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的协调关系

马晓慧

关键词:检验, 临床, 协调关系
摘要: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检验项目的 不断增加,检验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医学数据.由于检验工作的特殊性,一份检验标本从临床下医嘱到患者准备、样品采集、运送、样本处理、检验直至检验报告单发放,需要医、护、技、患几方面的配合与沟通协调[1],方可高质量完成,任何一方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失误.因此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科室的相互对话与沟通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诊断和处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诊断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导致肝外胆管损伤的患者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0例患者中,均于术后1~3周出院,置T管患者拔管时间为2.9周~9个月.术后再次手术1例,术后胆管炎反复发作2例,术中发现胆肠吻合口如针眼大小狭窄,采取胆道成形术后康复出院.患者行0.5~9年的随访,无异常情况发生.结论 本次研究中肝外胆管损伤采用腹胆囊全切除进行治疗,需对其病因病情进行明确诊断,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在术中精细操作对肝外胆管损伤进行预防,术后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可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黎志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妇女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防治,观察组45例对骨质疏松的病因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观察组身高缩短人数和腰背痛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ECK BMD、L1-L4BMD 及下肢肌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防治骨质疏松措施,可延缓骨质疏松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覃雪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开放式实验教学对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本文结合当前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与阐述,以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人才.

    作者:田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普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普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自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我院经治的127例普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处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有35例出现循环系统并发症,占27.56%;有30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占23.62%;19例出现消化系统并发症,占14.96%;经系统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在远期随访中,1年生存率为89.76%、3年生存率为77.17%、5年生存率为42.52%.均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 有效、准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普胸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可以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值得在临床中重视并应用.

    作者:杨幼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

    目的 探讨肋骨骨折X线平片的漏诊原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0例肋骨骨折患者,其中发生X线平片漏诊有20例患者,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次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20例,漏诊发生率为6.7%.其中,上部第2肋骨骨折有2例,第4~8肋骨骨折有4例,膈下第10~12肋骨骨折有6例,合并肺气肿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胸腔积液肋骨骨折的有3例、合并液气胸肋骨骨折的有2例.患者复查时,对其加拍斜位片时发现骨折的有3例,痛点定位标记透视下点片发现骨折的有5例,加大曝光条件时发现膈下骨折的有4例,胸腔积液发现骨折的有2例;回顾性阅片发现骨折的有6例.结论 胸部X线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选择适当的体位、合适的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显著降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作者:杜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在某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年龄25~63岁,将100个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仅以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50例中,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26例(5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0例(40%),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4例(8%),有效率92%;其对照组25例中,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无效12例(24%),有效率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不仅症状缓解较快,且不易复发,是治疗慢性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王倍;孔令娟;董士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文书书写和管理质量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作用分析

    护理文书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直接的观察和记录,也是支持医院、医生、护士评价事实的关键证据和重要法律依据.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文书在医疗纠纷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分析护理文书中潜在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护理文书的认识,提高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内容和环节质控,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和责任心,加强医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有效防范护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郜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配热敷法治疗老年男性急性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热敷疗法治疗中老年男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排除结石、肿瘤、异物梗塞病因外,通过本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述,结合临床观察,从理论基础与临床运用2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本病主要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司,肾气不足,气虚湿阻所致.临床应用针刺热敷疗法,补脾益肾,调养气血来通调三焦,疗效显著.结论 针刺配热敷疗法治疗中老年尿潴留,疗效显著持久.

    作者:李培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仔细搜集资料并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损伤程度、症状、体征、生理心理状况等,发现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制定包括生理、心理、饮食、康复训练在内的系统的、周密的护理计划,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对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结果 86例患者,未发生褥疮、损伤和营养失调,发生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统感染3例、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3%,无患者死亡,经护理评价效果满意.结论 颅脑损伤病情重、变化快,容易遗留后遗症并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运用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曲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单纯西药宫腔灌注,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解毒汤内服加针刺关元、三阴交穴,均连续治疗3个月,随访1年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缓解输卵管阻塞状况、提高受孕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作者:韩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MRI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幕上星形细胞瘤呈长T1、长T2信号,一般而言,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信号较均匀、边缘较清,多数无瘤周水肿,少数有轻至中度瘤周水肿,占位效应轻.结论 MRI有极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可直接任意扫描且无创伤性,对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作者:王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57例,其中30例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行CBP治疗;27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腹痛缓解时间、并发症的产生、平均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 经72h治疗后,CBP治疗组在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且CBP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BP 治疗老年重症SAP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宋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3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干预1年,2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高血压的认知率、服药率及控制率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变化,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润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NIHSS评分及凝血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通过针对性强且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美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柴陷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柴胡陷胸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柴陷汤加味进行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心绞痛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要好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陷汤加味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可逐步加强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托拉塞米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治疗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并住院治疗的患者68例,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在心衰基础治疗一致的情况下,实验组用拖拉塞米治疗,对照组用呋塞米,2组患者分别治疗7d,然后观察2组患者的体重、心功能分级、水肿程度、血液中钾钠含量、血管紧张素Ⅱ等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均有了一定的好转,血液中钾钠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是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47%,而对照组为5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能够很好地改善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88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精心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观察、导尿管护理等.结果 经过精心的的术后护理,在早期发现并发症3例,给予积极有效的处理,患者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免,但若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谢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加强护患交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随着人们对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因素导致医疗护理纠纷问题不断呈上升趋势,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分析造成沟通不良的原因,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建立彼此信任、关心、平等的和谐关系,消除护患之间紧张和矛盾,共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何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3例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疾病基础,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少,呼吸困难多,双肺查体差异不明显.慢性阻塞性肺病19例,占82.6%.治愈22例,死亡1例.结论 老年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继发性,易误诊,应提高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

    作者:孙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灸、理疗治疗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理疗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8例踝关节扭伤的官兵伤员.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理疗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理疗,对比分析.结果 针灸、理疗组总有效率94.1%,而单纯理疗组总有效率76.5%.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明针灸、理疗合用可以有效提高踝关节扭伤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