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强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肌疲劳疗效.方法 5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纽(28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纽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2h后,PaCO2降低,PaO2明显升高,呼吸频率下降,辅助呼吸肌动用明显减少,且肺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惠者虽无呼吸衰竭但多有呼吸肌疲劳,早期应用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于雪梅;刘景彬;韩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程与疗效的关系表和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结果 59例脑梗塞患者的病程及疗效总有效率93.22%,疗程及疗效总有效率为94.91%.结论 脑梗塞在临床治疗同时配合高压氧治疗,并且有效掌握时机疗效较好.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传统理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新生血管内膜中的平滑肌细胞来自损伤部位血管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如今这种理论受到了挑战,近的研究表明,骨髓来源以及其它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一些细胞也可以分化为平滑肌细胞从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平滑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静脉药瘾史(IVDU)现在多认为是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因之一.本文引用并分析了美国Barties Jewish医院为322位IE患者进行的346次瓣膜置换术的大量相关数据,并经过了19.5年的长期随访,把这322名患者分成IVDU纽和无静脉药瘾史(NIVDU)组,比较这两组之间的区别,尤其是手术年龄、长期死亡率、并发症、IE复发率等诸多不同,从而对瓣膜置换的选择(生物瓣或机械瓣)提出建议.该研究发现,对所有研究对象而言,年龄与手术相关死亡率是明显正相关的.虽然IVDU组的平均发病及手术年龄要明显比IVDU组小,但两组的远期死亡率和长期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别,而且IVDU组因IE复发需再次手术的比率比NIVDU组要高.基于以上认识,在考虑到若使用机械瓣则需长期服用抗凝药,以及生物瓣的耐用性之后,对于IVDU患者,本研究认为也适于置换生物瓣.
作者:冯家烜;金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术病A.50倒,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A组)和氟呱利多组(B组),每组25例.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静脉给予负荷剂量5mL后连接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结果 B组术后24 h镇静评分比A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东莨菪碱配伍曲马多和芬太尼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呱利多组.
作者:路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鲁南欣康联合美乐心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24 0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鲁南欣康40mgl次/d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乐心60mgl次/d静滴.结果 治疗组显著缓解心绞痛的程度.(P<0.01),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善明显(P<0.05).结论 鲁南欣康联合美乐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于淑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临床上微枉污染的同题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方法 微粒是医源性损伤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因子,输液微拉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内的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结果 我国药典对药液中的微粒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但这其中不包括临床操作及护士加药等环节中所造成的微粒污染.结论 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作者:牟丹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利用放射学导向技术定向地对病变器官和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应用医学.我们称之为放射介入技术,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为有治疗妇科疾病要求同时尚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带来了希望,本文就放射性血管介入技术在保留生育力的同时,对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是否有不良影响进行综述,探讨.
作者:孙英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以痴呆或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入院的患者.仅1例在入院时即确诊麻痹性痴呆,余均误诊.青霉素等治疗有效.结论 麻痹性痴呆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常有躁狂、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血、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特异性颗粒凝集试验(TPPA)可帮助确诊,治疗上药物首选青霉素,也可用头孢由松钠,强力霉素治疗,医生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作者:张春山;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纠纷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从入院待产、临产、分娩、产后分析诱发纠纷隐患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医院对孕产妇随机调查显示:满意率达到99%.结论 构建了和谐的护惠关系.
作者: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物利喜定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CHF患者40例,以(100~300)ug/min为药量,静脉给予利喜定.用药前后测定惠者的血压,心率,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体循环总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及心排指数(CI).结果 40例患者中,有34例用药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有改善,PCWF、PAF、SVR、PVR降低(P<0.01),CI增加(P<0.05),其中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5%.结论 利喜定能够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症状,是临床上治疗CHF的一种效果较好药物.
作者:李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寻口腔修复病例的规律性,从而为临床、教学以及预防牙齿缺损提供客观数据.方法 对我院近两年来来诊的2500例口腔修复病例设计卡和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在男女性别构成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缺牙数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上颈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颈牙;下颌第一恒磨牙和上前中切牙是发生缺失的多部位;Kennedy三类缺失的发生率高.结论 简单活动修复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作者:朱振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足月待产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我院足月分娩产程达第一产程104例和第二产程38例时剖宫产手术中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大出血、子宫切口延长、新生儿窒息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分别为(42±30)和(53±42)14.8%和10.5%; 5.8%和13.2%; 2.9%和10.5%;2.6%和5.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长短与术中并发症成正比,<1h、≥1~2h,>2h,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22.5%,36.4%.42.9%.结论 足月待产的产妇如发生产程异常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及处理,适时行剖宫产,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邰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我院儿内科,几乎是100%的住院患儿均应用静脉留置针,特别是早产儿和新生儿,有效的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体会如下:
作者:刘先梅;由春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骨盆骨折伤势复杂,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病死丰高,我院于2003年至2005年收治9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体克的志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预防毒染的管理、人员、时间、物品等的管理,阐述重症监护室的重要性及护理管理的重点.
作者:乔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一般人群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采用更加有效的结核病宣传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282名企业员工、服务行业人员和建筑民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到结核褊防治机构就诊,肺结核可以预防、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的知晓率较高,对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和免费检查项目、免费治疗以及治愈肺结核的关键措施等的知晓率较低,部分人对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不足.结论 应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结核病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提高各类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作者:孟庆义;苏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急性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同期急性心梗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在CK峰值、心功能方面(Kill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Killp级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且预后不良.
作者:谢伟;刘俊明;黄文军;李辉;李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3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检查分离培养出107株病原菌,均为两种或以上细菌混合存在,其中32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1例为两种以上混合感染,17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合并结核菌感染,耐药情况明显.结论 晚期肺癌由于器官衰竭、机体免疲状态低下,尤其是进行过放疗化疗的患者比例占多,通过及早检查、诊断,并合理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刘琳;吴蓉;姚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洛伐他汀20mg 1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禾用洛伐他汀,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发生,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次梗死的发生.
作者:白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