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孙连达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β-受体阻滞剂, 倍他乐克
摘要:目的 评价大剂量倍他乐克在慢性心力表竭(CHF)惠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84例CHF患者(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42岁,心功能Ⅱ~Ⅲ级.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只要能耐受,尽可能递增到(75~100)mg/d,治疗中严密监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近16周,随访期间无因心性原因死亡病例,因心力衰竭加重而再次入院2例.治疗后心功能和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07±0.65)比(3.08±0.74)P<0.001,(310.43±182.16)m比(200.84±170.79)m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舒张末径(LVFDD)和收缩末径(LVESD)减小,[(61.27±9.80)mm比(63.76±10.30)mm和(47.42±11.06)mm比(51.67±12.01)mm,P<0.01],LVEF明显增加,[(35.12±8.17)%比(43.95±1 0.38)%,P<0.01].本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略有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大剂量应用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是安全的,并且能明显提高患者活动耐量,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谈组胚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组胚学属形态学科,内容抽象,学生学起来枯燥,我们通过加强情感教育和完善教学过程来改进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姚宏波;张海燕;张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冠心宁治疗组和丹参对照组,每组54例,两纽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疗效差异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实验数据检查差异显著,表现出冠心宁用药后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胆固醇、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 冠心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作者:吴晓峰;李玉峰;刘俊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我院12360张门诊处方统计分析

    目的 统计临床用药不合理原因,并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抽查本院近2007年门诊处方12360张,对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方面.共发现121张处方,不合格率为0.98%,不合格率较低.结论 加强对医学新知识的学习,增强药物作用机理认识,提高处方质量,及时把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药作用、用法、用量、剂量等相关药物信息及时地传递给临床医生,对临床用药提供帮助.

    作者:李宝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肺包虫手术期间的麻醉处理

    目的 观察肺包虫手术期间麻醉处理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30例肺包虫病患者手术前采用以普鲁卡因为主的静复液维持插管全麻的方法,对麻醉前后患者的心率(HR)、动脉收缩压(SAP),动脉舒张压(DAP)和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麻醉平稳,未发现严重麻醉并发症,无麻醉死亡病例.麻醉后除HP有显著升高(P<0.05)外,SAP、DAP、MAP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以普鲁卡因为主的静复液维持插管全麻用于肺包虫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拜玉良;拜辉;刘家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妇产科疾病采用放射学导向技术治疗对生育的影响

    利用放射学导向技术定向地对病变器官和组织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应用医学.我们称之为放射介入技术,其在诊断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为有治疗妇科疾病要求同时尚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带来了希望,本文就放射性血管介入技术在保留生育力的同时,对卵巢功能和生育功能是否有不良影响进行综述,探讨.

    作者:孙英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产科护理纠纷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纠纷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从入院待产、临产、分娩、产后分析诱发纠纷隐患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医院对孕产妇随机调查显示:满意率达到99%.结论 构建了和谐的护惠关系.

    作者:杨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为了解我区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现状,及时发现查验接种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切实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我区于2007年对辖区的五所小学和十七所幼儿园的741名儿童逐一开展了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结果 儿童预防接种证持有率为84.08%,10.93%的儿童接种证丢失,4.99%的儿童既无接种证也无接种卡.

    作者:周萍;周兰清;郎伟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突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通过观蔡葛根素在突聋治疗中的疗效与治疗开始时间和治疗中耳鸣有否改变的关系,探讨葛根素在治疗炙发性耳聋中的效果及护理要点.证明其治疗效果不仅与用药有关,护理质量的好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用药、治疗与护理.能提高葛根素在突聋中的疗效.

