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酚妥拉明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56例临床分析

杨露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 酚妥拉明, 小儿
摘要:目的 观察酚拉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1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6例.2组患儿均给予氧气、镇静、激素、抗生素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酚妥拉明0.3~0.5mg/(kg·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3~5d.结果 治疗后症状显效率治疗组为54.49%,对照组为37.1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71.7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咳嗽持续时间、咳痰持续时间,啰音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酚妥拉明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可明显缩咳嗽持续时间,咳痰持续时间、啰音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完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膛镜下保胆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科75例完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并发症及护理.结果 全部手术成功,无出血与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2.3h,腹壁切口约1cm,术后住院3~5d.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保胆手术对机体的损害较小且安全,严密观察其并发症并及时做出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蔡凤娣;陈凤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58例肺结核志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80例肺结核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460例临床治愈,120例好转.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肺结核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桂英;曾素琼;罗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不鼻息肉中金葡菌及其毒素B测定临床意义

    目的 探索鼻息肉形成与金葡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鼻息肉病人和对照组病人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每位患者后鼻腔取分泌物做细茵培养,同时采血血清ELISA法测定金葡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结果 (1)50例鼻息内标本中有21例于分泌物中培养出金葡菌菌落,50例对照组标本中有8例培养出金葡菌菌落.经χ2检验检出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2)以30例鼻息肉和30例肥厚性鼻炎病人进行SEB抗体(EMSA法)滴度测定,前者平均值高于后者.经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证明2组SEB抗体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果显示鼻息肉的形成与金葡菌的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梁星;刘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研究

    探讨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加强患者术后健康教育,认真做好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青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失眠症状表现调查

    目的 调查颅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的失眠症状表现.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脑外伤患者95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教问卷(PSQI)评估他们住院期间的失眠症状表现和睡眠质量.并与同龄、同性别健康人比较.结果 95例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在睡眠紊乱患者43例(45.26%).脑外伤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等条目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 脑外伤患者住院期间存在明显的失眠症状表现.

    作者:辛晓峰;戴志安;于胜东;张伟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

    目的 观察藏药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方法 对96例内窥镜手术治疗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纽手术前后口服独-味胶囊,对照组给予维生素k4、维生素C口服,观察独一味胶囊的镇痛止血效果.结果 治疗组无论是镇痛和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独一味胶囊在内窥镜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后的止血镇疼作用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王欣;孟兆伦;朱英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结核治疗、脱颅压药物及激素应用、支持对症治疗.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3个月后观察2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伟;肖志坚;崔秀琴;李振魁;郭玉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侧.对照组予以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予以盆底电刺激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训练后尿流动力学结果明显优于康复训练前(P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康复盆底电刺激

    作者:姬卫华;陈欧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预后探讨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S-P免疲组化方法标记42例消化道及腹腔胃肠道间质瘤(GISTS).结果 42例GISTS中Des(+)4例(9.5%),SMA(+)14例(33%),Actin(+)12例(28.6%),CD34(+)36例(85.7%),CD117(+)40例(95.2%),S-100(+)12例(28.6%),Ki-67(+)22例(52.4%),bcl-2(+)28例(66.7%).结论 GISTS的诊断CD117阳性率高于CD34,但在诊断中应两者结合以提高诊断率;肿瘤的大小及核分裂的多少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而所有间质瘤具有潜在恶性.

    作者:王霖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180例体会

    目的 总结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体会.方法 180例胃癌患者,13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45例性姑息性全胃切除术;经腹入路161例,胸腹联合切口入路19例;应用吻合器吻合177例,手工缝合3例.结果 术后发生食道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4例,吻合口出血1例,膈下、胸腔积液7例,经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12.1(8~16)d.结论 适当的入路选择,合理正确的吻合器使用,酌情结合手工缝合重建消化道,既可提高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彻底性,又可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王浩;李向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影响母乳喂养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全世界推广的婴儿喂养方式,旨在为婴儿健康地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国际上巴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诸多,主要有生理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生理因素可量化易研究;而社会心理因素很多,且不易量化,此类研究较少.通过分析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可有针对性地解决临床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郭莉莉;杨海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多原发癌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通过报道2例多原发癌复习多原发癌诊断,病因等特征.方法 分析我院近期2例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结果 2例多原发癌患者分别为直肠癌合并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肺癌患者,有各自特异临床表现结论多原发癌临床较易漏诊,且一般发现较晚,治疗困难,应注意早期诊断.

