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萍;孙灿林;蔡鹏举;钱涛
坎地沙坦酯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Ⅰ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因其降压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现以广泛用于临床.坎地沙坦酯为坎地沙坦的前体药,本文就其在降压、靶器官保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与正常对照之间的血浆蛋白质变化.方法 用线拴法制备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h后采集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大鼠血浆,利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出C-反应蛋白、触珠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P在脑缺血大鼠血浆中表达上调,血清前白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所鉴定蛋白可能与脑缺血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沈启玮;李喜悦;张文生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通过病例对照,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说明胰腺炎与饮食的关系十分密切.适当的护理会减轻胰腺炎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夏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中药材变异现象的种类,了解发生品质变异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中药的数量与质量及疗效,避免经济损失.方法 监测中药材水分、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与调节.结果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得到改善.结论 中药材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水分15%以下,药库内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湿度在45%~70%之同,一象不会出现质变.
作者:张家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子宫肌瘸是30~50岁女性中常见的肿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手术仍是子宫肌瘤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小英;罗艳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不同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室温条件下8h内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大输液、大部分抗茵药、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和中药注射液等可配伍,而与少数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不宜配伍使用.结论 除少数注射用药物不宜配伍外,左氧氟沙星与大多数常用注射用药物按临床常用量或实验用量,在一定时间内配伍是稳定的.
作者:许群英;何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通过作者在1992年至2006年对21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45饲骨骼系统损伤志者被误诊,本文通过对一些病例分析,提出了如何避免误诊或漏诊的对策.
作者:杜德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Koniea 170 CR系统配备三台微机,数据安全,数据备份至关重要,连用Gohst备份软件可以对CR进行有效备份.以保证CR正常运转.
作者:闫新华;骆泉相;崔凤莲 刊期: 2008年第16期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曩学是重要环节,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本实验将离体牙和全口模型口内操作相结合,制作了离体牙口内模型,以便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丁称心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所谓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其对妊娠、分娩不利的影响是早产卒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增加、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皆升高.胎膜早破天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本人现将工作中胎膜早破的临床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徐芬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志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与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3年至2007年54例气切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结果 54例气切术后肺部意染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83.33%.结论 易感因素是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是肺部毒染的主要原因.正确使用抗生素,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其肺部感染率并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亚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妇产科和外科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中行手术治疗20例,行保守治疗2例,其中并发先兆流产1例,先兆早产1例,均为阑尾穿孔病例,经积极治疗后好转.结论 对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高度重视,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外科会诊,做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处理不当或延误手术,导致流产、早产及孕产妇死亡等严重后果.
作者:许金秀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要实现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除加强硬件投入外,必须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单位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实施.
作者:胡宏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3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24例进行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万树全;任忠良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硝普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4例CHF,患者,其中有34例合并有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在洋地黄、利尿剂、ACEI类治疗的基础上,静脉微量泵应用硝普钠观察用药前后症状,心功能参数变化、尿素氮、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 充血性心力表渴患者用药前后症状.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尿素氮、肌酐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小剂量滴注硝普钠治疗心表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作者:方利华;杜建军;张建钢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进展期胃癌病人手术时施行联合脏嚣切除术,由于其切除的彻底性而得到一些外科医生的认可,另一些外科医生不主张联合脏器切除,认为它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且对远期生存率亦无定论.
作者:丁礼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日渐严重,导致骨质疏松性及股骨头骨折,正确补钙可治好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检验对临床医学诊断价值的日益凸现,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使医学检验人员暴露于含有各种病毒和截生物的血液、尿液、粪便及各种体液等情况的职业风险也日趋加大,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预防而避免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发生,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关注.
作者:成海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湖南大学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内容包括病史询问,查体、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生化、血脂、血糖、甲胎蛋白、腹部B超、心脏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等.并对其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体检后的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总结发现,调查对象以30~39、40~49岁年龄段患病居多,本组男女比较冠心病无显著差异、心电图异常和风湿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及高尿酸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湖大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多数疾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应加强针对性的防治,井适当增加高校在职教职工预防保健方面的经济投入.
作者:彭新兰;蒋清华;李苏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探索近年发展起来的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形成及发展在肿瘤研完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滕小梅;吴伟华;赵饮虹;沈振亚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