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杨海澜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疗效.方法 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时出现肺动脉高压,通过调节呼吸机参数及药物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仍低于85%的患儿通过多普勒超声明确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51例,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呼吸机治疗,调整呼吸机参数采用高通气法,观察组则加用前列地尔(使用前必须测血压在正常范围)50ng/(kg·min)加入5%GS中维持,治疗期间监测血压,肺动脉压力,当肺动脉收缩压≤75%体循环收缩压时,PaO2维持在80mmHg(l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90%持续12h,并逐渐缓慢下调呼吸机参数,每次降一项参数,并需观察30min,前列地尔逐渐减量,一般使用48-72h撤离.结果 观察组平均气道压及肺动脉压下降明显,总有效卒7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疗效,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林莉;杨玉丽;周国兵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而拔针、按压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简单的一项技术操作,经常由于方法的不当等因素给患者带来疼痛,皮下淤血,针眼出血,红肿甚至感染等,而引发护患纠纷,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加重了其心理负担,继而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针对这一常见情况,我科护理人员,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又采取了另一种拔针、按压方法-创可贴按压法[1],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阿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西味替丁合中药穿山甲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6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西咪替丁0.2g,穿山甲粉2g,对照组前列康片4片,治疗1~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56.2%.结论 西咪替丁合中药穿山甲粉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熊想全;曲志中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文竹县职业危害基本情况.防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措施.方法 对职业卫生工作现状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大竹县职业危害企业多、接触职业危害劳动者多、职业健康检查及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覆盖率低、企业主要职业病防治意识差.职业危害以煤矿业为主,其次是水泥业、化工业.结论 政府应制订职业病防治规划,加大职业病防治的投入与宣传力度,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督促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各司其职加大查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行为的力度.
作者:申化坤;周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经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 超声引导下对58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经皮穿刺抽吸及无水乙醇硬化治疗井在术前、术中、术后施以针对性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随访3~12个月,囊肿完全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吴有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而术中配合及手术全程有效护理是治疗获得成功的保证.
作者:李桂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超声对淋巴结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发现非巴结患者的临床和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53例为良性疾病以感染为主,10例为反应性淋巴结增生,2例超声提示恶性可能性大.1例原发性淋巴结肿瘤.结论 超声对淋巴结的临床诊断可提供丰富的信息,但须综合分析,对疑似病例者应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作者:周志惠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为了解临沧市2004~ 2005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状况.方法 对适龄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进行接种率报告及快速接种率评估.结果 第1轮快速接种率评估服苗率95%,第2轮快速接种率评估服苗率95.37%.结论 此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达到预期目的.
作者:朱兴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重要的脂肪因子,对代谢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脂联素受体是近年的研究的热点.脂联素受体的分布存在差异,提示其调节机制存在不同,对不同组织表达调控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各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对脂肪分布、能量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和动脉粥样硬化进行干预和调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燕平;李春霖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由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8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由英他嗪20mg,3次/d口服,共12周.超声心动图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超声测LVEF治疗前为(0.35±0.05),治疗后增至(0.41±0.06)(P<0.001).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慢性心力表竭患者的心功能,可以作为治疗谊病的辅助用药.
作者:张伟国;朱春丽;朱正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类型情况下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6例患者采用空心钉,动力髋钉板,外固定架,股骨近端解剖板、交销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36个月,根据(Harris)髓关功能标准,优良率的90%.结论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以便取得佳治疗效果.
作者:叶起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无切口感染,有1例并发腹壁下气肿,术后5~7d均康复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输卵管妊娠具有出血小、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小及保留妇女生育要求等优点,是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清霞 刊期: 2010年第11期
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具有疼痛轻,离床活动早,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留置尿管时间段,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为此,要求护理人员要细心的观察、预防、给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
作者:施晓东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的预防和护理是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方法 对56倒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足住院患者中其中足部破溃感染21例;足部皮肤红伴青紫5例;足间疼痛、麻木、皮温减低经彩色多普勒证实足背动脉血管狭窄血流减弱26例;足趾坏疽4例.采用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创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位的护理.结果 感染恢复正常31例;溃疡治愈19倒;控制感染2例,有效率88.9%.结论 采用多方位的护理,能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减少致残率使糖尿病得以顺利治愈.
作者:马筱燕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提高肺结核志者检出率的有效方法.使患者尽快治疗,减少传染的机会.方法 由疾病控制中心的结核病防治人员对各医院门诊、放射科、检验科、保健科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按照患者就诊、痰涂片检查、诊断、登记、报告、转诊和落实免费治疗等工作规范进行管理.结果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期间,累计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61例,是项目实施前1年同期(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的2倍(461/247).结论 加强结核病防治中心与综合医院合作,肺结核患者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转诊和追踪调查,能够快速地提高病人发现的数量和质量.
作者:刘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本文简要介绍神经外科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
作者:陈健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会阴护理是产科病房非常重要的护理操作,它不但可以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还可以更好地观察切口、尿管、及流血情况,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院产科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创违良好安全的病房环境、科学的健康教育等方面使这项护理操作充满人性化.
作者:李金业;高燕敏;陈春林;刘继波;汤敏;张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院前急救是前沿的医疗阵地,急救工作的突发性、复杂性、时效性、严重性使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护理人页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其对工作的厌悬、恐惧感、心理压力重,急救质量降低.我中心对造成心理压力大的原因进行多方面分析,采取防范对策,即科学管理、人文关怀,减轻了急救护士心理压力,提高了院前急救质量,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段辉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休克病人在急诊科是常见的,护士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条有效的静脉补液通道,为病人补充血容量,进行药物治疗.本文分析应用动脉留置针抢救休克病人的方法.
作者:邹艳梅;刘显云;于泉;张淑萍;刘景凤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效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法 采用负压吸引使药液进入鼻窦,反复冲洗引流鼻窦分泌物治疗240例儿童鼻窦炎患者.结果 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效果好,总有效率达96%,全组病例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方便应用、效果好、无创伤,值得推广.
作者:卢新丰 刊期: 2010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辟甲酸钠(可耐),苦参联合应用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是否提高生存率.方法 对78例血清定量阳性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随机抽取分为常规综合治疗组3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5.6±20.5)岁;磷甲酸钠苦参治疗组4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1.4±20.7)岁,2组临床资料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上予以磷甲酸钠.苦参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为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膦甲酸钠苦参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5%,HBeAg~转率为45%,临床有效率为72.5%,对照组HBV-DNA转率为7.89%;HBeAg阴转率为21.10%,临床有效率为42.10%.结论 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膦甲酸钠加苦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彭孟华;谭超 刊期: 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