    作者:孙莹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CT诊断脊柱结核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通过脊拄结核CT表现,以探讨CT对于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2-12月6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表现为骨质破坏48例,骨密度增高35例,椎间盘破坏25例,死骨形成36例,椎旁腰大肌脓肿或软组织肿块24例,椎管狭窄20例.结论 CT可以揭示脊柱结核的病变范围及其对椎管的累及程度,不仅对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

    作者:孙进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80例甲状腺肿瘤进行检查并诊断,全部患者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与病理对照,甲状腺腺瘤44例,病变诊断符合率97.8%,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病变诊断符合率94%.甲状腺癌17饲病变诊断符合率94.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由于其对甲状腺肿瘤的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可于病变早期即可发现异常,是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一项重要方法.

    作者:项玉平;王良;刘彦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肌钙蛋白I(cTnI)定量检测诊断AMI的评价

    目的 评价肌钙蛋白I(cTn I)定性检测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162例入院诊断急性心梗患者,分别作肌钙蛋白I定量检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计算cTnI检测诊断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结果 cTn I定量检测的灵敏度为91.3%,特异性为100%.诊断AMI2组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cTnI定量检测临床诊断AMI不能取代冠脉造影.cTnI诊断AMI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是临床诊断AMI有效指标.

    作者:李春华;苏耿;杨燕清;柯道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实行温馨产房缩短产程的观察和体会

    本文对50例温馨产房分娩产妇观察,从几方面分析,造成产妇产程延长和缓解产妇紧张心理以缩短产程的对比.提倡实行温馨产房,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缩短产程,保证母婴安全,是产科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谷娥娃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膦甲酸钠苦参联合治疗慢性重型乙肝临床研究

    目的 了解辟甲酸钠(可耐),苦参联合应用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是否提高生存率.方法 对78例血清定量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随机抽取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组3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5.6±20.5)岁;磷甲酸钠苦参治疗组4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1.4±20.7)岁,2组临床资料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上予以磷甲酸钠.苦参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膦甲酸钠苦参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5%,HBeAg~转率为45%,临床有效率为72.5%,对照组HBV-DNA转率为7.89%;HBeAg阴转率为21.10%,临床有效率为42.10%.结论 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膦甲酸钠加苦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彭孟华;谭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农村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分析

    目的 了解衡阳县农村社区老年人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利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方法 采用多阶抽样方法,对300名年龄≥60岁的农村社区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群的2周患病率为51.45%,慢性病患病率为44.93%,2周就诊率为42.39%,应就诊而未就诊率为21.37%,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利用率为59.78%,对社区卫生服务总的满意度为79.71%.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应根据老年人的特性,以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其利用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农村社区老年人的需求.

    作者:龙理良;黄青光;汪玺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深圳地区50份胆石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胆石的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深圳盐田区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取得的50份胆石进行胆石成份.微量元素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50份胆石中,19份(38%)属胆固醇类结石(CS).31份(62%)属胆红素类结石(PS),CS:PS=1:1.68,按性别分类.男:女=1:1.5.其中16份来自胆囊结石,女性占75%,男性占25%.按成分分类CS占52.5%,而PS占37.5%.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胆固醇类结石患者显著高.提示胆红素类结石的形成与胆道系统感染有关.我们通过对30份胆石的微量元素(Ca、Fe、Mg、Cu、Mn、Zn)等的测定,发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深圳地区胆石以胆红素类结石为主,PS:CS为1.68:1,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为1:1.5:女性患者好发胆囊结石.且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胆红素类结石患者的胆汁培养阳性率比胆固醇类结石患者高;胆红素类结石其Ca、Fe、Mg、Cu等金属离子的含量比胆固醇类结石高,而Mn、Zn的含量则无明显差异.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微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

    作者:陆晓伟;陈素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凯西莱)50mL/d溶于250mL、5%GS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肌酐、护肝片、ATP、CDP等基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DBIL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玉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