宫颈CIN I~II级可以有效地阻止其发展为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并能完好保留组织标本,起到诊治的双重作用.同时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相关宣教,能使受术者主动配合治疗,减少合并症的发生,利于病人的康复.

    作者:姚婉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血疗法联合依匹斯汀、甲氰咪胍片治疗慢性荨麻疹

    目的 探讨自血疗法联合依匹斯汀、甲氰咪胍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自血疗法联合依匹斯汀、甲氰咪胍片治疗组) 30例.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2值=22.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血疗法联合依匹斯汀、甲氰咪胍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克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