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奎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预防毒染的管理、人员、时间、物品等的管理,阐述重症监护室的重要性及护理管理的重点.
作者:乔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肝脏挫裂伤确定其存在及范围.方法 选择本院1 995年10月至2006年1 2月肝脏挫裂伤85例,其中58例经过CT平扫,有11例行强化扫描,27例经MRI检查确诊,21例行超声检查.结果 MRI检查优于CT及超声检查.结论 综合分析肝脏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加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人内皮抑素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RT-PCR获取人内皮抑素基因(hEndostain,hES),通过酶切、测序鉴定获取的hES,MTT法检测该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结果 获得的hES基因经测序证实成功克隆人内皮抑素基因;hES基因转染HUVEC细胞24h,48h和72h,细胞增殖率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而脂质体对照与载体对照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hES基因能够抑制HUVEC增殖.
作者:尹万昕;李朝辉;孟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急性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同期急性心梗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在CK峰值、心功能方面(Kill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Killp级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且预后不良.
作者:谢伟;刘俊明;黄文军;李辉;李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传统理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新生血管内膜中的平滑肌细胞来自损伤部位血管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如今这种理论受到了挑战,近的研究表明,骨髓来源以及其它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一些细胞也可以分化为平滑肌细胞从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平滑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是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用口服消心痛不能耐受的20例服用麝香保心丸为治疗组,20例用消心痛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 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60%;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5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45%;两组有显著差异性,但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史秋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组胚学属形态学科,内容抽象,学生学起来枯燥,我们通过加强情感教育和完善教学过程来改进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姚宏波;张海燕;张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寻口腔修复病例的规律性,从而为临床、教学以及预防牙齿缺损提供客观数据.方法 对我院近两年来来诊的2500例口腔修复病例设计卡和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在男女性别构成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缺牙数的增加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上颈牙缺失明显多于下颈牙;下颌第一恒磨牙和上前中切牙是发生缺失的多部位;Kennedy三类缺失的发生率高.结论 简单活动修复体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作者:朱振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采血人员的工作质量,以促进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方法 总结采血经验及静脉穿刺的体会,在服务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能.结果 一针率达99.9%,一次献400mL率达99%以上.结论 采血人员的服务质量对无偿献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美叶;高然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多普勒技术对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产惠普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HDI5000对22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二维超声及多普勒的分析.结果 所有检出的甲状腺微小癌,肿块均为实性,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均无包膜,边缘不规则,有细小毛刺.大部分肿块内有簇状分布的细小光点.CDFI显示所有病例病灶内均能测厦彩色血流信号,动脉频谱阻力指数偏高.结论 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面应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陈振;周世领;李献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9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2例,其中脾修补11例,脾修补+脾动脉结扎9例,脾部分切除14例,脾切除29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19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5例均痊愈,手术治疗痊愈82倒,死亡1例.结论 合理的治疗方法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君;刘远亮;张明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HOME注射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H40)复苏失血性休克兔对其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气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等分为HH40组、NTS组、LRS组.采用Wiggc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min后分别用5mg/kg的HH40、RTS、LRS复苏.于放血前、输液、输液后1 0min、6 0min、180min时分另q记录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其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电解质值.结果 HH40和HTS可以使休克免的MAP升高,并维持时间较长;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所回升,动脉血pH、血液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等指标下降趋势减慢,且给药后血Na+升高不明显.结论 HOME注射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有效的新药.
作者:杨美菊;朱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IK细胞生物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指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肿瘤患者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均减低(P<0.05),B细胞绝对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CIK细胞生物治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Tb细胞、Ts细胞绝对数值均升高(P>0.05),NK细胞绝对数值升高(P<0.51)或变化不显著(P>0.05),B细胞绝对数值变化小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CIK细胞生物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家启;杨波;祁岩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生活中常发生的事.如在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当或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都能引起中毒.当引起中毒,特别是急性中毒时,病情非常危重,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必须抓紧时机,采取紧急的救治措施,如洗胃、催吐、导泻、吸氧、解磷啶和胆碱脂酶复合剂的应用,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掌握病情动态信息,争分夺秒的挽救病人的生命.
作者:何新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老年脑震荡患者认知功能.方法 177例脑震荡患者病情平稳后接受了中国韦氏成人智力测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China,WAIS-RC)评估.结果 177例脑震荡患者中≥60岁者53例(29.9%),<59岁者1 24倒(70.1%).两组脑震荡患者WAIS-RC智测成绩比较中,老年组的知识、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填图、未块图、图形排列、图形拼凑等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中,青年脑震荡患者(P均<0.05~0.01).结论 老年脑震荡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重.
作者:陈振军;孙冬韬;王文军;卓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术病A.50倒,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A组)和氟呱利多组(B组),每组25例.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静脉给予负荷剂量5mL后连接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结果 B组术后24 h镇静评分比A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东莨菪碱配伍曲马多和芬太尼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呱利多组.
作者:路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完探讨抗精神失常药氯氮平.氯丙唪和利培翻对精神分裂症志者的体质量和血糖的影响,以及体质量与血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体重,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OGTT)为指标.结果 氯氮平组、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的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P<0.05).而对于引起糖尿病的影响是不显著的(P>0.05).而三组对于体重增加和糖代谢异常的影响是相关的且是同向的.结论 非其型性抗精神失常氯氮平相对于氯丙嗪和利培酮更易使患者体重增加,同时更易产生糖代谢异常现象,且患者体重增加与糖代谢异常之同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其意艾分析.方法 将48例AMI患者分成室速组12例和非室速组36例,进行测量QT间期离散度(Q-Td),并对比观察.结果 室速组与非室速组Q-Td比较,室速组12例,Q-Td为(83±21.6)ms,非室速组36例,Q-Td为(47±18.4)ms.两组相比:P<0.05.结论 Q-Td增加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的有效指标.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肌疲劳疗效.方法 5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纽(28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纽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2h后,PaCO2降低,PaO2明显升高,呼吸频率下降,辅助呼吸肌动用明显减少,且肺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惠者虽无呼吸衰竭但多有呼吸肌疲劳,早期应用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于雪梅;刘景彬;韩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足月待产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我院足月分娩产程达第一产程104例和第二产程38例时剖宫产手术中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大出血、子宫切口延长、新生儿窒息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分别为(42±30)和(53±42)14.8%和10.5%; 5.8%和13.2%; 2.9%和10.5%;2.6%和5.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长短与术中并发症成正比,<1h、≥1~2h,>2h,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22.5%,36.4%.42.9%.结论 足月待产的产妇如发生产程异常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及处理,适时行剖宫产,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邰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