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刘斌元;郭红斌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 脾栓塞, 部分性
摘要: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脾栓塞范围与疗效关系.方法 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2组:第1组5例,脾栓塞范围40%~59%;第2组11例,脾栓塞范围60%~80%,并随访1年.结果 血小板计数2组近期缓解(CR+PR)有效率分别为81.3%,93.8%;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62 5%,87.5%;1年复发率分别为23.1%,67%.白细胞计数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1.4%,82.2%1午复发率分别为28.6%,17.8%.虹细胞计数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0%,83.3%,1年复发平分别为22.2%,11.8%.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脾亢复发率低.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壁间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97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54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 2种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经腹切除术比较,腹腔镜下切除子宫间肌瘤术中出血少,患者下床活动早,术后住院天数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达到出血少、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郑荣山;王艳秋;张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对慢性盆腔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调节患者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促进其免疲力的提高,显示出对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之独特优势.

    作者:吕桂凤;安燕;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

    胃癌是一种常见肿瘤.我国胃癌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平均死亡率为25.53/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我国幅员广阔,属胃癌高发国家,但缺少胃癌专业医师.胃癌外科治疗要求外科医生具有坚实、广博的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知识,即术前和术中要掌握分辨胃癌的分期与特性.这是做好手术的基础和前提.再加上娴熟,精湛的手术技能和良好的围手术期管理与药物治疗经验,并应正确选择实行各类手术.为了探讨胃癌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涂少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起病急,病情重,随时可因呼吸表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剧毒农药的管理日趋完善及农民使用农药时保护意识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明显下降.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压力增大,自杀性中毒明显增加,主要人群集中在中小城市及农村,重度中毒病例比例明显上升.本文就本院急诊科近2年来收治的16例AOPP救治体会做详细报道.

    作者:吴裕侃;金静娟;柯昌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三腔二囊管并药物治疗20例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用者三腔二囊管填塞井口服心得安,静滴西咪替丁等,然后分组做对比观察治疗.结果 治疗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三腔二囊管填塞治疗EVB方法简便,效果确切,病人易接受,是首选的方法.为防止再出血,应长期口服心得安,静滴西咪替丁1~2周.

    作者:李成明;侯峻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视网膜黑色素瘤肝转移误诊为肝硬化一例

    目的 探讨1例地方医院误诊为肝硬化的视网膜黑色素瘤肝转移患者的诊疗经过,分析其出现漏洞原因,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 肝脏穿刺术.结果 很快确诊了1例误诊为肝硬化的患者.结论 进一步认识到对弥漫性肝病的确诊,肝脏穿刺术的重要性,尤其是影像学难以对诊断有帮助时,更应该想到肝脏穿刺术.

    作者:夏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外孕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宫外孕破裂的诊治.方法 总结40例宫外孕破裂患者的抢救体会.结果 本组病人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一例心、肺、肾功能衰竭.7d左右都痊愈出院.结论 医护人员在宫外孕破裂诊治过程中,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杨晓娟;侯峻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104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目的 分析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倒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阳性率高,其中3支冠脉血管病变74例(71.15%),2支血管病变24例(23.08%).1支血管病变6例(5.77%).结论 下壁心肌梗死提示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作者:艾民;王旋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妇女妊娠期白细胞变化情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数越来越多,尤其是妇女怀孕以后到医院定期检查的次数比以前有明显增加,通过对到医院检查的孕妇观察,发现随着月份的增加,妊娠后的妇女白细胞数呈上升趋势,虽然孕妇白细胞升高(病理情况除外),但患者并无发热现象,这说明这种白细胞升高是一种生理变化,而非病理改变.

    作者:吕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4例的健康教育

    目的 增进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以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康复.方法 对74例惠者采取个案教育、集中教育和随机性教育的方式,根据患者对出血的了解程度、文化程度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出院时评估患者掌握者达98%以上,无一例出血死亡发生.结论 使患者转变了健康观念,建立了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吴东波;高海燕;王舒眉;阚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

    许多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影响疾病康复,为改善其睡眠质量,需要去除干扰睡眠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个体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的睡眠得到改善.因此,我们对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高晓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和C反应蛋白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及CRP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浆BNP,采用免疫透析比浊法测定血浆CRP.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的BNF、CR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呈正相关(P<0.01).结论 BNP和CRP水平升高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征,可以作为临床反映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符允衡;吴勇;林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探查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用HP_I_l型彩色多瞢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脑梗死患者80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部位,程度.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6.25%)及IMT与对照组(4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斑块发生部位以BIF多(51.0%),其次是ICA30.1%);斑块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的积极干预,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武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谈乙型肝炎孕产妇及围产期护理干预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肝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阻断母耍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如何使孕妇正确认识HBV,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护人员阻断母耍传播.使妊娠终有良好结局,围孕产期的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张翠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3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产前B超检查,确诊羊水过少的病例,对出生后326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羊水过少可致胎儿窘迫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 在羊水过少确诊后,应通过联合监护积极进行宫治疗或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提高围生儿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晓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救治体会

    目的 研究面部多发性骨折后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1998年起收治的33例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33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未出现明显畸形.结论 正确的选择适应证是各种治疗面部多发性骨折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伤前房积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及护理.方法 46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及系统护理,8例药物治疗无效后,行前房穿刺冲洗术.结果 所有患者前房恢复正常.除l例因伴有视网膜脱离视力未提高外,其余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应冬早,积极而有效地治疗及系统护理,以减少并发症,保护视功能.

    作者:信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职教育中《儿童护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目的 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探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儿童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06级护理高职班中抽取100名学生,对其儿童护理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该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发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从事儿童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结论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提高<儿童护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方法.

    作者:李彦丽;孙殿凤;张杨;曹国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浅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项目管理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参照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有效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的人、财,物资源,极大地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作者: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麻苏醒期的护理体会

    全身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期,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部分手术护士在工作即将完成时,思想上开始放松对全麻患者的安全管理,然而,在此期同患者潜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易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全麻苏醒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凤芹;梁改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