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郭景芳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 舒适护理, 护理中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未给予舒适护理,评价2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99%,高于对照组的90%.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3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总结3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进一步放射治疗的护理.放疗前做好气套管、排痰及心理干预;放疗后做好放疗区皮肤、套管、饮食等健康教育.才能顺利结束放疗.

    作者:孙艳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了6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有系统化康复锻炼、机械性预防、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低脂高纤维饮食、严格禁烟;术中避免粗暴操作、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术后注意补充血容量、应用合适的抗凝药物、鼓励患者尽早功能锻炼、并配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等机械性预防是防范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邓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儿科住院部肺炎患儿3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2组在病情、病程、临床表现、血常规计数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在基于相同的肺炎常规处理的同时,治疗组加用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肺部音消退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太岭;温丽娜;张艳丽;魏璐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日光性皮肤炎的治疗与护理

    日光性皮肤炎又称紫外线过敏、日光疹,是一种常见的光感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春夏两季,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干性皮肤多于油性皮肤,其特点为:皮炎多发生在皮肤的暴露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团、红斑、豆疹、色素沉着,甚至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发烧、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作者:任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天山雪莲培养物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以雪莲培养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小鼠负重游泳试验,以血清尿素测定、肝糖原含量测定以及血乳酸测定为指标,研究雪莲培养物对小鼠抗疲劳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雪莲培养物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小鼠游泳时血清尿素的增加,降低游泳时血清乳酸的水平,显著增加肝糖原储备量,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生理活性.

    作者:赵晓玫;周术涛;刘雅萍;王国杰;刘汉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士情绪在维持护患关系中的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贯穿于患者的整个活动,是与患者直接的接触者.护理人员的情绪对自身、护理全过程、护理服务质量、护患关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直接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恢复情况.护士饱满的情绪可对患者精神提供很大支持,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从而提高护理质量,避免纠纷.

    作者:桑亚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技巧及体会.方法 对120例(126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术后1d视力<0.3者34眼(26.98%),0.3≤视力<0.8者79眼(62.70%),视力≥0.8者13眼(10.32%),术后1周视力<0.3者25眼(19.84%),0.3≤视力<0.8者86眼(68.25%),视力≥0.8者15眼(11.90%).术中后囊膜破裂6眼(4.76%),撕囊失败18眼(14.29%),术后角膜水肿26眼(20.63%),一过性高眼压26眼(20.63%).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越性,对广大的白内障医生来说确是一种安全高效可行的手术方法.但提高手术医生的基本功,完成好每一步骤,掌握手术技巧,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国永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的协调关系

    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检验项目的 不断增加,检验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医学数据.由于检验工作的特殊性,一份检验标本从临床下医嘱到患者准备、样品采集、运送、样本处理、检验直至检验报告单发放,需要医、护、技、患几方面的配合与沟通协调[1],方可高质量完成,任何一方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失误.因此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对话与沟通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作者:马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239例临床疗效分析及意义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39例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对照组117例采用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组12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治疗,盆底肌强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组在Ⅳ、Ⅴ级中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和修复盆底组织结构与功能,有效提高妇女生命和生活质量,恢复自信.

    作者:丁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未给予舒适护理,评价2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均有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99%,高于对照组的90%.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郭景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视护理细节管理和环节控制,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人们对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要求不断提高,护理服务在临床上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前途和发展.重视护理细节管理和环节控制,对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护理时,对容易发生护理细节漏洞的环节进行分析,提高重视护理细节和环节控制意识,提高对风险的预见性,从而加强和改善护理细节,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避免纠纷发生.

    作者:赵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T对60例早期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并评价头颅CT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老年性痴呆病人60例的头颅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CT结果显示患者出现脑室扩大以及脑沟变宽等萎缩性表现.本组患者的颞叶内侧受累程度严重,颞叶发生显著萎缩现象,其颞角、侧裂池以及海马池增大程度明显区别于其他各处,增大发生在一侧或双侧呈不对称性,本组中共23例老年性痴呆病人发生脑白质密度变化.结论 CT检查可以提高对早期老年痴呆的诊断,对老年痴呆的早发现以及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背景音乐对食管癌患者术晨等待期生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背景音乐对食管癌患者术晨等待期内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减轻患者术晨等待期焦虑和生理波动的更好方法.方法 对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陪护组)和B组(背景音乐组),2组均使用迈瑞PM-9000监护仪进行持续监测,均设定每5分钟测1次血压,共40min;SAS焦虑自评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尺、干预方法的选择由患者自己填写表格式问卷.结果 干预前后2组患者组间比较SAS、VA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比较SAS、VAS评分、心率、收缩压、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组病例中选择听音乐的患者占65.5%,选择陪护愿意与护理人员交谈的患者占32%,选择两者均可的患者占2.5%.结论 陪护与背景音乐均能减轻食管癌患者术晨等待期的紧张焦虑程度,背景音乐更受患者的喜爱.

    作者:邓大琼;杨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液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糖检测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血液离体后放置时间对血糖检测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患者空腹血在室温下(18~22℃)放置5h,每隔1h取血清进行血糖含量测定.结果 血标本在放置1、2h内检测血糖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置3~4h的检测值明显降低(P<0.05),放置5h后的检测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血液标本采集后2h内血糖浓度并无明显下降,而2h后血糖浓度明显降低,因此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在2h内进行血清分离,以确保血糖测定结果的精确.

    作者:王智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脑中风患者康复期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脑中风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及对照组,其中护理干预组71例,对照组49例,对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不采取护理干预.收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组71例患者中,治愈25例,疗效显著36例,有效6例,无效4例,对照组41例患者中,治愈12例,疗效显著22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结论 脑中风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对脑中风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远期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粪类圆线虫感染患者的病原学检测

    本文通过临床遇到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粪类圆线虫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粪类圆线虫病的的病原学检测要点,分析其形态特点,生活史及诊治要点,为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快速准确诊断粪类圆线虫病提供帮助.

    作者:赵全能;王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来与我院进行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24例,通过临终关怀以及各项护理措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临床关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癌症晚期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结论 各种护理措施配合得当,才能够做到给癌症晚期患者以人性化的护理,让帮助患者走完人生的后一段路程.

    作者:朱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狂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81例癫痫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纯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侯合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小板单采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探讨

    目的 观察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各种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黏滞度变化.方法 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对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单采去除,观察采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液黏滞度变化.结果 采集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后黏滞度降低,临床症状缓解,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 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应用血小板单采去除能安全有效治疗异常血小板增多,不良反应较轻微.

    作者:刘平;沈正枝;张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肺脓肿患者60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肺脓肿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临床60例肺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论 通过精神护理,体温恢复正常,使痰液有效排出,呼吸道通畅,患者情绪稳定,改善发热、胸痛症状,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燕梅;王竹;任燕;付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