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克肟治疗10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刘莉雅

关键词:头孢克肟, 小儿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6.79%;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9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56.60%.两组在显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x2=22.46,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后对工作所带来的帮助.结果 近半年,我科护理工作未出现任何差错事故,减少了医患纠纷,获得了患者的好评.结论 重视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赵航;袁爱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研究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论 出院前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农村地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策略探讨

    目的 探讨农村地区高血压疾病综合防治策略.方法 根据《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试行)》规定,由责任医生进行规范化管理.下基层宣传健康教育,低成本用药干预并定期回访.结果 我乡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结论 提高农村地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及卫生知识水平,并实施有效的低成本药物干预治疗,可有效降低高血 压病的发病率、致残及致死率.

    作者:张炼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强的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附睾睾丸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用强的松后附睾睾丸结核治疗效果.方法 36例附睾睾丸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强的松加抗结核药组、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强的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组症状改善、附睾睾丸肿胀消退、并发症的发生及不需手术者均优于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组.结论 强的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睾丸结核疗效显著.

    作者:涂盛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莫让骨质疏松缠上年轻人

    近期查体的年轻人比较多.通过对101例年轻人的骨密度分析,其中骨量减少者竟达19人.而有些人虽是正常值,但也是接近低值.

    作者:袁红波;于加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风患者留置气囊尿管渗漏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渗漏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分析19例中风患者留置气囊尿管发生尿液渗漏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进行护理.结果 留置气囊尿管的中风患者尿液渗漏主要与患者导尿管引流不畅,尿道括约肌松和气囊内所注液体过少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克服生理因素的影响、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和避免膀胱痉挛等措施后,19例尿液渗漏得到控制,2例漏尿减轻.结论 根据中风患者各种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纠正患者尿液渗漏的发生.

    作者:谢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108例患儿进行临床特点的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发病年龄在3个月~5岁,平均为(1.88±1.42)岁.有明确基础疾病的患儿占73.1%,70.04%发病于冬春季.有62.96%的为农村患儿,这些患儿中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A缺乏和营养不良性贫血多,城镇占37.03%,这些患儿中以免疫力低下和哮喘的患儿多.结论 经研究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患儿是有病因的,所以治疗基础疾病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这和相关报道一致.再者,本病与季节和预防密切相关.

    作者:丁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原因,结合临床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30例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出现并发症的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予以护理干预措施,随机选取30例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导管置留小儿,主要研究分析出现留置管并发症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措施,比较两者的并发症率.结果 影响患者正常使用导管的原因有堵管、滑脱、感染,治疗组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和积极护理,并发症率为13.3%,对照组为30%,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殊性,要保证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正常使用,达到治疗效果,就需要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对症处理是重要对策.

    作者:张书丽;雷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颅咽管瘤临床26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颅咽管瘤的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临床26例颅咽管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颅咽管瘤手术采取近全切除或分次切除,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减少病人术后反应、降低手术死亡率.结论 细化护理工作,密切观察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以及出现并发症后,密切配合医生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促进病人身心及功能康复.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不同年龄阶段白血病患儿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阶段的白血病患儿的心理障碍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入院治疗的白血病患儿21例.对不同年龄段的白血病患儿积极了解其疾病、家庭、心理变化情况,对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再利用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价疗效.结果 生活质量评价表可见治疗后患儿的总体健康、积极感受、日常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疼痛与不适、对药物和医疗手段的依赖性方面有明显下降.因是治疗前后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白血病患儿实施合理、及时、特异性的护理干预有积极良好的效果,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舒利迭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利迭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茶碱缓释片口服联合吸入舒利迭(即治疗组)与单用舒利迭(即对照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症状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席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病原生物学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采用多种教学法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本文从课程设计、选取相应项目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训练、丰富教材等方面探讨一体化教学在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

    作者:丛瑞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6年12月1日~2011年12月1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元月为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改用新式外科洗手方法;改进了备皮方法及术前皮肤消毒方法;腹腔探查后使用切口保护器:阑尾切除后残端改用新的消毒方法;加强手术间的消毒管理.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的243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病例作为对照,将2009~2011年12月实施护理干预的307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给予护理干预后的一组的化脓性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率仅为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结论 改进化脓性阑尾切口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作者:文三秀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血栓栓塞症误诊一例分析

    肺栓塞是比较常见和容易误诊的心血管疾病.本文通过1例肺血栓栓塞症误诊的诊治过程分析,讨论了肺血栓栓塞症容易误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以及临床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该病例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俞顺爱;胡婷婷;杨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留置静脉针穿刺方法的改进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留置针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行静脉穿刺留置针的100例病人分成两组,对50例病人采用未改进法作为对照组,对另50例采用改进法作为实验组.总共冲管320次,其中对照组110次,实验组210次.穿刺的部位分别为头部、前臂、手背、足部.结果 根据穿刺部位分析足部实验组8例病例中保留3d的只有4例,手前臂9例病例中只有5例,手背穿刺的10例病例中只有7例,头部24例病例中就有20例,由此可见难保留的是足部;其次,是手臂、手背、头部.结论 静脉针穿刺留置,穿刺部位很重要且要护理好,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青少年近视中调节功能异常的情况分析

    目的 在近视患者中调节功能的检查是屈光检查的重要内容,通过测量、分析、诊断,对近视患者的调节状态进行观察、分析,近视调节异常的主要问题.结果 调节滞后患者占近视患者的主要部分.结论 根据患者在调节方面异常的不同表现,有选择的进行治疗是近视干预的重要措施.

    作者:高松;李军;温春娟;于宏宇;毛东竹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螺内酯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心力衰竭的患者,按进院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螺内酯加培哚普利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三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只用培哚普利和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以2周为疗程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统计治疗前后NYHA的分级情况,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百分比,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3%,治疗前两组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果出现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加培哚普利与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三联用,对于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飞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综合护理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22例,临床治疗的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并于2005年3月~2007年8月收治的1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61.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 0.05.综合护理组死亡2例,均死于急性心力衰竭,对照组死亡2例,1例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可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丁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17例严重胸外伤的外科救治体会

    随着现代社会交通及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胸外伤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严重胸外伤患者可伴有呼吸循环衰竭,伤情危重,病情复杂多变,而且易并发全身多发伤,病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

    作者:王世平;何学东;张俊;张同钦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头孢克肟治疗10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2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6.79%;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19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56.60%.两组在显效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x2=22.46,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头孢克肟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