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秀
目的 比较单纯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癫与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癫的疗效,从而进一步完善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西药对照组采用扑尔敏、曲可路丁、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昆明山海棠.结果 治疗姐40例,痊愈32例(80%);复发8例(20%).对照组40例,痊愈19例(48%),复发21例(52%).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缩短疗程,降低西药不良反应.
作者:安胜利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医疗费用的压力及医疗模式的转变,使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基础性、综合性的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是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关键.社区护理合理有效地利用社区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进行社区健康知识传播,帮助服务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逐步建立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融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和促进了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立红;闫瑞丽;张红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临床案例,分析了手术合并症、手术时同和术中出血量、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病因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春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中定叉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毒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
作者:张桂芳;谢遗俊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探讨高海拔地区肺心病志者呼吸衰竭问题的控制性疗养方法、结果夏护理.
作者:王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肿瘤的肾脏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制约肿瘤患者生存丰及生活质量的重要并发症,被人们日益重视.而恶性淋巴瘤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与恶性淋巴瘤相关的膜性肾病.
作者:牛国敏;张学利;卢育洪;朱康儿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文章通过对宝鸡市居民血脂水平的抽样调查,分析了男、女血脂水平差异、血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吸烟饮酒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等同题,以进一步了解宝鸡市居民目前血脂水平的现状.
作者:解晓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不同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与不同药物配伍后室温条件下8h内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大输液、大部分抗茵药、维生素C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辅酶A和中药注射液等可配伍,而与少数抗生素及止血药物不宜配伍使用.结论 除少数注射用药物不宜配伍外,左氧氟沙星与大多数常用注射用药物按临床常用量或实验用量,在一定时间内配伍是稳定的.
作者:许群英;何海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单用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好.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对原发牲高血压患者(坐位95mmHg<舒张压<110mmHg且收缩压<180mmHg)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氨氯地平5mg/d和厄贝沙坦150mg/d治疗,另一组采用氨氯地平5mg/d治疗,在治疗4周和8周结束时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在原发性高血压志者中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组比单用氨氯地平组的血压进一步下降,达标率提高.治疗8周结束时平均坐位收缩压多降低3.0mmHg,平均坐位舒张压多下降2.0mmHg,血压控制<140/90mmHg的患者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组为49.8%,在单用氨氯地平组为38.7%.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治疗组降压有效率及达标率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组.
作者:董海玮;高晶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湖南大学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进行体检,内容包括病史询问,查体、身高、体重、腰围、血压、三大常规、肝功、肾功、血生化、血脂、血糖、甲胎蛋白、腹部B超、心脏B超、心电图、胸部透视等.并对其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对3532名在职教职工体检后的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总结发现,调查对象以30~39、40~49岁年龄段患病居多,本组男女比较冠心病无显著差异、心电图异常和风湿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肥胖、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痛风及高尿酸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结论 湖大在职教职工常见心血管及代谢相关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多数疾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应加强针对性的防治,井适当增加高校在职教职工预防保健方面的经济投入.
作者:彭新兰;蒋清华;李苏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经验教训,分析骨折固定失穗的原因.方法 应用单饲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7病例中仅有19例出现了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具有优越性,但手术操作不当,骨折适应症选择不当,粉碎性骨折未配合内固定,术后过早负重活动过度或遭受暴力等可造成固定失稳.
作者:蔡文;王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那素达滴眼液在眼科手术表面麻醉中的作用,分析表面麻醉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843例908眼用0.4%倍诺喜眼液+那素逸眼液交替点眼,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 用于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泪小管吻合等手术,能避免球后麻醉等并发症,简化了麻醉和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问.结论 表面麻醉在眼科手术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麻醉选择.那素达滴眼液能够很好的巩固麻醉效果,有效的降低术中出土的发生.
作者:李艳秋;王松田;刘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本文总结了67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所介格的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了肺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说明了采取正确的气道管理是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春梅;李中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确诊的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NS250mL中静滴,对照组:血塞通0.4g加入NS250mL中静滴,连续用药14d为1疗程,在1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分别在治疗前后监测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等,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疗效明显优于血塞通.
作者:张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提取、分离苦楝子中的有效成分,并确定其促进胆固醇流出作用.方法 依据中草药煎剂及天然药物化学的有关方法,用有机溶剂对苦楝子进行分离;观察提取分离后得到的各组分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RAW264.7荷脂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程度,将其作为筛选活性组分的指标,确定其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活性组分.结果 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经丙酮沉淀得到的物质为降细胞内胆固醇的活性组分,其分离得到的组分B降细胞内胆固醇作用极显著.结论 苦楝子中含有天然降细胞内胆固醇活性成分.
作者:曾灶昌;钟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行肺功能检查,观察其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的变化,为早期正确诊断糖尿病肺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年龄在40-50岁,病程在5-10年50例为一组;另50例为年龄在50~60岁,病程大于10年为一组.选择健康无肺脏惠,无吸烟史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检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通气功能减低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FVC、和FEF25%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肺容积下降、气道弹性减退.2型糖尿病患者的弥散功能比正常人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肺弥散障碍及通气功能减退,病程越长,肺弥散障碍及通气功能减退越明显.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早期肺功能检查,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颖;李昌祁;孙平军;谷思洋;鹿翠香;银翠荣;刘金丽;李佳;尚晓霞;李玉华;柏红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气道细茵学调查,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间断留取痰标本,及时进行细茵学培养.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及时吸痰,良好气道湿化、正确套管护理、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54次痰培养,其中检出致病茵46次,检出率为85%;无致病菌检出8次,捡出率为15%.致病菌种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40/54).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气道感染,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气道感染是有效的.
作者:王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价值,探讨GIST的误诊原因,提高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3例GIST病例后都经病理明确诊断的临床及CT寻影像学资料.结果 53例GIST中有6例误诊为其他胃肠道肿瘤.结论 GIST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与多种消化道病变相鉴别,CT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是GIST的重要影像学表现,而MPR可以更加准确的对GIST进行定位,总之CT增强扫描及MPR对诊断GIST有重要价值,也是避免误诊及鉴别其他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杰;汤玮;秦嗣勇;刘丛伟;许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通过对护生的差异和专职带教老师性格特征及其对师生情意互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将情感互动教学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探讨带教老师如何应用积极肯定的情感互动,激励护生积极主动的完成实习目标,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情感反馈,带教老师也从情感互动中体验带教带来的快乐,从而汲取新的活力,取得良好的带教效果.
作者:陈惠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FGFR-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对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行VEGF-C及其受体VEGFR-3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进行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并结合幄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VEGF-C及其受体VEGFR-3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高水平表达VEGF-C、VEGFR-3,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癌细胞恶性度相关,有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的意义.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