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联合中药及微波联合白介素-Ⅱ治疗宫颈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金雅茹

关键词:复发性尖锐涅疵, 宫颈部, 微波联合中药, 微波联合白介素-Ⅱ
摘要:目的 评价微波联合中药与微波联合白介素-Ⅱ两种方法治疗宫颈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自愿分两组,分别用微波联合中药、徽波联合白介素-Ⅱ两种方法治疗,治疗后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两种方法复发率分别是:微波联合中药为10%.饭波联合白介素-Ⅱ为45%.结论 治疗宫颈部复发性尖锐湿疣饭波联合中药治疗效果优于微波联合白介素-Ⅱ的治疗效果.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外敷联合5-FU关节腔注洗治疗膝关节滑膜炎46例

    5-Fu药物注洗配合中药外敷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可促进滑膜组织水肿消退,达到松解滑膜拈连目的 ,同时便于无菌性炎症的吸收,通过内外药物的协同作用增进滑膜损伤修复和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张炜;孙慧娟;张铁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开展药学服务构建和谐医院的实践与体会

    现代社会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时药学服务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门诊药房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后一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的评价.

    作者:向凌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调查175例宫外孕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和存在的护理问题,针对性地采取各基项护理措施.结果 术前相关知识缺乏的患者占96.7%,通过精心护理后下降至12.6%.结论 通过积极有效的固手术期护理,使志者了解本病的相关知识,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孟晶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脑外科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细菌学调查及护理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气道细茵学调查,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取间断留取痰标本,及时进行细茵学培养.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及时吸痰,良好气道湿化、正确套管护理、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54次痰培养,其中检出致病茵46次,检出率为85%;无致病菌检出8次,捡出率为15%.致病菌种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4%(40/54).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气道感染,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减少气道感染是有效的.

    作者:王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试论中药材品质变异的因素及对策

    目的 探讨中药材变异现象的种类,了解发生品质变异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中药的数量与质量及疗效,避免经济损失.方法 监测中药材水分、加强温度与湿度的控制与调节.结果 中药材的储存养护得到改善.结论 中药材的含水量控制在安全水分15%以下,药库内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湿度在45%~70%之同,一象不会出现质变.

    作者:张家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 A磺酸钠注射液对新生儿室息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检查各组,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24、72h,D-二聚体及胆缸素值.结果 窒息新儿D-二聚体及胆红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D-二聚体和出生后胆红素水平.结论 新生儿室息凝血功能混乱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价值.

    作者:李朝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生物反馈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生物反馈疗法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性.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生物反馈疗法合并坦度螺酮治疗,对照组单服坦度螺酮,剂量为30~60mg/d,疗程6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躯体性焦虑因子方面效果显著(P<0.01),在治疗早期对HAMA总分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物反馈合并坦度螺嗣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价值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在产科临床中,胎心电子苴护(electronic fetalheart rate monitoring,EFM)已经是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现将EFM诊断胎儿紧迫的价值及对铡宫产率的影响探讨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糖尿病肺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行肺功能检查,观察其肺通气及弥散功能的变化,为早期正确诊断糖尿病肺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年龄在40-50岁,病程在5-10年50例为一组;另50例为年龄在50~60岁,病程大于10年为一组.选择健康无肺脏惠,无吸烟史者5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肺通气及弥散功能检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通气功能减低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VC、FVC、和FEF25%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肺容积下降、气道弹性减退.2型糖尿病患者的弥散功能比正常人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肺弥散障碍及通气功能减退,病程越长,肺弥散障碍及通气功能减退越明显.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早期肺功能检查,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颖;李昌祁;孙平军;谷思洋;鹿翠香;银翠荣;刘金丽;李佳;尚晓霞;李玉华;柏红雨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那素达滴眼液在眼科表面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那素达滴眼液在眼科手术表面麻醉中的作用,分析表面麻醉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843例908眼用0.4%倍诺喜眼液+那素逸眼液交替点眼,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 用于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泪小管吻合等手术,能避免球后麻醉等并发症,简化了麻醉和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问.结论 表面麻醉在眼科手术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麻醉选择.那素达滴眼液能够很好的巩固麻醉效果,有效的降低术中出土的发生.

