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李志强

关键词:肝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白细胞介素-2
摘要: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21例患者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给予白细胞介素-2治疗,18例患者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Child分级肝功能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缩小肿瘤、提高近期生存率,提升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1).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内钉术微创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 分析59例老龄股骨骨折手术操作,探讨应用内钉术微刨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方法 对2005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院应用内钉术微创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59例病历,影像学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总结分析.结果 术后4个月,42例患肢关节功能恢复正常,42例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5~7个月,平均5.3个月.42例髓内钉在术后14~15个月取除.无再骨折现象.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35例,良7例.结论 应用微创髓内钉插钉技术治疗老龄股骨骨折患者,是目前一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

    作者:梁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31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经腹腔镜治疗的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0c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巨大卵巢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是安全有效的,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陶桂娥;苏卫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影响有创动脉压监测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是一项很重要的监测手段,能直接、客观的反应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和平均压,能指导医师顺利操作及时解除影响有创动脉压的因素,及时处理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作者:韩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配合中药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与观察

    目的 观察体外碎石术(ESWL)后配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580例,ESWL术后口服排石汤治疗;对照组580例ESWL术后口服肾石通颗粒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5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ESWL术后配合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可加速结石下移及排出,且效果好.

    作者:熊志恒;徐兆金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患者920例,其中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460例作为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一般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将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460例,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实施专门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记录2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期间出现的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穿刺失败、局部渗漏肿胀,套管针阻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专门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静脉留置针使用效果.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生物节律法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生物节律法治疗CVA的优势.方法 设立对照组,选用非GC,非强效支气管扩张剂,应用节律疗法治CVA.结果 将95例成人CVA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临床控制和总有效率(55%,23%和80%,51.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1)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起效时间短、副作用少、经济、效价比高;(2)治疗方法简单,未用GC和强效支气管扩张剂,效果仍较好.

    作者:黎少林;李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21例患者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给予白细胞介素-2治疗,18例患者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Child分级肝功能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缩小肿瘤、提高近期生存率,提升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方面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1).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应用.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治疗进展

    胸腰椎骨折在脊柱骨折中占有很大比例,且临床中发现忘者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的短暂或长期丧失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均带来巨大损失,患者多有恢复劳动力的客观要求.现治疗方式多种多样,本文就胸腰椎骨折治疗中植骨材料与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谢明忠;王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手术护理实践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患者通过护理措施消除了不良情绪有效配合了治疗.结论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的必要,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作者:李荣秀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心血管疾病的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0例,收缩性心力表竭21例,高血压病34例,稳定型心绞痛46例及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分别对179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浆和ET水平的测定.结果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ET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及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并且急性心肌梗死.收缩性心力衰竭不同心功能分级及高血压病不同分期之间,随着病情加重,血浆ET水平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血浆ET浓度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作者:王蕾;曹长春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6.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多由于间接外力引起,摔倒时,肘部伸直,前臂旋前,腕部背伸,手掌着地.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而发生骨折.多横形.粉碎形亦不少见[1].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8月起对此类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经皮穿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解传信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通过加强术后专科护理对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住院手术病人40例对加强专科护理后产生的身心影响.结果 所选有代表性的40例,其中28例出现术后症状,给病人带来明显的身心负担,通过加强专科护理,无一例发生尿道口感染,糜烂等医护并发症.结论 对此类病人加强手术后专科的身心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疾病及手术带给病人的身心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手术治愈率,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作者:陈爱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浅谈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目的 对糖尿病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方法.控制病人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方法 通过对10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108例患者中有67例糖尿病控制指标达到理想水平,35例达到良好.5例达到中等,1例糖尿病控制水平较差.结论 糖尿病目前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但只要认真对待,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可得到控制,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舒艳萍;邓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直肠癌Dixon术后护理63例

    总结63例Dixon手术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护理体会,包括:分析患者心理变化,予针对性的护理;注重引流管的护理,有序按时拔管;作好切口、饮食、肛周护理;预见性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原发性脑干出血22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经CT确诊的原发性脑干出血22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血肿横径与临床预后,早期误诊的分析报告.

    作者:宋彩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二代头孢治疗儿童急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82例观察

    目的 观察二代头孢茸素治疗儿童急性肾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观察82例病例,分析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24h蛋白定量和1h红细胞排泄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81.71%.25.61%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治疗效果较好,但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应慎重,好输液时加以监护.

    作者:隋雪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研究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目的 研究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阿魏酸钠300mg,静脉注射连用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极大多数患者临床状况改善,尿量增多,血肌酐、尿素氨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尿蛋白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阿魏酸钠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有里著疗效,不良反应少,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因此,阿魏酸钠注射液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彭红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1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奋乃静组),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入组患者观察量表(NOSIE)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4、8周末,研究组NOSIE的社会功能,社会兴趣及个人整洁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抑郁、迟缓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的2、4、8周,研究组BPRS因子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奥氮平的不良反应少于奋乃静.结论 奥氮平有效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

    作者:曾庆翰;刘峥嵘;郄晓明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颅内压增高的急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确定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方法 颅内压急剧变化的患者需要紧急处理以大限度地促颅内水分排出.进行系统检查.结论 许多疾病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应详细查询病史并结合临床检查资料综合分析.

    作者:梁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幽门螺杆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其危险因素除传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鹏;王敦敬;刘永海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