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胆石症120例体会

周湘梅

关键词:胆石症, 综合治疗
摘要: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排石仪穴住刺激、溶石、排石、和辨证分型服用中药溶石、排石为一体治疗胆石症.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小议柴胡劫肝阴之说

    参阅历代医家的观点,肯定与否定柴胡劫肝阴者似乎都为数不少.在笔者的临床工作中对于柴胡的运用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本文试论之.

    作者:王剑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生物反馈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疗法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性.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生物反馈疗法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单服坦度螺酮,剂量为30~60mg/d,疗程6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躯体性焦虑因子方面效果显著(P<0.01),在治疗早期对HAMA总分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合并坦度螺嗣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诊断初探

    目的 总结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避免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 对102例特殊类型的急性阚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不易观察.容易导致延误治疗;老年人机体抵抗能力不足,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多种全身并发症;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一般阑尾炎有所不同,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往往容易误诊;妊娠并发阑尾炎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尽早手术,妊娠不是手术禁忌症.结论 对腹痛的志者,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各年龄段阑尾炎有其各自的特征,庄重视各项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作者:王春;梁万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正确补用钙盐

    骨质疏松症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日渐严重,导致骨质疏松性及股骨头骨折,正确补钙可治好骨质疏松症.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坎地沙坦酯的临床研究

    坎地沙坦酯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Ⅰ受体(AT1受体)拮抗剂,因其降压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现以广泛用于临床.坎地沙坦酯为坎地沙坦的前体药,本文就其在降压、靶器官保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书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苦楝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促进胆固醇流出作用研究

    目的 提取、分离苦楝子中的有效成分,并确定其促进胆固醇流出作用.方法 依据中草药煎剂及天然药物化学的有关方法,用有机溶剂对苦楝子进行分离;观察提取分离后得到的各组分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RAW264.7荷脂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的影响程度,将其作为筛选活性组分的指标,确定其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活性组分.结果 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经丙酮沉淀得到的物质为降细胞内胆固醇的活性组分,其分离得到的组分B降细胞内胆固醇作用极显著.结论 苦楝子中含有天然降细胞内胆固醇活性成分.

    作者:曾灶昌;钟超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麻疹家庭性发病1例报告

    本文报道了麻疹家庭性发病的1例病例,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明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本文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51例临床案例,分析了手术合并症、手术时同和术中出血量、临床表现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病因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春季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黄芪丹参合剂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36例报告

    由于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进展,目前肾移植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常规手术.然而,慢性排斥(C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成活的主要原因,发生率近几年来并未下降.本文结合丹参、黄芪治疗CR患者的实践对这一问题近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李平;隋勇;鲍建军;刘一柱;尹杰;李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建静脉回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

    目的 撂讨重建静脉曰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皮下静脉、重建静脉回路进行原位修复.结果 11例皮肤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3例有短期色素沉着,半年后恢复正常,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有成活的生理基础,关键是完善重建撕断的静脉曰路,加强术后管理,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占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例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24例,对照组口服慢心律24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列慢心律用量组有效率比对照组减少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会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作用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脐帝绕颈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621例孕妇分娩中超声检出脐带绕颈的声像图表现和产后临床诊断对比.结果 1621例孕妇分娩病历中,超声显示胎儿有脐带绕颈286例,临床诊断344例,误诊10例,漏诊68例.结论 超声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较明确地显示胎儿颈周脐带回声,为临床医生处理分娩过程提供信息.

    作者:刘大平;徐殿芝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共10lo例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为540例行电子阴道镜和组织病理检查的宫颈疾病;对照组为妇科门诊及妇女病普查发现病变时肉眼下行宫颈刮片或活检的患者470例.将她们的宫颈病变检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540例行电子阴道镜检查的宫颈病变患者中,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I~Ⅲ级)179例(33.15%),宫颈原位癌21例(3.89%),宫颈浸润癌11例(2.04%),宫颈慢性炎症329例(60.92%),宫颈病变检出卒为39.07%;而470例对照组病人的宫颈病变检出率仅为1.7%.结论 电子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配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则有肯定的诊断价值和帮助确定治疗方案的临床指导价值.

    作者:陆乐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浅析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环境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见证.然而,当年医患关系紧张现象凸显,与社会发展欠协调,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作者:孔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滑膜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滑膜软骨瘤病的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均有关节病痛患者有X线平片.结果 利用X线可以观察到详细的病情表现.结论 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常规平片即能达到诊断目的 .

    作者:谭敬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微波联合中药及微波联合白介素-Ⅱ治疗宫颈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微波联合中药与微波联合白介素-Ⅱ两种方法治疗宫颈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自愿分两组,分别用微波联合中药、徽波联合白介素-Ⅱ两种方法治疗,治疗后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两种方法复发率分别是:微波联合中药为10%.饭波联合白介素-Ⅱ为45%.结论 治疗宫颈部复发性尖锐湿疣饭波联合中药治疗效果优于微波联合白介素-Ⅱ的治疗效果.

    作者:金雅茹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脑外科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细菌学调查及护理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气道细茵学调查,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间断留取痰标本,及时进行细茵学培养.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及时吸痰,良好气道湿化、正确套管护理、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54次痰培养,其中检出致病茵46次,检出率为85%;无致病菌检出8次,捡出率为15%.致病菌种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40/54).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气道感染,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气道感染是有效的.

    作者:王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频发抽搐性癔症7例治疗体会

    目的 运用解释性心理治疗和暗示治疗频发抽搐性癌症.方法 抽取7例学生年龄在14~19岁,其中来自农村5例,来自城市的2例,男生3例,女生4例.运用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药物治疗三种疗法治疗.结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及观察,患者病情均有好转,未再复发.结论 精神因素和暗示作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受患者的个性特征、个人认识评价因素影响.通过对患者进行解释性心理治疗、暗示治疗手措施,使患者提高认知能力,懂得自己性格缺陷的特点、表现及危害性、积极予以纠正,从而有效地预防了癔病的发生.

    作者:叶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为了控制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内的感染和耐药性,以及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茸的产生,我们对肺炎克雷伯曹进行了耐药性分析.

    作者:钱春莲;卢月梅;程锦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我院从1099年至2006年,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5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