    作者:汪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益中生血胶囊治疗产后贫血11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益中生血胶囊治疗产后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益中生血胶囊治疗产后贫血,本组共116例产后贫血妇女,年龄22岁到36岁,共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结果 对照组56例贫血妇女访视期后贫血改善率为35.71%,治疗组60例妇女访视期后贫血改善卒为86.67%.结论 益中生血胶囊是治疗产后贫血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吴亦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北京市宣武区一般人群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一般人群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今后采用更加有效的结核病宣传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282名企业员工、服务行业人员和建筑民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对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到结核褊防治机构就诊,肺结核可以预防、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肺结核的主要症状的知晓率较高,对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和免费检查项目、免费治疗以及治愈肺结核的关键措施等的知晓率较低,部分人对肺结核的认识和警惕性不足.结论 应继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结核病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提高各类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作者:孟庆义;苏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与护理方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 行腰椎穿刺术,用三通管置换脑脊液,术后加强对病人的护理.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脑积水死亡率明显减少,头痛时间明显缩短,总有效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和落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春霞;冯立华;张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膜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9例后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手术类型包括后腹腔镜肾切除术9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26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24例.结果 除1例右侧肾下极囊肿者,术中发现囊肿直径约11.0cm,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密,尤其是与下腔静脉粘连,腹膜后操作腔隙小,窥镜不能观察肾囊肿全貌,转为开放性手术.其余58例均获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8.3%,手术时间(60~130)min.平均85min.手术出血量为(100~200)cc,术后24h即可下床活动并进食,术后住院(3~6)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可逐步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作者:李金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对子宫切除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东茛菪碱-曲马多-芬太尼复合液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行子宫切除术病A.50倒,随机分为东莨菪碱组(A组)和氟呱利多组(B组),每组25例.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00mL药袋,静脉给予负荷剂量5mL后连接镇痛泵进行病人自控镇痛(PCA).结果 B组术后24 h镇静评分比A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东莨菪碱配伍曲马多和芬太尼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呱利多组.

    作者:路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发病后给予洛伐他汀20mg 1次/d,持续6个月,对照组禾用洛伐他汀,其他常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死亡、再次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发生,减少梗死后心绞痛和再次梗死的发生.

    作者:白英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目的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方法 通过对95例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心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 95例患者无一出现并发症,生活自理能力都有进一步提高;结论只有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病人缩短疾病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疾病的康复,终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自理力.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脏挫裂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对肝脏挫裂伤确定其存在及范围.方法 选择本院1 995年10月至2006年1 2月肝脏挫裂伤85例,其中58例经过CT平扫,有11例行强化扫描,27例经MRI检查确诊,21例行超声检查.结果 MRI检查优于CT及超声检查.结论 综合分析肝脏挫裂伤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李加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参芪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参芪宜脑胶囊对缺血性脑水肿及SOD活力的影响,探讨其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以参芪宜脑胶囊小剂量(0.8g/kg),中剂量(1.6g/kg),大剂量(3.2/kg)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并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实验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3h后断头取脑,检测脑含水量和SOD活力.结果 小、中剂量组脑水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SOD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统计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参芪宜脑胶囊可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和过氧化损伤,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沈丽明;范业宏;黄云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三踝骨折38例,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本组38例均获6~12个月随访,治疗效果根据上述疗效标准予以评定.其中优28例,良5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92.1%.结论 三踝骨折应积极手术治疗,把握手术时机,恰当的内固定,重视手术后处理,可提高疗效,降低伤残的程度.

    作者:李智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心梗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急性心梗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与同期急性心梗无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在CK峰值、心功能方面(Kill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Killp级别、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且预后不良.

    作者:谢伟;刘俊明;黄文军;李辉;李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精神失常药氯氮平、氯丙嗪和利培酮对体质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研完探讨抗精神失常药氯氮平.氯丙唪和利培翻对精神分裂症志者的体质量和血糖的影响,以及体质量与血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体重,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OGTT)为指标.结果 氯氮平组、氯丙嗪组和利培酮组的糖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P<0.05).而对于引起糖尿病的影响是不显著的(P>0.05).而三组对于体重增加和糖代谢异常的影响是相关的且是同向的.结论 非其型性抗精神失常氯氮平相对于氯丙嗪和利培酮更易使患者体重增加,同时更易产生糖代谢异常现象,且患者体重增加与糖代谢异常之同有密切关系.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