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3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临床分析

刘琳;吴蓉;姚彪

关键词:晚期肺癌, 肺部混合感染,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情况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3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混合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检查分离培养出107株病原菌,均为两种或以上细菌混合存在,其中32例为两种细菌混合感染,11例为两种以上混合感染,17例合并真菌感染,5例合并结核菌感染,耐药情况明显.结论 晚期肺癌由于器官衰竭、机体免疲状态低下,尤其是进行过放疗化疗的患者比例占多,通过及早检查、诊断,并合理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对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产惠普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HDI5000对22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二维超声及多普勒的分析.结果 所有检出的甲状腺微小癌,肿块均为实性,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均无包膜,边缘不规则,有细小毛刺.大部分肿块内有簇状分布的细小光点.CDFI显示所有病例病灶内均能测厦彩色血流信号,动脉频谱阻力指数偏高.结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陈振;周世领;李献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疾病采用放射学导向技术治疗对生育的影响

    利用放射学导向技术定向地对病变器官和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应用医学.我们称之为放射介入技术,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为有治疗妇科疾病要求同时尚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带来了希望,本文就放射性血管介入技术在保留生育力的同时,对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是否有不良影响进行综述,探讨.

    作者:孙英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脏挫裂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对肝脏挫裂伤确定其存在及范围.方法 选择本院1 995年10月至2006年1 2月肝脏挫裂伤85例,其中58例经过CT平扫,有11例行强化扫描,27例经MRI检查确诊,21例行超声检查.结果 MRI检查优于CT及超声检查.结论 综合分析肝脏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加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生活中常发生的事.如在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当或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都能引起中毒.当引起中毒,特别是急性中毒时,病情非常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抓紧时机,采取紧急的救治措施,如洗胃、催吐、导泻、吸氧、解磷啶和胆碱脂酶复合剂的应用,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掌握病情动态信息,争分夺秒的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何新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药物利喜定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利喜定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CHF患者40例,以(100~300)ug/min为药量,静脉给予利喜定.用药前后测定惠者的血压,心率,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体循环总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及心排指数(CI).结果 40例患者中,有34例用药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有改善,PCWF、PAF、SVR、PVR降低(P<0.01),CI增加(P<0.05),其中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5%.结论 利喜定能够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症状,是临床上治疗CHF的一种效果较好药物.

    作者:李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尼群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病例选自门诊高血压就诊患者按1999年WHO制定的高血压分期和标准,舒张压(DBP)≥95mmHg和收缩压(SBP)≥160mmHg.并排除严重的心、肝、肾、脾、肺及内分泌疾病者,给予100例确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尼群地平治疗组50例,复方利血平对照组50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结果 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显效率为68%,有效率为24%,总有效率为92%.复方利血平显效率为46%,有效率为26%,总有效率为72%.结论 尼群地平降压迅速、温和、持久、安全、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仲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目的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方法 通过对95例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心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 95例患者无一出现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都有进一步提高;结论只有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病人缩短疾病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疾病的康复,终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自理力.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脑震荡患者认知功能表现调查

    目的 调查老年脑震荡患者认知功能.方法 177例脑震荡患者病情平稳后接受了中国韦氏成人智力测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China,WAIS-RC)评估.结果 177例脑震荡患者中≥60岁者53例(29.9%),<59岁者1 24倒(70.1%).两组脑震荡患者WAIS-RC智测成绩比较中,老年组的知识、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填图、未块图、图形排列、图形拼凑等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中,青年脑震荡患者(P均<0.05~0.01).结论 老年脑震荡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重.

    作者:陈振军;孙冬韬;王文军;卓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大剂量倍他乐克在慢性心力表竭(CHF)惠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84例CHF患者(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42岁,心功能Ⅱ~Ⅲ级.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75~100)mg/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近16周,随访期间无因心性原因死亡病例,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再次入院2例.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07±0.65)比(3.08±0.74)P<0.001,(310.43±182.16)m比(200.84±170.79)m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舒张末径(LVF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小,[(61.27±9.80)mm比(63.76±10.30)mm和(47.42±11.06)mm比(51.67±12.01)mm,P<0.01],LVEF明显增加,[(35.12±8.17)%比(43.95±1 0.38)%,P<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大剂量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作者:孙连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足月待产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我院足月分娩产程达第一产程104例和第二产程38例时剖宫产手术中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大出血、子宫切口延长、新生儿窒息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分别为(42±30)和(53±42)14.8%和10.5%; 5.8%和13.2%; 2.9%和10.5%;2.6%和5.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长短与术中并发症成正比,<1h、≥1~2h,>2h,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22.5%,36.4%.42.9%.结论 足月待产的产妇如发生产程异常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及处理,适时行剖宫产,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邰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9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2例,其中脾修补11例,脾修补+脾动脉结扎9例,脾部分切除14例,脾切除29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19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5例均痊愈,手术治疗痊愈82倒,死亡1例.结论 合理的治疗方法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君;刘远亮;张明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 行腰椎穿刺术,用三通管置换脑脊液,术后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脑积水死亡率明显减少,头痛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和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春霞;冯立华;张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洛伐他汀20mg 1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禾用洛伐他汀,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发生,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次梗死的发生.

    作者:白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颌下切口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

    作者通过对20例颞下颌关节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实施领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术后3个月至4年随访及经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颌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与传统切除髁状突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比较,此手术是从关节下腔入路,手术范围仅限于下腔,对关节的医源性创伤小,故其功能恢复较快.对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早期应用领下切口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不仅有效地减少粘连和防止关节强直,还可逐渐接近正常地、关节结构较好地恢复生理功能.

    作者:王凤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对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术病A.50倒,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A组)和氟呱利多组(B组),每组25例.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静脉给予负荷剂量5mL后连接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结果 B组术后24 h镇静评分比A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东莨菪碱配伍曲马多和芬太尼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呱利多组.

    作者:路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采血人员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

    目的 提高采血人员的工作质量,以促进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方法 总结采血经验及静脉穿刺的体会,在服务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能.结果 一针率达99.9%,一次献400mL率达99%以上.结论 采血人员的服务质量对无偿献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美叶;高然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AMI)Q-T间期离散度分析(附48例)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其意艾分析.方法 将48例AMI患者分成室速组12例和非室速组36例,进行测量QT间期离散度(Q-Td),并对比观察.结果 室速组与非室速组Q-Td比较,室速组12例,Q-Td为(83±21.6)ms,非室速组36例,Q-Td为(47±18.4)ms.两组相比:P<0.05.结论 Q-Td增加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的有效指标.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膜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9例后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手术类型包括后腹腔镜肾切除术9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24例.结果 除1例右侧肾下极囊肿者,术中发现囊肿直径约11.0cm,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密,尤其是与下腔静脉粘连,腹膜后操作腔隙小,窥镜不能观察肾囊肿全貌,转为开放性手术.其余58例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8.3%,手术时间(60~130)min.平均85min.手术出血量为(100~200)cc,术后24h即可下床活动并进食,术后住院(3~6)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逐步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谈组胚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组胚学属形态学科,内容抽象,学生学起来枯燥,我们通过加强情感教育和完善教学过程来改进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姚宏波;张海燕;张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麻痹性痴呆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麻痹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以痴呆或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入院的患者.仅1例在入院时即确诊麻痹性痴呆,余均误诊.青霉素等治疗有效.结论 麻痹性痴呆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常有躁狂、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血、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特异性颗粒凝集试验(TPPA)可帮助确诊,治疗上药物首选青霉素,也可用头孢由松钠,强力霉素治疗,医生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作者:张春山;林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