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陈英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恰当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根据心理特点,对185例不同年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自我控制能力,患儿接受心理护理后,配合治疗率明显高于给予心理护理前.结论 针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方式有利于医护措施的实施.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解毒汤治疗乙肝DNA病毒阳性7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治疗乙肝病毒有效方法,自拟乙肝解毒汤对7例乙肝DNA病毒(HBV-DNA)阳性者进行观察,其结果HBV-DNA 5例转阴,2例HBV-DNA定量显著减少.

    作者:彭布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滑液CD4+和CD8+T细胞CD25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小儿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外周血和滑液CD4+和CD8+T细胞CD25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在小儿关节炎症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 收集24例RA患儿和16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标本及24例患儿膝/腕/踝滑液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CD25表达,分析它们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RA患儿外周血和滑液CD4+、CD8+T细胞CD25表达明显升高,与健康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儿均接受了有效的药物治疗3个月后,待症状控制后,分析发现患者的CD4+、CD8+T细胞表达CD25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JRA患儿外周血T细胞表达CD25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细胞在关节炎症病变过程中激活、增殖,参与关节滑膜组织及全身免疫应答.

    作者:廉水清;毋小玉;张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胎膜早破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护理.方法 对胎膜早破的发病率,胎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胎膜早破者占住院人数11.40%,妊娠35周以下13例,妊娠35~37周34例,妊娠37周以上101例,对发生胎膜早破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产科护理,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论 胎膜早破的正确处理加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减少新生儿窒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后出血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韩莉;刘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市场分析

    本文主要调查分析七台河地区处方中使用太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情况.

    作者:孟庆梅;吴淑英;李培战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性病恐惧症患者34例心理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对性病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除对有生殖器非性病性炎症进行对症治疗外,采用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及性病知识的介绍,必要时配合药物的暗示疗法.结果 34例均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良的症状和行为均已消失.结论 只要医患之间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默契配合,双方在治疗上均树立信心、恒心和耐心,定能解除患者的恐惧症状.

    作者:薄其安;赵静媛;刘明刚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脑梗死病人护理体会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老化.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而未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供血,使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现象所致.

    作者:崔荣辉;胡采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黄精及其一种伪品的鉴别

    发现一种黄精药材,外观很象,手感与正品软硬不一样,味道的甜苦之别,而产生怀疑;再通过与标准品的薄层层析对比,确定该药材为伪品,本人偿试用性状鉴别与薄层鉴别相结合的方法,鉴别黄精真伪.

    作者:刘国斌;张青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经c2检验,c2值为22.32,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2组内镜下症状改善情况经c2检验,c2值为31.29,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内镜下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长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肝囊肿介入治疗56例临床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并联合应用甲硝唑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56例肝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并联合应用甲硝唑抗菌,随访3~6个月,观察术后囊肿治疗萎缩的情况.结果 56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经一次或多次重复治疗后,随访3~6个月发现:其中囊肿治愈消失23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87.5%,无效率12.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并联合应用甲硝唑治疗肝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实用的微创治疗方法,对适合病例可替代传统的开放引流及外科手术切除,病例选择及穿刺治疗技巧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昭钦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经阴道超声盆腔包块误诊分析

    本文将对我院妇科2004年8月至2006年4月经阴道超声盆腔包块误诊13例进行分析.

    作者:杨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454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并与30例对照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血浆D-D水平:57例心肌梗死患者为(288.04±452.43)ug/L,脑梗死397例为(281.66±310.93)ug/L,30例对照组为(118.10±65.15)ug/L;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P<0.01),而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之间则无相撞差异(P>0.05).②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水平在性别和年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③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患者的血浆D-D/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血浆D-D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无相关关系.结论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血浆D-D水平明显增高,但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血浆D-D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无相关关系.

    作者:严敏;陆晔;潘湘涛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莫沙必利治疗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胃动力药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0例,给予胃动力药莫沙必利片5mg,口服,每日3次,疗程4周.结果 胃动力药莫沙必利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早饱、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烧心、嗳气等症状的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92%、40%、52%、8%;对胃排空的有效率为60%.结论 胃动力药莫沙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疗效而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李兴民;于胜利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谈谈甘草酸的临床应用价值

    甘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lensis的根及根茎,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为我国著名的大宗常用中药材和工业原料,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都很大,为临床上为常用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通经脉、利血气、清热解毒、止血祛痰润肺的功效,广泛地被用于保肝、降血脂、抗癌、抗干扰素诱生剂及增强细胞免疫调节等方面.

    作者:姜小卓;李紫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措施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后期常用的、有效的治疗方式.慢性肾衰是一种常见病,据统计欧美国家年发病为 100/百万人口~180/百万人口,我国为50/百万人口~100/百万人口,而透析肾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家庭、社会的影响,往往产生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其后果不仅导致免疫力下降,而且增加治疗风险、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诱发并发症,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邢荣芳;王海明;孙宏宇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医源性性传播疾病在妇产科的预防

    分析妇产科围产保健,性病孕产妇病例逐年上升的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接生单位妇产科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有效地搞好防控措施,避免(STD)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技术质量的同时,预防医院的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齐文秀;赵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和护理过程.结果 39例患者中除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38例基本治愈.结论 早期发现、明确原因、快速有效补液和及时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防止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春英;张爱华;卢凯慧;马腾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薄层液基细胞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病变的敏感性进行评价.方法 以组织学及HPVDNA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对1200例受检病例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传统巴氏细胞学检测,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细胞学筛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敏感性高于筛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敏感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HSIL的敏感性(94.7%)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75%),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LSIL的敏感性(90.9%)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4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感染发生率为13.5%,在各年龄段的判别无统计学意义.薄层液基细胞学的检出率(76.4%)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21.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各级宫颈病变及HPV感染相关病变的敏感性高于传统巴氏细胞学.

    作者:龙志贤;刘专科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32例髌骨骨折应用经皮穿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体会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经皮穿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2例,术中注意髌骨关节面的复位,同时应用张力带钢丝进行内固定.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平均8.1个月(4~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8个月,功能恢复的情况为:优20例(20/32,65%),良11例(11/32,34.38%),可1例(1/32,3.13%).结论 经皮穿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能维持髌骨关节面的平滑,固定牢固,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治疗髌骨骨折的好方法.

    作者:李树成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甲强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护理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柱骨折或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其高度致残性,SCI的治疗与护理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甲强龙(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恢复是有益的.因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可引起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猝死等并发症,所以临床应用需密切观察病情,加强护理.我科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患者35例,均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为减少并发症,结合临床,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其凤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脑分水岭梗死4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分水岭梗死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CT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223例中收集到45例脑分水岭梗死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45例脑分水岭梗塞,其中19例在高血压治疗中降压过速发病,占脑分水岭梗死致病因素的43%.结论 在降压治疗中由于用药不当,使血压降得过低过速已成为促成脑分水岭梗死不可忽视的因素.

    作者:苑园;尹月;何欣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