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秀霞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突发性耳聋86例,随机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另一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痊愈11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6.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4.4%.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树雷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术后主要关注问题是:如何保证呼吸道畅通和防治通气不足及低氧问题,做好这几方面工作,对于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手围术期死亡率(通常约有12%~25%)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英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湖南省邵阳市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南省邵阳市疾控中心性病门诊部收集2007~2009年梅毒疫情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性病门诊部累计报告梅毒感染者41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含妊娠梅毒6例,婴儿1例.发病主要集中在40~49岁(占36.6%)为性活跃年龄段.感染途径比例:性接触感染13例(占31.7%),血液感染10例(占24.4%),母婴感染9例(占21.9%).职业以无业、商贸及服务业为多,35例(占85.3%),学历以中学为主,23例(占56.1%),说明流动的低学历人群是梅毒多发人群及主要传染源.结论 根据性病门诊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应继续加大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尤其是加大孕妇人群及流动低学历人群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和干预工作,加强梅毒疫情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遏制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覃姝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的1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IPSS评分、QOL评分及RV均明显下降,而MFR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不良反应8例(6.06%),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盐酸坦索罗辛能迅速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是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作者针对妇女保健质量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妇女保健环节质量管理中突出的薄弱点和实施妇女保健环节质量管理的对策,并对强化妇女保健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妇女保健质量进行了介绍.
作者:杨朝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4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致胆管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35例采取胆管空肠Roux-en -y吻合术,9例采取损伤修补+T管引流术及胆管吻合+T管引流术.37例得到随访1年,33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4例发生胆管狭窄及胆漏.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由良好的外科基础,选择手术适应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时熟悉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异情况、清楚解剖胆囊三角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应严密观察力求早期发现及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张少伟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改新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提高心胸外科护理工作效率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我科静脉输液的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新组各95例.对改新组95例患者使用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操作方法.结果 改新后的方法明显缩短了静脉输液操作总时间,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避免了管道内气泡的产生.结论 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是临床实用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孙宝利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功能衰竭治疗的新进展,对各种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比较,为以后临床心功能衰竭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结合医院及临床的实际情况,将在文献中和临床上收集到病例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所有病例的治疗方案中,包括了初的强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的联合使用,后来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0和β受体阻滞剂等方法和药物相继被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中西药结合等方法也有见于报道.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大量的高科技仪器和治疗手段被用于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治疗,降低死亡率,并使患者尽可能的恢复到正常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吲哒帕胺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分为A组20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吲哒帕胺片1.25 mg,1次/d.B组20例,给于安慰剂同时辅以运动饮食疗法,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偶侧血压及24h平均血压、心率及生化指标.结果 8周后A组降压效果显著,B组降压效果较差.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吲哒帕胺组为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合理用药.
作者:许书岭;李学红;王艳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血液生化检测是临床重要的检测项目,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占重要份额,其检测结果将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当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中,为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时效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生化质控成为临床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血液生化检测是对离体的血液进行生物化学物质的测定,其质控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3个过程组成[1].
作者:王友兰 刊期: 2012年第14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宫颈癌手术治疗沿用至今,仍是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同时,对于局部晚期及中、晚期宫颈癌来说,手术治疗也是部分病例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者:邹本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渗漏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分析19例中风患者留置气囊尿管发生尿液渗漏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进行护理.结果 留置气囊尿管的中风患者尿液渗漏主要与患者导尿管引流不畅,尿道括约肌松和气囊内所注液体过少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克服生理因素的影响、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和避免膀胱痉挛等措施后,19例尿液渗漏得到控制,2例漏尿减轻.结论 根据中风患者各种生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和纠正患者尿液渗漏的发生.
作者:谢秀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治疗1个月后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达83.72%,大大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心病的治疗上,除采用常规治疗手段外,加用银杏达莫治疗注射临床疗效安全、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斌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检测具有感染HR -HPV的患者并记录其载量,随机从中选出52倒宫颈癌、5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4例慢性宫颈炎.结果 经x2检验,不同宫颈病变组中HR-HPV感染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了高危型HPV的宫颈病变组织中,其载量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定期检查HPV及检测HR-HPV病毒载量在临床筛查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聂磊;商宇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介绍1例颅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病例成功治疗经验并文献复习. 方法 通过脑脊液真菌培养和颅脑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颅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结果 静脉注射和口服伏立康唑,患者痊愈 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氟康唑治疗无效的颅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祝绍磊;韩晓华;曲志强;史瑶;姚维成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68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进一步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和作用,以更好地解决心律失常患者的痛苦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其中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6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无窦性停搏、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副作用的发生,未出现死亡现象.结论 胺碘酮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功能,要慎重对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用药以及时间等进行正确的指导.
作者:沈彩云;沈景云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癌切除手术,肿瘤直径1.5~5.6 cm,平均3.4 cm;肿瘤位于肾上极37例、中极33例、下极15例.所有病例TNM分期均为T1N0M0.透明细胞癌54例,颗粒细胞癌2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7例,嫌色细胞癌3例.结果 85例均成功手术,随访78例,随访时间10~5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2例术后20个月出现同侧肾上腺肿瘤转移,行肾上腺切除术.余76例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结论 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可在不降低生存率的前提下保留患肾功能,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作者:高洋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我院刨伤骨科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在我院骨科手术患者并且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于观察组采用CNP护理,对照组采用我们一般的传统方法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达9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不仅从生理上有助于患者康复,而且有利于患者创伤后心理康复促进患者复,此种方法指导推广.
作者:宫玉红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舒利迭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持续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茶碱缓释片口服联合吸入舒利迭(即治疗组)与单用舒利迭(即对照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症状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茶碱缓释片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能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席瑞 刊期: 2012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与血小板数量(PLT)的相关性.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LT测定的同时,采用r-放免计数仪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4个肝纤维化指标,然后应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慢性乙型肝炎中,随着肝炎严重程度的增大,HA的值明显增大(P<0.05),LN、PCⅢ、CⅣ变化不明显;随着PLT值的增大,肝纤维化4项指标中除了LN,HA、PCⅢ、CⅣ3项的血清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HA与PLT的相关性好,是反映肝纤维化好的指标之一,综合考虑HA等相关肝纤及PLT是诊断肝纤维化有效的血清学方法.
作者:陈瑞林;刘发河;张达衡;陈燕玲;舒云华 刊期: 2012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