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
目的 通过甲状腺腺瘸的声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旨在提高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百胜AU4及Philips飞凡彩超仪,探头频率7.5~10.0MHz,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依结节内部回声的不同,可分为实质型回声型12例,混合回声型48例,囊性回声型2例,其中周边见半环状及断续环行血流信号的49例;甲状腺脓瘤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声像图为混合型回声,剖开后腔内为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并夹杂有纤维分隔及砂粒状物,囊性型回声,剖开见单一囊腔内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内见粗糙的乳头状突起.结论 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与病理对照,腺瘤实质回声强弱与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关,甲状腺腺瘤内滤泡均衡增殖其内血管扩张走向正常,故甲状腺腺瘤瘸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但单靠结节的声像图特征作出准确的甲状腺腺瘤诊断尚存在不少的缺憾,结合术后病理分析是提高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准确率的佳方法.
作者:舒林英;吴敏芳;陈身禄;赵令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见于1/3~1/2的病人,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轻者仅为痰血,重者可大咯血窒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本文探讨肺结核咯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回顾分析32例肺结核咯血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效果.为加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实施及时的抢救,全组32例无一例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其临床死亡率,提高了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杜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石致急性肾绞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15例用输尿管镜钦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 单次碎石成功率100%.术后随访3个月,结石排净率100%.结论 输尿管镜钦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高效,安全.
作者:黄东龙;白忠原;刘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就心脏电复律前麻醉药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传统药物地西沣的局限性、近年来常用麻醉药物的应用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展望.
作者:李勇;丛培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外科手术创伤可导致病人营养失调,所以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共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胃肠术后病人应禁食,至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但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数小时就有肠蠕动,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 h小肠就有消化、吸收功能.长期的肠外营养,不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并易导致感染与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对胃癌术后病人早期施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霞;王莹;赵玉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肝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阻断母耍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如何使孕妇正确认识HBV,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医护人员阻断母耍传播.使妊娠终有良好结局,围孕产期的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张翠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对地处长白山区的通化市1988~2007年布氏茵病流行特征、流行季节和持续时间、感染人群、传染源.主要流行因素的分析,认为通化市有关部门采取的布氏茵病防治措施是有效的,防治效果显著.但目前通化市布氏茵病疫情仍很严重,须加大防治投入和防治力度.
作者:曹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院人性化护理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在对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管理者尊重、理解、关心,支持护士,为她们创遣轻松和愉快的工作环境.结果 护士自觉地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 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患者终得到真情的护理服务.
作者:鲁丽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30例有临床症状并明确围产期窒息史的病例进行CT平扫.结果 本组30例新生儿HIE的CT分度为轻度11例,中度10例,重度9倒;CT的征象主要有3种类型:(1)轻度的脑白质水肿;(2)中度的脑白质水肿和脑实质出血;(3)脑实质水肿、出血合并颅内脑外出血.结论 CT扫描对HIE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柴善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脾栓塞范围与疗效关系.方法 1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2组:第1组5例,脾栓塞范围40%~59%;第2组11例,脾栓塞范围60%~80%,并随访1年.结果 血小板计数2组近期缓解(CR+PR)有效率分别为81.3%,93.8%;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62 5%,87.5%;1年复发率分别为23.1%,67%.白细胞计数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1.4%,82.2%1午复发率分别为28.6%,17.8%.虹细胞计数2组远期缓解有效率分别为70%,83.3%,1年复发平分别为22.2%,11.8%.结论 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好,脾亢复发率低.
作者:刘斌元;郭红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通过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对病人及家属的正确指导,提高了家属家庭护理皮牵引的技能,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玉荣;牛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急性结核性心包炎一直是临床医生的一道难题,全身抗痨治疗始终难以收到预期的疗效.我院自90年代起探索采用心包腔送药的方法治疗急性结核性心包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维忠;高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我院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部分科室处方,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抗生素1691张,占总处方数的62.7%.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要性的认识,避免临床不合理用药,真正做到合理、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刘冠军;王春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群,它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血糖代谢紊乱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欧美各国四大致盲病中占前列的眼底病.
作者:王方;曾霞;彭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胃癌根治术术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5倒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心理、环境、身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的准备,并加强饮食、营养与各种合并症的护理;鼓励病人早期活动,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病人实施全面有效的专科护理,同时重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本组术后1例发生胃出血,2例发生吻合口瘘,肺不张与肺炎各2例,全部病例术后14~62d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严密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基础.
作者:韩云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康复医学着眼于残疾的预防和功能的改善,不仅帮助患者身体上的治疗,更重视心理上的康复.它对地震后的幸存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汶川地震后的康复医疗问题.
作者:郭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喂养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生理病理改变及治疗做一叙述.结果 对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的原因,表现,生理病理改变及治疗有一个了解,更好的解决小儿营养不良问题.
作者:李新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了使被淘汰的献血者成功得到屏蔽.对2001~2007年被淘汰的献血者重复献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原因.结果 发现未得到屏蔽的原因有两大方面,并针对原因采取了有效措施.
作者:陈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倒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阳性率高,其中3支冠脉血管病变74例(71.15%),2支血管病变24例(23.08%).1支血管病变6例(5.77%).结论 下壁心肌梗死提示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作者:艾民;王旋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用HP_I_l型彩色多瞢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脑梗死患者80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发生部位,程度.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86.25%)及IMT与对照组(4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斑块发生部位以BIF多(51.0%),其次是ICA30.1%);斑块与脑梗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的积极干预,对预防脑梗死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武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