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忠
乡村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建立与实施充分体现了乡镇卫生院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本文仅就乡村居民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简要阐述.
作者:刘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背景音乐对食管癌患者术晨等待期内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减轻患者术晨等待期焦虑和生理波动的更好方法.方法 对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陪护组)和B组(背景音乐组),2组均使用迈瑞PM-9000监护仪进行持续监测,均设定每5分钟测1次血压,共40min;SAS焦虑自评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尺、干预方法的选择由患者自己填写表格式问卷.结果 干预前后2组患者组间比较SAS、VA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内比较SAS、VAS评分、心率、收缩压、有统计学意义(P< 0.05),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该组病例中选择听音乐的患者占65.5%,选择陪护愿意与护理人员交谈的患者占32%,选择两者均可的患者占2.5%.结论 陪护与背景音乐均能减轻食管癌患者术晨等待期的紧张焦虑程度,背景音乐更受患者的喜爱.
作者:邓大琼;杨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为了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以贵州省赤水市人民医院2008年至今收治的12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例,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人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监测、胃肠减压护理、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等方面的护理知识进行详细的阐述,对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手术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琳琳;周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2种气道湿化方式对ICU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ICU气管切开患者60例,以患者机械通气停用顺序编号分为实验组(单号)30例和对照组(双号)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微泵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间断注射器注入法,湿化液均采用0.9%氯化钠溶液50mL+5%碳酸氢钠50mL进行气道湿化.结果 实验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管黏膜出血、呼吸性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方面比较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2 种气道湿化方式对ICU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持续微泵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选择气道湿化方法时不断改进,且考虑患者病情及耐受程度是舒适护理在执行当前推行的优质护理中很好地体现.
作者:史秀凤;杨作勤;钱珍;黄益盼;薛倩;王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理疗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68例踝关节扭伤的官兵伤员.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理疗结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理疗,对比分析.结果 针灸、理疗组总有效率94.1%,而单纯理疗组总有效率76.5%.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明针灸、理疗合用可以有效提高踝关节扭伤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钙卫蛋白、钙激活蛋白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结直肠腺瘤组织标本中钙卫蛋白、钙激活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钙卫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无关(P>0.05).钙激活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组织类型无关(P>0.05).但不同病理异型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882,P=0.019).钙卫蛋白和钙激活蛋白表达无关联(r =-0.104).结论 钙卫蛋白的高表达及钙激活蛋白的低表达可成为早期预测腺瘤癌变的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韩际奥;马应杰;王水红;秦宝山;韩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与清开灵静滴,对照组(34例)给与病毒唑静滴,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优于病毒唑,且可显著缩短疗程及缓解症状.
作者:傅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总结3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进一步放射治疗的护理.放疗前做好气套管、排痰及心理干预;放疗后做好放疗区皮肤、套管、饮食等健康教育.才能顺利结束放疗.
作者:孙艳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40例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的治疗方法.结果 90%患者血压水平降至140/90mmHg以下,其他高龄患者降至150/90 mmHg以下,且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经过生活方式治疗性改变、治疗方案以及患者依从性的改善,可使血压得到有效.
作者:周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手术室是对病人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及病人的预后,也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病人在入手术室前、中、后的整体护理已得到临床重视.尽管病人的手术过程的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占时间比较少,但对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薛金华;赵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浆中sCD40L的表达水平,探讨sCD40L与DLBCL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中sCD40L及正常对照20例血浆中sCD40L表达水平.结果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LDH升高组血浆sCD40L水平明显低于血清LDH正常组;高危组血浆sCD40L水平比低危组、低中危组和中高危组明显降低(P<0.01);Ⅳ期血浆sCD40L明显低于Ⅰ期、Ⅱ期、Ⅲ期(P<0.01);非生发中心来源(non-GCB)亚型较生发中心来源(GCB)亚型明显降低(P<0.01);缓解组血浆sCD40L水平比无效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sCD40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有价值的预后的指标,与IPI结合可于早期筛选出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病倒,有助于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
作者:杨丽娟;崔为发;王占聚;付婕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血管形成素2(Ang-2)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表达,为临床辨别血管瘤、指导血管瘤的治疗及检验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有效的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ng-2在血管瘤的不同分期及正常血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Ang-2在血管瘤中有高表达,在正常血管中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Ang-2在血管瘤中有高表达,且与分期明显有关.
作者:袁爽;宋俐;葛清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通过临床遇到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粪类圆线虫感染患者的诊治经过,分析粪类圆线虫病的的病原学检测要点,分析其形态特点,生活史及诊治要点,为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快速准确诊断粪类圆线虫病提供帮助.
作者:赵全能;王永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手术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护理的44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手术时间(31.4±9.5)min,术中出血量(10±3.07)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0±1.1)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2±2.5)h,住院总天数(16.6±3.5)d,总住院费(3491.5±110.2)元.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3~20个月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 加强直肠癌手术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天数,节约了医疗费用.
作者:徐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雷贝拉唑对治疗十二指肠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十二指肠炎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入选病例.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雷贝拉唑治疗,使用黄连素辅助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60例患者,共有55例病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34人,其中痊愈25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1%,对照组21人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4例有效率84%,其中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和相关体征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发现雷贝拉唑能附着在胃壁细胞表面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附着在细胞壁表面形成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膜,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止恶心和呕吐,改善体内微循环,对治疗十二指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述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2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术前放置宫术宁胶棒,观察宫颈扩张情况、受术者综合反应、一般状态、出血量.结果 宫颈软化、综合反应良好,不增加出血量.结论 宫术宁胶棒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可靠、宫颈扩张良好,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特别适合地区条件有限的基层计划生育及医疗机构应用.
作者:姜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高血压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对于本院临床确诊的115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脉压差将病例分为2组,40~55mmHg组54例,>55mmHg组61例,对比2组病例的检查结果和斑块检出率.结果 >55mmHg组患者的大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平均颈总动脉内径等数据均>40~55mmHg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同时,在2组病例的斑块检出率方面,>55mmHg组患者检出斑块43例(70.5%),40~55mmHg组患者检出斑块17例(31.5%),2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检查中,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智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3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给予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干预1年,2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高血压的认知率、服药率及控制率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变化,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润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日光性皮肤炎又称紫外线过敏、日光疹,是一种常见的光感性皮肤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春夏两季,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干性皮肤多于油性皮肤,其特点为:皮炎多发生在皮肤的暴露部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团、红斑、豆疹、色素沉着,甚至水疱,严重者可出现发烧、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作者:任淑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查阅2006年至2010年我国抗菌药物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不合理使用现象日趋突出.结论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或滥用会带来很多的危害,需及时采取有效对策.
作者:黎彪;曾樱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