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红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法控制强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A组应用耳穴贴压法治疗,B组应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疗.结果 A组患者恶心呕吐与B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即耳穴贴压法控制强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与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治疗有效率相当.结论 耳穴贴压法控制强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有效,同时此方法简单,无创伤,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小珍;梁耀君;黄秋华;陈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解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更好地做好科学育儿指导,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580名儿童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方法 使用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和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手指末梢血做钙、镁、铁、锌、铜、和锸的检测.结果 查出其中缺钙166例,占28.62%;缺锌146例,占25.17%;缺铁88例,占15.17%;缺镁7例,占1.20%;铜高的35例,占6.03%;铅中毒45例轻度铅中毒42例,占7.24%,中度铅中毒3例,占0.52%.结论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微量元素需求很大,如果缺乏或中毒对儿童健康成长影响很大,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议加大宣传,调整营养结构,重视儿童健康成长,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陈建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对患者整体护理的全过程,对于促进健康、恢复健康、提高疗效、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疾病复发率和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等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丽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急性盆腔炎52例视为观察组,同期采用青霉素及甲硝唑治疗的急性盆腔炎48例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为7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略高于对照组的91.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略低于对照组的6.3%.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原则及近几年的临床治疗进展.方法 查阅口服降糖药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原则及其临床治疗进展.结果 传统的口服降糖药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的口服降糖药也不断出现.结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进步,口服降糖药的临床研究和治疗糖尿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很多新药的涌现,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作者:卓苏铵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中关村地区特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筛查出引起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疾病,加强三级预防.方法 对中关村地区180例特殊老年人进行身体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估.结果 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主要疾病为脑卒中及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结论 加强对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从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作者:王春芳;邹宝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3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急救和护理.方法 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32例重症手足口病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抢救和护理的32例重症患儿治愈31例,死亡1例.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值得护理同仁们借鉴.
作者:卢宝丽;闻容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医院的非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对于社会,患方和医疗机构造成了较大的危害,引起了政府、社会、医疗机构的关注.
作者:牛永祝;苗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现代医学检验的发展使得其在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现代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加强临床科与检验科室的沟通有助于诊疗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助于临床检验与临床治疗的相互合作,促进诊疗活动的开展.本文就临床科与检验科室沟通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论述.
作者:柴淼;苏丽菊;孙权业;郝潇蕾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中加入地塞米松拔除阻生智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患者52粒智齿,进行2种方法拔除的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显效0例、有效1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38.2%.2组资料经卡放计算总有效率相差显著(P<0.01).加地塞米松组术中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用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中加入地塞米松拔除阻生智齿更安全、简便,更易为医生掌握,为患者接受.
作者:程春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药泥灸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65例.结果 65例,治愈53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结论 中药泥灸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陈辉;顾一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泽泻汤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泽泻汤加味与敏使朗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敏使朗治疗,14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0例、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对照组分别为19、20、3例,92.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泽泻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可以明星提高疗效.
作者:孟繁烨;熊晓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为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Ic)异常时2型糖尿病(2-DM)患者同型丰胱氨酸(Hcy)、D-二聚体、血流变、血脂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了HbAIc异常时,65例2-DM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Hcy、血粘度、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结果 2-DM串者Hcy、D-二聚体、血粘度、血脂水平明里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别;伴视网膜病变2-DM组Hcy,D-二聚体、全血血浆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变形指数均高于无视网膜病变组(P<0.01);血浆D-二聚体、Hcy水平与空服血糖,血浆粘度呈正相关.结论 2-DM患者存在血凝、和纤溶性增高,井与血流变改变,Hcy增高密切相关,因此,HbAIc异常时,联合检测D-二聚体、Hcy、血流变、血脂是监测2-DM患者多脏器(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的损害和功能衰竭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美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门诊人流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80例早孕扫女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0例,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行术前镇痛,对照组40例,直接行人流术.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疼痛、人流综合征,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人流镇痛有显著疗效,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爱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526例(637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26例(637眼)术后1d裸眼视力平均0.68±0.16,裸眼视力≥0.5者占78.18%;≥1.0者占25.27%;术后3个月复查裸眼视力≥0.5者占86.03%;≥1.0者占29.51%;526例患者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反应性葡萄膜炎、暂时性高眼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疗效确切,术中规范操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照洪;宋爱平;王宏;侯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病因学关系.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对其乙肝病毒标志物各项及其组成模式进行统计分析[1].结果 60例病人中HBsAg阳性率93.2%.HBeAg阳性率94.8%,HBcAb阳性率65.4%,AFP阳性率54.6%,其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肿瘤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密切相关.因此,要切断乙肝传播途径,对于已感染者应加强治疗及随访[2].
作者:吴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取环后患者宫腔镜检查发现该患者宫内置环2枚,探讨宫腔镜在宫腔异物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取环后应用宫腔镜检查宫腔内情况.结果 发现1例患者宫内置环2枚.结论 宫腔镜因其直观.准确且微创已成为宫腔内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张延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利用时间护理理论来糟导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运动、药物指导,血糖监测.结果 大多数患者自觉遵守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血糖控制良好,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 以时间护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合理地分配护理时间,指导糖尿病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性.
作者:夏文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肾囊肿去顶术中护理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 对68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2例因出血和粘连改开放手术外,其余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150min,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充分的器械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和仔细观察是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作者:康晓冬;舒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嗜酸性膀胱炎(E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手术治疗,经病理检查确诊.获得随访2年,排尿异常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无膀胱占住性病变.结论 嗜酸性膀胱炎与其它膀胱炎症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临床表现相似,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的检查,其为一良性病变.
作者:许达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