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镭;郭庆升
目的 研究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术病A.50倒,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A组)和氟呱利多组(B组),每组25例.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静脉给予负荷剂量5mL后连接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结果 B组术后24 h镇静评分比A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东莨菪碱配伍曲马多和芬太尼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呱利多组.
作者:路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IK细胞生物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指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肿瘤患者用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均减低(P<0.05),B细胞绝对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CIK细胞生物治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Tb细胞、Ts细胞绝对数值均升高(P>0.05),NK细胞绝对数值升高(P<0.51)或变化不显著(P>0.05),B细胞绝对数值变化小显著(P>0.05).结论 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CIK细胞生物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家启;杨波;祁岩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肌疲劳疗效.方法 5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纽(28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纽血气分析,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72h后,PaCO2降低,PaO2明显升高,呼吸频率下降,辅助呼吸肌动用明显减少,且肺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惠者虽无呼吸衰竭但多有呼吸肌疲劳,早期应用NIPPV能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于雪梅;刘景彬;韩文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模式,作为一个临床学科的教师,怎样把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堂中去,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点体会.
作者:丁建云;管勇丽;甄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镇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结果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镭;郭庆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组胚学属形态学科,内容抽象,学生学起来枯燥,我们通过加强情感教育和完善教学过程来改进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姚宏波;张海燕;张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药物利喜定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CHF患者40例,以(100~300)ug/min为药量,静脉给予利喜定.用药前后测定惠者的血压,心率,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体循环总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及心排指数(CI).结果 40例患者中,有34例用药后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有改善,PCWF、PAF、SVR、PVR降低(P<0.01),CI增加(P<0.05),其中6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85%.结论 利喜定能够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临床症状,是临床上治疗CHF的一种效果较好药物.
作者:李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宫血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黄芪甲苷在进样量0.25~6μg有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本方法可作为测定宫血停颗粒中黄芪甲苷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佳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我区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及时发现查验接种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切实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我区于2007年对辖区的五所小学和十七所幼儿园的741名儿童逐一开展了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结果 儿童预防接种证持有率为84.08%,10.93%的儿童接种证丢失,4.99%的儿童既无接种证也无接种卡.
作者:周萍;周兰清;郎伟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肺包虫手术期间麻醉处理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30例肺包虫病患者手术前采用以普鲁卡因为主的静复液维持插管全麻的方法,对麻醉前后患者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和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麻醉平稳,未发现严重麻醉并发症,无麻醉死亡病例.麻醉后除HP有显著升高(P<0.05)外,SAP、DAP、MAP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以普鲁卡因为主的静复液维持插管全麻用于肺包虫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拜玉良;拜辉;刘家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传统理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新生血管内膜中的平滑肌细胞来自损伤部位血管壁中膜的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如今这种理论受到了挑战,近的研究表明,骨髓来源以及其它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一些细胞也可以分化为平滑肌细胞从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平滑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9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2例,其中脾修补11例,脾修补+脾动脉结扎9例,脾部分切除14例,脾切除29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19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5例均痊愈,手术治疗痊愈82倒,死亡1例.结论 合理的治疗方法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
作者:夏君;刘远亮;张明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预防毒染的管理、人员、时间、物品等的管理,阐述重症监护室的重要性及护理管理的重点.
作者:乔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足月待产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我院足月分娩产程达第一产程104例和第二产程38例时剖宫产手术中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时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大出血、子宫切口延长、新生儿窒息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分别为(42±30)和(53±42)14.8%和10.5%; 5.8%和13.2%; 2.9%和10.5%;2.6%和5.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第二产程持续的时间长短与术中并发症成正比,<1h、≥1~2h,>2h,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22.5%,36.4%.42.9%.结论 足月待产的产妇如发生产程异常应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及处理,适时行剖宫产,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邰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观蔡葛根素在突聋治疗中的疗效与治疗开始时间和治疗中耳鸣有否改变的关系,探讨葛根素在治疗炙发性耳聋中的效果及护理要点.证明其治疗效果不仅与用药有关,护理质量的好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用药、治疗与护理.能提高葛根素在突聋中的疗效.
作者:汪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采血人员的工作质量,以促进发展更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方法 总结采血经验及静脉穿刺的体会,在服务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能.结果 一针率达99.9%,一次献400mL率达99%以上.结论 采血人员的服务质量对无偿献血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美叶;高然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本文探讨了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对产妇的影响.认为产后立即放置宫内节育器对产科的影响较大,可待子宫和身体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再行放置效果较佳.
作者:马月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其意艾分析.方法 将48例AMI患者分成室速组12例和非室速组36例,进行测量QT间期离散度(Q-Td),并对比观察.结果 室速组与非室速组Q-Td比较,室速组12例,Q-Td为(83±21.6)ms,非室速组36例,Q-Td为(47±18.4)ms.两组相比:P<0.05.结论 Q-Td增加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的有效指标.
作者:朱明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通过对20例颞下颌关节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实施领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术后3个月至4年随访及经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颌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与传统切除髁状突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比较,此手术是从关节下腔入路,手术范围仅限于下腔,对关节的医源性创伤小,故其功能恢复较快.对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早期应用领下切口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不仅有效地减少粘连和防止关节强直,还可逐渐接近正常地、关节结构较好地恢复生理功能.
作者:王凤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肝脏挫裂伤确定其存在及范围.方法 选择本院1 995年10月至2006年1 2月肝脏挫裂伤85例,其中58例经过CT平扫,有11例行强化扫描,27例经MRI检查确诊,21例行超声检查.结果 MRI检查优于CT及超声检查.结论 综合分析肝脏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加启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