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翔
QT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大与小QT间期的差值.近年来研究表明,QT离散度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不稳定性,在冠心病患者中它可预测心脏事件和间接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QT离散度明显延长易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本文对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β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恒松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温热病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许多急性传染性热性病都概括在内.也包括了具有卫、气、营、血证,而又不属于急性传染病的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早在<内经>中,对热性病的治疗总则即已提得很明白.迨至汉代张仲景,对传染性热性病,不仅用六经来归纳分析证候,辨识其性质与转归,而且具体提出汗、清、吐、下4种排泄毒素的疗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热病治则,对后世的启迪很大.
作者:朱良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一、判定标准(一)密切接触者1.飞机(1)一般情况下,民用航空器舱内非典病人或疑似病人座位的同排和前后各三排座位的全部旅客以及在上述区域内提供客舱服务的乘务员.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王老临证体验,阳厥常可与闭证伴随而至,而阴厥往往可以成为脱证先兆.主张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顾阳气.创制一些邪正合治与寒温并用之方,今择其在外感热病治疗中运用附子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乐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数日前与同行老友相见,谈论起临床思维话题,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病例,很有启发,节录于下:
作者:于秋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症状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症状加剧,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或心绞痛出现于休息时,发作一般持续15分钟以上,伴有心电图ST段压低或升高,或无变化,无新近出现的异常Q波,亦无血清酶的升高,患者可为单支冠脉病变,也可有多支冠脉病变,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特别是老年病人同时存在基础ST段压低等高危情况时预后不良.肝素治疗UAP效果肯定,但用药过多可导致自发性出血,一般病人肝素治疗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老年妇女、肾功能不全者为25%~50%.为探索基层医院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肝素治疗老年UAP,我们用小剂量肝素钠治疗老年UAP并与复方丹参进行比较.
作者:韦伟国;蒋惠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70年代在浙东某山区小县新昌(新版<射雕英雄传>拍摄地)工作.每年春秋培训乡村医生(当时称赤脚医生),教授中草药与针灸知识,由此识得了筋骨草.此草多生于竹林、树林、溪边、湿地背阴处,为多年生草本,由于全身长白毛,形如夏枯草,故俗称白毛夏枯草、白夏枯草.查其正名为唇形科毛缘筋骨草,或称筋骨草,全年可采,全草入药,鲜用或晒干皆可应用,性苦寒无毒,有清热凉血,消肿活血之功,既可外用,亦常内服,为常用的民间草药,其消肿止痛之功,非同一般.
作者:董汉良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65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10岁以下10例.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头痛.有呕吐者15例,视神经乳头水肿5例,有抽搐者3例,失语者8例,单侧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者18例,脑疝者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国GE1600i全身CT机进行扫描.OM线为基准线,由颅底向颅顶连续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第2次检查时间为伤后3~20日.
作者:王景宇;郭士伟;刘旭辉;辛艳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我科自1999年6月~2002年8月初诊HIV阳性,并经省级单位终证实的艾滋病人12例,确诊前均有不同程度误诊,为提高认识,吸取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刘现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以及眼底视网膜下出血.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一些不典型的病例由于其主要症状被掩盖,容易误诊.本文报告7例以精神异常起病的SAH,以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作者:王友芳;曲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3年2月~4月17日,共收治非典37例,其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15~79岁,平均36.8岁,病程长10天,短1天,平均4.22天,有基础病变5例.全部病例均以发热为主症,入院时腋探体温40℃以上4例,39~40℃有15例,38.5~39℃有13例,38℃有5例.
作者:朱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135例,女165例,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0岁),均有明确的发病时间和典型的胸痛症状,且持续时间小于15分钟,本组病人均符合WHO的心绞痛的临床护理诊断标准.
作者:殷玉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现将我院1997年以来经异搏定、心律平、三磷酸腺苷(ATP)、硫酸镁、西地兰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PSVT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魏琦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例1:患者,女,68岁.主因头颅外伤后低钠、低氯4周请内科会诊.患者于4周前因头颅外伤(双额叶脑挫伤)住院.入院后给予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循环、代谢治疗,入院1周后出现低钠、低氯,每日静滴高渗盐水1000ml,血钠122~127mmol/L、血氯80~87mmol/L,血钾正常.近1周饮食正常.会诊查体: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表情淡漠,无水肿,双肺底可闻细湿罗音,心脏、腹部无异常,神经系统正常.查尿钠120~160 mmol/L,诊断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综合征.给予食盐胶囊口服,停输液,1周后血钠、血氯恢复正常.
作者:李梦杰;戴勇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