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林英;吴敏芳;陈身禄;赵令剑
为确保医疗设备在医疗救治活动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能,为提高其完好率和使用率,应加强四个管理和一个培育机制工作,来加强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
作者:何彦;董忠良;刘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61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雷公藤多甙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庆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重,变化快、误诊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急救,准确完成治疗.护理操作,加强呼吸道管理,强化安全护理,给予心理呵护,及早进行康复功能饭炼,对挽救受伤患者的生命,减轻伤残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梅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起病急,病情重,随时可因呼吸表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剧毒农药的管理日趋完善及农民使用农药时保护意识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明显下降.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压力增大,自杀性中毒明显增加,主要人群集中在中小城市及农村,重度中毒病例比例明显上升.本文就本院急诊科近2年来收治的16例AOPP救治体会做详细报道.
作者:吴裕侃;金静娟;柯昌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亚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亚健康的概念,诊断、病因、评估、分布、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及防治等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达成共识,深入探讨.
作者:王鲁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面部多发性骨折后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1998年起收治的33例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33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未出现明显畸形.结论 正确的选择适应证是各种治疗面部多发性骨折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出现褥疮的原因及护理和防治措施.方法 针对我院近1年来出现了3倒剖宫产术后发生褥疮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可以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剖宫产术后褥疮不再发生.结论 查找剖宫产术后褥疮发生的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杜绝其发生.
作者:陈俊峰;邢惠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DR数字化影像X线摄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X线摄影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采用PC机为计算机主机,可以使用单台、双台或多台,各台计算机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完成各自独立的工作.探测器采集的信号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还原成数字化图像,井打印在胶片上,即为数字化影像.按计算机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登记工作站,病理管理中心,医师技术工作站,医师诊断工作站,各个工作站具有全自动化记录,采集和输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功能,经自动化采集后即刘进行计算机同略系统来做信息化处理,从而获得较高的数字化影像.
作者:王小义;王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许多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影响疾病康复,为改善其睡眠质量,需要去除干扰睡眠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因此,我们对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高晓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肝硬化是国内导致脾功能亢进的常见原因之一,采用微创介入技术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脾亢的首选治疗方法.采用介入行部分脾栓塞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保留脾脏及其正常免疫功能等优点.但由于脾拴塞术后栓塞综合征易与并发症的早期症状混淆,做好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医院文化建设出发,探析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特别关注并准确把握的六大关系.指出医院领导处理和协调好这六大关系,可以达到凝聚人心、调动职工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和促进医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
作者:张春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甲减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确诊的56例甲减患者临床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女性多见89.3%(50/56).临床主要表现为怕冷64.3%(36/56),水肿37.5%(21/56),心悸及胸闷32.1%(18/56),心脏增大12.5%(7/56).心电图异常91.1%(51/56),其中ST-T改变76.8%(43/56),奏性心动过缓44.6%(25/56)、低电压28.6%(16/56)、Q-T间期延长16.1%(9/56).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改变多恢复正常.结论 甲减临床表现多样,心电图改变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应结合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做出鉴别诊断.
作者:万延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喂养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生理病理改变及治疗做一叙述.结果 对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生理病理改变及治疗有一个了解,更好的解决小儿营养不良问题.
作者:李新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呕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6例新生儿早期(<10d)呕吐的原因.结果 新生儿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足月儿、早产儿均可发生.其原因内,外科因素都有,但以内科因素为主.结论 掌握发生早期呕吐疾病特点,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建华;马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修补的新术式.方法 将在我院行精索后精索前筋膜,睾提肌、精索后筋膜修补加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修补术的195例患者的疗效与采用传统巴西尼法疝修补术的273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42±10)min,B组(44±9)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叉.两组患者随访0.5~5年,其中A组复发15例;B组随无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精索后精索前筋膜.睾提肌、精索后筋膜修补术是腹股沟疝修补的理想术式.
作者:杨忠云;苑广杰;李长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需具备的条件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进行阴道试产140例(29.17%),试产成功105例,成功率75.00%,分娩后常规检查宫腔,未发生子宫破裂;与同期非疲痕子宫阴道分娩进行对照分析,出血量,产程、新生儿 lminApgar评分,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但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试产期间进行专人监护全程监护.
作者:唐满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入手分析了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削定出适合患者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并给予实施.
作者:施菊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脾栓塞范围与疗效关系.方法 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2组:第1组5例,脾栓塞范围40%~59%;第2组11例,脾栓塞范围60%~80%,并随访1年.结果 血小板计数2组近期缓解(CR+PR)有效率分别为81.3%,93.8%;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62 5%,87.5%;1年复发率分别为23.1%,67%.白细胞计数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1.4%,82.2%1午复发率分别为28.6%,17.8%.虹细胞计数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0%,83.3%,1年复发平分别为22.2%,11.8%.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脾亢复发率低.
作者:刘斌元;郭红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1月开始将这一模式运用到病人治疗中,至今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茂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针头脱出血管情况.方法 对60例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实验组采用新固定法(先用两条胶布固定留置针,再用无茵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旧固定法(只用无茵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结果 实验组针头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固定法可降低针头脱出血管的几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作者:郝燕;杨枫;黄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