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炼桢
目的 研究并总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时,对患者肾脏的具体影响以及具体应对方案.方法 通过对近期文献的翻阅和研究,并结合我院实际的病例情况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既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同时也有极大的可能性引起急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所以医师要充分把握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用量和使用时期.
作者:叶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6.79%;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9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56.60%.两组在显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x2=22.46,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痛人流孕妇的心理因素及循证护理实践效果.方法 根据循证依据,制定护理措施,应用于962例无痛人流术患者,解决因传统人流手术孕妇精神紧张、恐惧和手术刺激而致的子宫穿孔、吸宫不全、人流综合征、感染问题.结果 大大降低了人流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又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提高无痛人流术的护理质量.
作者:牛素娥;丁小芳;时新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宫颈癌手术治疗沿用至今,仍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同时,对于局部晚期及中、晚期宫颈癌来说,手术治疗也是部分病例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邹本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的女性是高发病人,其病程长,亦可反复,大多数受治者均缺乏相关知识,往往产生危害健康的行为,不但不利于丙肝的恢复,还增加传染他人的机会,而出现HCV母婴传播蔓延,因此,对HCV阳性女性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尤其对妇女怀孕、妊娠及分娩前后的指导.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者HCV阳性女性中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增强受治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HCV母婴传播,有利于预后和有效的消除继发、新发感染者.
作者:黄霞;刘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结合临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30例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出现并发症的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予以护理干预措施,随机选取30例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导管置留小儿,主要研究分析出现留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措施,比较两者的并发症率.结果 影响患者正常使用导管的原因有堵管、滑脱、感染,治疗组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和积极护理,并发症率为13.3%,对照组为30%,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殊性,要保证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对症处理是重要对策.
作者:张书丽;雷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简易问卷判断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病情.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ANSS总分,包括阴性、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性症状、BPRS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枝楼;戴晓知;何丽洁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35例采取胆管空肠Roux-en -y吻合术,9例采取损伤修补+T管引流术及胆管吻合+T管引流术.37例得到随访1年,33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4例发生胆管狭窄及胆漏.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由良好的外科基础,选择手术适应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时熟悉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异情况、清楚解剖胆囊三角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应严密观察力求早期发现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张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近3年来临床16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经治疗与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激素替代治疗和病因治疗均好转.结论 经治疗与护理使不发生肾上腺危象,维持患者正常代谢和生活.
作者:荣维娜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我院2008年7月~2011年3月收治的7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资料,对患者进行治疗干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颈动脉超声对TIA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患者进行系统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论 TIA患者应尽早做诊断检查、合理治疗,治疗以改善血液为为主,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医护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是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对于妇产科来说,因为关乎着产妇和婴儿的健康,所以服务质量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是我们妇产科医护人员都面临的大问题.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是产科工作者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笔者针对近年来在妇产科医疗护理工作中的几点问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一简要分析,供参考.
作者:蒿毳羽;刘淑杰;张爱荣;罗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血液生化检测是临床重要的检测项目,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占重要份额,其检测结果将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当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为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时效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生化质控成为临床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血液生化检测是对离体的血液进行生物化学物质的测定,其质控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过程组成[1].
作者:王友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改新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提高心胸外科护理工作效率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新组各95例.对改新组95例患者使用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操作方法.结果 改新后的方法明显缩短了静脉输液操作总时间,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避免了管道内气泡的产生.结论 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是临床实用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求白术散加减治疗妊娠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白术散加减治疗妊娠期呕吐患者20例为治疗组,奥美拉唑静滴治疗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与奥美拉唑比较,白术散加减治疗妊娠呕吐疗效明显,对胎儿无影响.
作者:付炳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生命、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术中了解患者思想波动,控制患者情绪,术后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引流管管理及肢体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全身化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49例,占46.2%;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57例,占53.8%,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乳腺癌重要条件,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作者:连娟琦;李亚楠;陈代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并于2005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1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61.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综合护理组死亡2例,均死于急性心力衰竭,对照组死亡2例,1例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可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丁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具有感染HR -HPV的患者并记录其载量,随机从中选出52倒宫颈癌、5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结果 经x2检验,不同宫颈病变组中HR-HPV感染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了高危型HPV的宫颈病变组织中,其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定期检查HPV及检测HR-HPV病毒载量在临床筛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磊;商宇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手术前后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90例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行手术前心理护理及手术后康复护理工作,观察护理效果并对护理方式及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0例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经过手术前后全面的护理康复情况良好,所有患者与护士间都进行有效地沟通,在术前消除了手术恐惧心理,使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满意度评价有87例为满意,满意率达96.67%.护理组康复有效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90.0%,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行手术前后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进院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螺内酯加培哚普利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只用培哚普利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以2周为疗程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统计治疗前后NYHA的分级情况,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百分比,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3%,治疗前两组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果出现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加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三联用,对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飞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各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胺碘酮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都无死亡病例.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随访半年,对照组的脑栓塞和脑出血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能提高治疗疗效,降低随访并发症发病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衡雪芹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