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光芬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接受的剖宫产产妇218例的护理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情况(VAS评分法)、焦虑情况(SAS评分法)、下床活动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情况、焦虑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提高剖宫产质量,减少出血量、手术时间和疼痛的发生,获得了家属和产妇的认可.
作者:高艳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腔镜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12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术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有4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其余121例患者行LC术后均恢复良好,术中仅有30~125mL的出血量,术后发生胆漏的患者仅有1例,对其进行ERCP证实为胆囊管胆漏,使用腹腔引流管在术后第2天将胆汁引出,胆漏症状在5~12d后消失.结论 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进行LC治疗时手术时间越早、术者手术技巧越娴熟,手术成功率越高,且操作越容易、出血越少、术后越不易发生并发症.
作者:蔡玉磊;孟红印;李自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采用CA125和孕酮水平联合检测的方法对先兆性流产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42例患有先兆性流产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A组,再抽取同期正常妊娠的产妇病例42例,将其定义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CA125和孕酮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CA125水平明显高于B组;该组患者的孕酮水平明显低于B组.结论 采用CA125和孕酮水平联合检测的方法可以对患有先兆性流产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诊断.
作者:冼志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80例拟行人工流产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9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评价2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结果 2组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等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少,麻醉优良率98.9%,明显高于对照组8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医中药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保健调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中药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合理、安全、有效的使用药物,达到治愈和保健的目的.特别是在近年来,以养生、调理、保健为主的理念,为中医中药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分析我国中药在医院和社会中的生存现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加强中药药剂管理和各方面的应用,发挥其巨大的潜能,保证中药在临床治疗的疗效和地位,为促进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关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患者85例,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患者42例为对照组,以泌尿系统感染患者43例为观察组,均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均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其对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宏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评价室性早搏危险性的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室性早搏的患者,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和非器质性心脏病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室性早搏的QRS形态、起源部位、按Lown分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根据室性早搏QRS形态、起源部位、Lown分级及其他心电图改变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室性早搏区分功能性和病理性与室性早搏QRS形态、起源部位及Lown分级密切联系,不可忽视,结合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对评价其预后危险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关秀兰;邓月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联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6例DKA患者,随机选择18例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余18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静脉注射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控制血糖<13.8mmol/L所需时间及所需胰岛素剂量、纠正DKA所需时间及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患者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例数.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纠正DKA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控制血糖到低于13.8mmol/L所耗时间及胰岛素的剂量、纠正DKA所需要的剂量、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方式治疗DKA与传统的小剂量静脉胰岛素降糖效果及所用胰岛素剂量基本相仿.
作者:江均贤;唐锦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高血脂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西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68例进行中医辨证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胆固醇较快下降,并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穴位对高血脂有治疗作用.
作者:宋云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在治疗下肢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游离皮瓣进行治疗的39例下肢软组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一期植皮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分别为97.37%和10.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636,58.948,P=0.000).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4.5±35.7)min,住院时间为(12.2±4.7)d,治疗费用为(11456.6±1584.7)元,对照组分比别为(108.4±29.6)min、( 18.4±5.6)d和(14652.7±2584.5)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267,54.240,317.962;P=0.000).结论 游离皮瓣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祝劲松;姚小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内分泌科疾病,它是人体失去控制甲状腺素分泌的正常反馈机制而导致甲状腺素水平异常增高的病症.在临床诊断当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多指原发性机能亢进症(Graves),这也是在此讨论的重点方面.目前对于此类常见病的诊断技术日益成熟,治疗方法也随之得到发展,并且西医与中医针对甲亢都有自己独到的切入点和解释,经过做进一步的整理阐释得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治疗甲亢病症时都是以降低甲状腺素分泌水平使其达到正常值为目的的.
作者:周才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弧形小切口全乳腺切除 结果 全组30例患者无手术中大量出血,术后出血少,甚至无出血,所有病人术后一个月复查,瘢痕不明显.结论 对于任何男性乳腺发育症,利用膨胀技术结合乳晕外弧形小切口操作简单,无并发症,费用少是值得普遍推广的理想方法.
作者:卢静华;黄汉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经验.包括:健康教育、心里指导、术前准备、手术护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认为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古金花;温夏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200例在我院行肠梗阻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深受患者好评.
作者:杨世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早期检查方法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北京迪美德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糖尿病足筛查箱中的MD2超声多普勒仪对67例T2DM患者进行ABI测定,ABI<0.9为(PAD)组,ABI>0.9为(非P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月旨.结果 本组67例有21例ABI<0.9,占31.3%,与非PAD组比较年龄大、病程长、BMI、2hPG、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年龄大,病程长,餐后高血糖,HBA1C高,TG高,LDL-C高是T2DM并PADM的主要危险因素.常规进行ABI检测可早期发现T2DM患者并PAD,降糖、调脂、降压、减重等综合治疗,能减少PAD的发病率.
作者:孙鲁伟;孙迎春;孙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急、慢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02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出现的高钾血并发症进行临床表现观察并记录治疗护理措施,总结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通过正确及时的治疗护理,102例急、慢性肾衰竭合并高钾血症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均有所变化,转为正常或趋于正常水平值,患者神志也恢复正常.结论 应对可能出现高钾血并发症的肾衰竭患者进行及时观察,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防止高钾血症反复出现,并进行药物和透析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文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防治感染提供选药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住院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3例,对其痰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63例标本痰液培养阳性46例,阳性率73.02%.检出菌种11种,革兰阴性菌(G-菌)6种,革兰阳性菌(G+菌)5种.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细菌53株,其中G-菌37株,占69.81%,G+菌16株,占30.19%.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中度敏感,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革兰阳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万古霉素、阿奇霉素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亚胺培南、利福平中度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耐药.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液培养病原菌种类多,耐药菌株多,临床用药限制多,应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为主,痰培养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非常必要.
作者:赵凤清;曹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中医药在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86例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患者,按照康复期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治疗加康复期训练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46例患者对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针炙、中药和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3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药在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具有改善患者症状的效果,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康复期的进一步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管其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孕酮、β-HCG水平监测对早期流产处理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孕35~70d妇女资料,观察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的血清孕酮、β-HCG变化.结果 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血清孕酮、β-HCG均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难免流产组的血清孕酮、β-HCG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 血清孕酮、β-HCG值检测是早期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孕35~70d血清孕酮、β-HCG值动态监测可预测早孕预后,指导药物治疗,提高保胎治疗成功率,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率.
作者:徐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肺囊性纤维化的CT、HRCT表现及CT扫描对于确诊的价值.方法 分析1例肺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所有影像学资料,复习8篇外文文献,并回顾性分析13例.15岁以下经手术证实的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相互比较.结果 肺囊性纤维化,主要以支气管扩张及小叶性肺炎性改变为主,可累及肺的各个部分,但以双肺上叶,尤其是右肺上叶第五、六级支气管扩张、壁厚伴粘液栓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 肺囊性纤维化的CT表现较有特征性,CT扫描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长卿;付积杰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