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探讨

孙秀成

关键词:异丙酚, 芬太尼, 人工流产术
摘要: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可行性.方法 将12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术中情况.结果 观察组3例出现呼吸暂停现象,未出现肢动,喊叫等不良反应,无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除有明显的镇静、镇痛等协同作用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缩短了手术时间,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无痛人工流产术.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咯血32例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约见于1/3~1/2的病人,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轻者仅为痰血,重者可大咯血窒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本文探讨肺结核咯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回顾分析32例肺结核咯血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效果.为加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实施及时的抢救,全组32例无一例引起窒息、吸入性肺炎,肺不张、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其临床死亡率,提高了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杜文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整个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轻症病人单纯通过饮食治疗,即可达到控制病情或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用降糖药物者也必须以控制饮食为基础,否则病情不易好转,并且要注意定时,定量进餐.

    作者:郭晓琴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对行皮牵引术离院患者家属行家庭健康指导的做法与效果

    通过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对病人及家属的正确指导,提高了家属家庭护理皮牵引的技能,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玉荣;牛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全麻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c组).参数设定:负荷量5mL,持续输注2mL/h,PCA2mL,锁定时间10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参与术后镇痛的3组病人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C组的镇痛效果好,VAS评分均小于A组和B组(P<0.05).PCA的按压次数少于另外2组(P<0.05),镇痛后满意度也好于另外2组,且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乔淼;吴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起病急,病情重,随时可因呼吸表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剧毒农药的管理日趋完善及农民使用农药时保护意识的增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事件明显下降.但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压力增大,自杀性中毒明显增加,主要人群集中在中小城市及农村,重度中毒病例比例明显上升.本文就本院急诊科近2年来收治的16例AOPP救治体会做详细报道.

    作者:吴裕侃;金静娟;柯昌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血管保护的效果探查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血管保护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将5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护理干预组的病人血管进行保护,根据病情.药物性质有计划的合理使用血管.结果 护理干预组的患者静脉红.肿,热、痛现象及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病人,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结论 护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血管保护效果显著,切实可行.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几种抗组胺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中枢抗胆碱作用,因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第二代抗组胺药一般无中枢抗胆碱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个别药物存在较强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第三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的代谢物,疗效确切,具有对心脏传导阻滞无影响等显著优点.

    作者:沈丽芳;马淑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需具备的条件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中进行阴道试产140例(29.17%),试产成功105例,成功率75.00%,分娩后常规检查宫腔,未发生子宫破裂;与同期非疲痕子宫阴道分娩进行对照分析,出血量,产程、新生儿 lminApgar评分,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但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试产期间进行专人监护全程监护.

    作者:唐满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45例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胃癌根治术术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5倒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如心理、环境、身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的准备,并加强饮食、营养与各种合并症的护理;鼓励病人早期活动,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病人实施全面有效的专科护理,同时重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本组术后1例发生胃出血,2例发生吻合口瘘,肺不张与肺炎各2例,全部病例术后14~62d痊愈出院.结论 术前术后严密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基础.

    作者:韩云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宫外孕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在手术室的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宫外孕破裂的诊治.方法 总结40例宫外孕破裂患者的抢救体会.结果 本组病人无一例死亡,术后无一例心、肺、肾功能衰竭.7d左右都痊愈出院.结论 医护人员在宫外孕破裂诊治过程中,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作者:杨晓娟;侯峻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影响老年睡眠的相关因素,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优质的住院环境,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对老年失眠患者原因的观察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及时进行心理介入、社会支持及护理干预可减轻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全面提高身心健康.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游泳水疗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索连续游泳水疗对新生婴儿身体健康状况及体重.身长,胸廓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16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组,干预组(游泳水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只按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有专人负责对其进行游泳水疗.分别观察2组新生儿10d、20d及30d体重、身长、胸围的变化.结果 干预蛆新生儿体重、身长,胸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游泳水疗对促进新生儿身心的健康发育行之有效,能促进新生儿体重、身长增长及胸围发育,新生儿游泳.

    作者:陈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甲状腺腺瘤的声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通过甲状腺腺瘸的声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旨在提高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使用百胜AU4及Philips飞凡彩超仪,探头频率7.5~10.0MHz,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依结节内部回声的不同,可分为实质型回声型12例,混合回声型48例,囊性回声型2例,其中周边见半环状及断续环行血流信号的49例;甲状腺脓瘤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声像图为混合型回声,剖开后腔内为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并夹杂有纤维分隔及砂粒状物,囊性型回声,剖开见单一囊腔内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内见粗糙的乳头状突起.结论 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与病理对照,腺瘤实质回声强弱与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关,甲状腺腺瘤内滤泡均衡增殖其内血管扩张走向正常,故甲状腺腺瘤瘸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但单靠结节的声像图特征作出准确的甲状腺腺瘤诊断尚存在不少的缺憾,结合术后病理分析是提高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准确率的佳方法.

    作者:舒林英;吴敏芳;陈身禄;赵令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肺癌不典型脑转移瘤的CT诊断

    目的 研究肺癌脑转移瘤不典型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49例肺癌脑部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 发生于大脑半球病灶多,发生于小脑半球病灶少.30例进行增强扫描后病灶数目增多.结论 不典型脑转移瘤CT表现具有多样性,必须结合临床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王春光;邓观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医药对慢性盆腔炎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在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能够调节患者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促进其免疲力的提高,显示出对于慢性盆腔炎治疗之独特优势.

    作者:吕桂凤;安燕;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LC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 100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d.结论 对LC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王莹;金霞;赵玉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2008年1~6月我院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抗生素的应用状况合理性,为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DDDs分析和对2008年第一、二季度抗生素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因素.结果 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合理的现象.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促进抗茼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周军;田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剖宫产后发生褥疮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出现褥疮的原因及护理和防治措施.方法 针对我院近1年来出现了3倒剖宫产术后发生褥疮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可以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剖宫产术后褥疮不再发生.结论 查找剖宫产术后褥疮发生的原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杜绝其发生.

    作者:陈俊峰;邢惠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骨巨细胞瘤及术后复发的X线分析

    目的 对骨巨细胞瘤的X线进一步分析,从而认识其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骨巨细胞瘤的X线进行分型.结论 要对骨巨细胞瘤进行早期诊断及鉴别.

    作者:杜希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救治体会

    目的 研究面部多发性骨折后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自1998年起收治的33例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对各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33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未出现明显畸形.结论 正确的选择适应证是各种治疗面部多发性骨折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