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救治体会

吴裕侃;金静娟;柯昌海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酯酶活力, 白金十分钟
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起病急,病情重,随时可因呼吸表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剧毒农药的管理日趋完善及农民使用农药时保护意识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明显下降.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压力增大,自杀性中毒明显增加,主要人群集中在中小城市及农村,重度中毒病例比例明显上升.本文就本院急诊科近2年来收治的16例AOPP救治体会做详细报道.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1036例早期新生儿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早期呕吐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6例新生儿早期(<10d)呕吐的原因.结果 新生儿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足月儿、早产儿均可发生.其原因内,外科因素都有,但以内科因素为主.结论 掌握发生早期呕吐疾病特点,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徐建华;马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门诊急诊科的探讨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1月开始将这一模式运用到病人治疗中,至今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茂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阴道超声在不孕症卵泡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在不孕症卵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阴道超声对1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卵泡周期监测.结果 正常卵泡排卵周期16例,占16%;异常卵泡排卵周期84例,占84%.结论 阴道超声在不孕症卵泡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齐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巨细胞瘤及术后复发的X线分析

    目的 对骨巨细胞瘤的X线进一步分析,从而认识其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骨巨细胞瘤的X线进行分型.结论 要对骨巨细胞瘤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

    作者:杜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麻醉药物在心脏电复律前的应用

    本文就心脏电复律前麻醉药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传统药物地西沣的局限性、近年来常用麻醉药物的应用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展望.

    作者:李勇;丛培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本文介绍了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治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不仅可引起围产期新生儿死亡,而且是新生儿期以后致残的主要原因.围产儿在出现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脑的主要病变为水肿,软化和坏死,如何预防脑血流缓慢,改善脑部水肿,控制惊厥,是贯穿治疗本病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单纯对症,支持治疗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惠儿的脑损害及远期预后、随着临床药理和对HIE的研究,治疗方法上也有了不同的认识与改进.

    作者:吕建平;任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型颅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具有病情急,重,变化快、误诊率高、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急救,准确完成治疗.护理操作,加强呼吸道管理,强化安全护理,给予心理呵护,及早进行康复功能饭炼,对挽救受伤患者的生命,减轻伤残发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梅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魏酸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倒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及心绞痛基础上,阿魏酸钠组加用阿魏酸钠.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随访治疗后2周的心脏事件和尿微量蛋白变化.结果 阿魏酸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且阿魏酸钠组尿微量蛋白显著改善.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春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亚健康研究进展

    亚健康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亚健康的概念,诊断、病因、评估、分布、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及防治等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达成共识,深入探讨.

    作者:王鲁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04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 分析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倒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阳性率高,其中3支冠脉血管病变74例(71.15%),2支血管病变24例(23.08%).1支血管病变6例(5.77%).结论 下壁心肌梗死提示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作者:艾民;王旋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静脉留置针2种固定方法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针头脱出血管情况.方法 对60例需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实验组采用新固定法(先用两条胶布固定留置针,再用无茵透明敷贴固定);对照组采用旧固定法(只用无茵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结果 实验组针头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固定法可降低针头脱出血管的几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

    作者:郝燕;杨枫;黄小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阑尾包块早期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分析

    本文对阑尾包块20例保守治疗与22例早期手术治疗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阑尾包块或脓肿应早期手术治疗,并不存在感染在腹腔内扩散的观点.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注意切口保护,充分吸尽脓液,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赵龙滨;董怀宇;郭孝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乙型肝炎孕产妇及围产期护理干预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肝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阻断母耍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如何使孕妇正确认识HBV,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护人员阻断母耍传播.使妊娠终有良好结局,围孕产期的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张翠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53基因表达及意义的试验研究

    目的 研究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p53基因的表达及探讨肺血管重建(PVR)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每组10只.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d的方法来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用右心导管法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L+S)-1].测量肺血管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及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等肺血管形态学指标.用免疫纽化方法来检测p53基因在HPH大鼠肺组织表达.结果 21d后,低氧组Mpap、R·(L+S)-1、MT%,MA%及p5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1或P<0.05),而V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1).结论 HPH大鼠肺内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可能相对抑制野生型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促进、细胞凋亡被抑制,从而导致PVR进展,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以致发生HPH.

    作者:韩纪昌;魏玉菊;王伯章;张祎捷;李四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耍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腹泻患儿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3d后统计疗效.结果 80例患儿治愈73例(91.2%),好转4例(5%),无效3例(3.8%),总有效率达96.2%.结论 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婴儿腹泻病疗效显著.

    作者:周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2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成老年蛆和非老年组,用统计学χ2检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 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36.4%)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0.0%),P<:0.01.老年组无痛性AMI、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或0.05).结论 老年人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多见,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高,应予重视.

    作者:郭雅娟;郭雅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

    许多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影响疾病康复,为改善其睡眠质量,需要去除干扰睡眠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因此,我们对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高晓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DR数字化影像在摄影中的应用

    DR数字化影像X线摄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X线摄影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采用PC机为计算机主机,可以使用单台、双台或多台,各台计算机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完成各自独立的工作.探测器采集的信号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还原成数字化图像,井打印在胶片上,即为数字化影像.按计算机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登记工作站,病理管理中心,医师技术工作站,医师诊断工作站,各个工作站具有全自动化记录,采集和输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功能,经自动化采集后即刘进行计算机同略系统来做信息化处理,从而获得较高的数字化影像.

    作者:王小义;王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血管保护的效果探查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血管保护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将5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组的病人血管进行保护,根据病情.药物性质有计划的合理使用血管.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患者静脉红.肿,热、痛现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血管保护效果显著,切实可行.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