    作者:李艳秋;王松田;刘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低发区乡村艾滋病救治工作中医源性感染因素的分析

    目的 分析乡村艾滋病敷治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探讨解决措施.方法 以调查、现场指导方式研究探索低发区乡村艾滋病医院感染控制状况,总结并探索低发区乡村艾滋病医泺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法.结果 通过分析乡村艾滋病教治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探讨解决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措施并向更大范围推广,以保证基层医务人员和病人安全.

    作者:陈淑敏;王琨;张卫萍;王桃娥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离体牙在口腔修复实验仿真教学中的应用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曩学是重要环节,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本实验将离体牙和全口模型口内操作相结合,制作了离体牙口内模型,以便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丁称心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常见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常见并发症的因素,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志者,观察其颓后的并发症.结果 观察发现影响重型颅损伤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应激性溃疡、脑脊液漏和癫痫.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要细心观察和护理,对于提高志者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仇蓉;夏既英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骨盆骨折合并症2 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在合并脏器损伤时的合理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7年我院外科和骨科住院治疗合并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6例患者在诊断后均及时给予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 骨盆骨折在合并脏器损伤时应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可有效避免伤亡.

    作者:张志英;沈长青;洪斌;申克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糖尿病三层次的自我护理教育

    目的 提高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减少治疗护理并发症.方法 将45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纽.20例采用功能制护理(对照组),25例采用自理模式(观察组).结果 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照组为80%,观察组为100%,平均住院日对照组为(20.36±1.54)d,观察组为(16.48±1.47)d,,两组比较均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我护理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缩短住院日.

    作者:董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医院人事档案随着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和国内法制体系的健全,以知识、信息、服务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对传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当前医院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作为切入点,提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从档案保密个人隐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创新思想和挡案管理信息化等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人事档案在医院科学管理和决策中的作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螺旋CT增强扫描及MPR在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螺旋CT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中的价值,探讨GIST的误诊原因,提高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3例GIST病例后都经病理明确诊断的临床及CT寻影像学资料.结果 53例GIST中有6例误诊为其他胃肠道肿瘤.结论 GIST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需与多种消化道病变相鉴别,CT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是GIST的重要影像学表现,而MPR可以更加准确的对GIST进行定位,总之CT增强扫描及MPR对诊断GIST有重要价值,也是避免误诊及鉴别其他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杰;汤玮;秦嗣勇;刘丛伟;许峰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不使用胃肠造影剂的腹部CT平扫在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不使用胃肠道造影剂的腹部CT平扫在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3例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行腹部CT平扫,未使用胃肠道造影剂.结果 53例忘者中,27例CT诊断为阑尾史,5例疑诊阑尾炎.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对于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未使用胃肠道造影剂的腹部CT平扫可准确地诊断或排除阑尾炎.

    作者:周恩平;魏雷峰;杨敏洁;王娟;吴宇旋;杨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诊断初探

    目的 总结几种特殊类型的阑尾炎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避免漏诊.误诊提供依据.方法 对102例特殊类型的急性阚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阑尾炎发展快不易观察.容易导致延误治疗;老年人机体抵抗能力不足,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合并多种全身并发症;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表现症状与一般阑尾炎有所不同,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往往容易误诊;妊娠并发阑尾炎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尽早手术,妊娠不是手术禁忌症.结论 对腹痛的志者,要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各年龄段阑尾炎有其各自的特征,庄重视各项辅助检查,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作者:王春;梁万锋 刊期: 2008年第16期

  • 重建静脉回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

    目的 撂讨重建静脉曰路治疗手部皮肤大面积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的解剖和病理生理特点,对13例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皮下静脉、重建静脉回路进行原位修复.结果 11例皮肤全部成活,2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愈合,3例有短期色素沉着,半年后恢复正常,外观和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部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有成活的生理基础,关键是完善重建撕断的静脉曰路,加强术后管理,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作者:赵占稳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