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伟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及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胸外伤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胸外伤患者可伴有呼吸循环衰竭,伤情危重,病情复杂多变,而且易并发全身多发伤,病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
作者:王世平;何学东;张俊;张同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改新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提高心胸外科护理工作效率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新组各95例.对改新组95例患者使用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操作方法.结果 改新后的方法明显缩短了静脉输液操作总时间,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避免了管道内气泡的产生.结论 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是临床实用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手术,肿瘤直径1.5~5.6 cm,平均3.4 cm;肿瘤位于肾上极37例、中极33例、下极15例.所有病例TNM分期均为T1N0M0.透明细胞癌54例,颗粒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嫌色细胞癌3例.结果 85例均成功手术,随访78例,随访时间10~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2例术后20个月出现同侧肾上腺肿瘤转移,行肾上腺切除术.余76例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作者:高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寰枢椎脱位及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自2006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0例,其中,寰枢椎脱位有4例,寰枢椎骨折有16例,以上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普通护理以及舒适护理进行对比,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比较.结果 普通护理的满意度仅为60%,舒适护理的满意率为90%,舒适护理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的满意度,但是不能排除因为实验数据不多而造成的实验误差.结论 舒适护理在寰枢椎脱位及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值得继续研究的,相信有朝一日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作者:李建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自制的咪达唑仑喷鼻剂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及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热性惊厥患儿120例按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持续静点并辅以常规抗惊厥护理;观察组采用自制的咪达唑仑粘滞型喷鼻剂喷鼻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抗惊厥均有效(P>0.05),但观察组开始用药时间和惊厥控制时间分别为(36.8±6.3)s和(188.56±53.25)s,对照组分别为(59.3±6.9)s和(259±56.03)s,观察组2项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家属对小儿热性惊厥知识的认知情况平均评分分别为(4.53±0.79)和(2.76±1.08)(P< 0.01),随访1年患儿热性惊厥复发率11.67%对30.00% (P< 0.01).结论 自制的咪达唑仑粘滞型喷鼻剂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更迅速、安全、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家属对热性惊厥的认知度,有效降低患儿热性惊厥复发率.
作者:荣再香;胡敏;邱小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生命、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术中了解患者思想波动,控制患者情绪,术后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引流管管理及肢体功能锻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结果 10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及全身化疗后均痊愈出院,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49例,占46.2%;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57例,占53.8%,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治疗乳腺癌重要条件,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作者:连娟琦;李亚楠;陈代娣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在近视患者中调节功能的检查是屈光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测量、分析、诊断,对近视患者的调节状态进行观察、分析,近视调节异常的主要问题.结果 调节滞后患者占近视患者的主要部分.结论 根据患者在调节方面异常的不同表现,有选择的进行治疗是近视干预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松;李军;温春娟;于宏宇;毛东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的1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及RV均明显下降,而MFR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8例(6.06%),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能迅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是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临床2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颅咽管瘤手术采取近全切除或分次切除,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减少病人术后反应、降低手术死亡率.结论 细化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以及出现并发症后,密切配合医生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促进病人身心及功能康复.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对工作所带来的帮助.结果 近半年,我科护理工作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减少了医患纠纷,获得了患者的好评.结论 重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航;袁爱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对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宫粘膜下肌瘤患者3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各170例.根据疗效记录和回顾进行分析.结果 在治疗组中患有宫粘膜的170例宫粘膜患者,在我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在治疗0型、Ⅰ型、Ⅱ型粘膜下肌瘤时,除Ⅱ型有14例未能一次切除外,其余类型的均切除干净.手术的一次切除成功率达到了91.7%.结论 宫腔镜手术能够提高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手术效果,针对性的正确选择适应症,同时采用了严格的超声检测,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目前疗效好的方式.
作者:周湘岚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高血压疾病综合防治策略.方法 根据《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试行)》规定,由责任医生进行规范化管理.下基层宣传健康教育,低成本用药干预并定期回访.结果 我乡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结论 提高农村地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卫生知识水平,并实施有效的低成本药物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高血 压病的发病率、致残及致死率.
作者:张炼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进院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螺内酯加培哚普利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只用培哚普利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以2周为疗程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统计治疗前后NYHA的分级情况,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百分比,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3%,治疗前两组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果出现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加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三联用,对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飞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手术前后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90例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行手术前心理护理及手术后康复护理工作,观察护理效果并对护理方式及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0例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经过手术前后全面的护理康复情况良好,所有患者与护士间都进行有效地沟通,在术前消除了手术恐惧心理,使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满意度评价有87例为满意,满意率达96.67%.护理组康复有效率为97.78%,优于对照组90.0%,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不稳定骨折及滑脱症患者行手术前后全面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目前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本文通过病理分析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及术后护理做一简要分析探讨.
作者:刘淑杰;吴艳;迟柱波;任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神经束膜吻合在断腕再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1例断腕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结果对神经束膜吻合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拇指均能与示、中、环、小指作对指活动,关节活动度>60°,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痛觉温觉恢复,手握持力恢复至健侧的60%~80%,两点辨觉为10~16mm.手功能达到优16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断腕再植手术中采用神经束膜吻合术对离断的神经束进行修复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祝劲松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舒利迭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在重度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间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治疗的重度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倒.其中研究组患者应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禁用孟鲁司特治疗,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在临床症状及第一分钟呼吸量的改善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 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在重度哮喘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适合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海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急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ICU住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412例,对其不同留置途径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病原体类型、置管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2例患者中41例发生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9.95%;不同留置途径感染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感染几率越大,不同留置时间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与患者基础疾病、原有感染等因素有关,同时置管时间、置管途径也会影响感染的发生.
作者:景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肝动脉三期扫描对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从而探索提高小肝癌诊断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例证实为小肝癌患者30例,总结其动脉期三期扫描图像影像学特征,对各期病灶发现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30例患者,终确诊病灶36个,病灶直径0.9~3 cm,平均(2.2±0.5) cm,36个病灶平扫均表现为低、等密度.动脉三期呈逐渐强化增强的趋势,而动脉中晚期强化值有所减少,经过t检验分析,动脉早期与中、晚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中期及晚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检出率方面,动脉早期检出率低,只有41.7%,而动脉中、晚期较高,分别为88.9%、91.6%,通过x2检验动脉早期与中、晚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动脉中、晚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肝癌对动脉期时相要求高,且各病例佳时间不尽行同,因此,双源螺旋CT动脉多期扫描对肝癌发现病灶有较高价值,能有效提高小肝癌的诊断能力.
作者:张新堂;王晋;田民;刘斌;徐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临床应用小针刀的松解术配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目前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探讨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方法 选取2年内住院病人共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中药和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32例采用小针刀松解术和神经阻滞方法,配合精心的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两组对照.结论 小针刀松解术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在治疗颈椎病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白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