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郭轶琛

关键词: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Hp)
摘要:目的 探讨以PPI为基础联合三种抗生素的四联药物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52例病人服药1周,停药4周后进行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以PPI为基础联合三种抗生素根除Hp感染的总根除率为86%,副反应小.结论 埃索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安全可靠,Hp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血站脂肪血报废状况

    目的 通过西宁地区与国内部分血站脂肪报废率的比较,探讨降低脂肪血报废率的方法及应采取的措施.方法 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了西宁地区有效降低脂肪血报废率的方法.结果 2004年起通过街头微量脂肪血目测比浊方法的应用,脂肪血比上年同期有了明显下降,2006年起使用微量快速街头脂肪血定量检测方法又比目测比浊法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微量快速街头脂肪血定量检测方法是减少脂肪血报废的有效方法,应在各级血站大力推广.

    作者:赵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中草药热敷治疗肠癌方剂

    以热力和药力相互配合,热敷产品的热力,对中草药起到了神奇效应,它可增加药效几十倍,进入人体内,内服药和外敷药相互配合,是以短时周内多途径,大剂量给药,可迅速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内达到癌体部位药物的有效浓度,热气血流量增加,大大提高了肠癌的治愈率.

    作者:朱国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运用天麻醒脑胶囊治疗脑梗塞50例,并设大唐奥通胶囊50例作对照组,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袁曙光;杨继文;邢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前葡萄膜炎280例的中医结合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中药内服、中药熏蒸患眼、加上西医常规治疗前葡萄膜炎.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病程、疗效较好.

    作者:廉洁;韩倩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7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法 确诊STEMI后,给予尿激酶150万U 30min内静脉点滴.结果 17例STEMI,15例治愈,2例转上级医院行补救性PCI.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只要有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在基层医院溶拴是安全的.

    作者:张创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3例CT平扫均为低密度病灶;动脉期4例未见强化表现,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6例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1例动脉期整个瘤体较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整个瘤体强化减弱;2例表现为病灶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PCC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对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徐峰;李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Cystatin C在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功能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糖尿病肾病组志者的Ccr值分为3组,并将这3组患者的Scr及Cys C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组Cys C和Scr的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任何差异(P>0.05);B组Cys C和Scr的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只有Cys C有显著差异(P<0.05);C组Cys C和Scr的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血清Cys-C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李辉;尹夕龙;黄丽梅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抢救亚重肝合并死胎1例体会

    目的 了解抢救亚急性重症肝炎病的发生及因素,以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人接治的1例患者进行全程了观察治疗,并进行了分析.结论 抢救亚急性重症肝炎病人,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要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防治脑水肿,降低高血氨症.同时注意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李玉双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4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让42例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同时观察症状,并随时记录副作用.结果 服药之后,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心功能、肾功能等匀得到显著改善,无副作用.结论 替米沙坦能有效治疗高血压,是一个安全、可靠的降压药,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选择.

    作者:刘昕;李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2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的体外研究

    目的 了解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07年我院各科临床标本,分离培养铜绿假单胞茵并做药敏鉴定,分析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 共检出26株铜绿假单胞茵.进行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氨苄西林和头孢曲松为甚,其耐药率高达96.15%和84.62%.结论 要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检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廷缓耐药菌株增加.

    作者:李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面瘫60例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敷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穴位交替注射和中药热敷治疗.结果 60例面瘫患者,总有效率为95%.结论 中西结合,方便省时,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可靠.

    作者:张成元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肺源性心脏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56例临床分析

    在肺心病的治疗中,如出现无原因呼吸道症状加重、不易被控制的肺部感染以及长期使用激素应高度警惕并发真菌感染的可能.

    作者:喻朝宁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正骨手法配合石膏固定治疗儿童髁上骨折

    目的 总结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人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正骨心得和文献对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58例患者进行随访,其疗效优38例,良16例,差4例.结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的技巧相当重要,必须针对具体病例具体分析,同时配合适当的石膏外固定,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彭邦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临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腺癌的一个亚型,因其沿肺泡壁匍匐生长的特点,易误诊为血播型肺结核、肺炎、结节病等,误诊率极高.本文根据医学实践对20例肺泡癌作了临床分析.

    作者:冯连彩;秦泗森;王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创新工作思路推进医院科学管理的若干思考

    社会转型时期的医院管理者,既要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纷繁矛盾,又要面对医院发展方方面面的实际问题.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确保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医院为社会人群健康服务的社会职能,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从思想上彻底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束缚.用一种全新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苗兰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

    本文探讨了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也是肝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作者:李霞;王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巴曲酶和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92例分析

    目的 运用巴曲酶、银杏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观察其疗效.方法 184例发病在1周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已由酶、银杏治疗组(简称治疗组,92例)和脑复康、复方丹参组(简称对照组,92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3%.结论 巴曲酶、银杏注射液联合应用优于脑复康、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改变临床症状.

    作者:王宏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铅作业工人尿中铅含量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通过对286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尿中铅含量的检测工作来探讨铅中毒预防的重要性.方法 示波极谱法测定尿中铅含量.结果 286份铅作业人员尿测定报告,说明了近一半多人员是铅吸收或铅中毒;大多数含量在0.58-2.0umol/L之间.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的下降,年龄大的容易引起铅吸收或铅中毒;男性略多于女性的中毒机率.

    作者:傅英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

    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完善,尤其进入信息时代后,病案资料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的主要信息.

    作者:李铁民;焦文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主流烟气对小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及白/球比值的影响

    为探索主流烟气对小鼠血清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rnin,AIb)和球蛋白(Globulin,Glo)含量以及白/球比值(A/G)的影响,本实验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暴露在主流烟气中染毒1~4周雄性小鼠血清中TP和AIb的含量.结果 说明,主流烟气对小鼠血清中TP,AIb和Glo含量以及白/球有显著性影响;小鼠在主流烟气中暴露染毒四周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

    作者:刘永;胡旺顺;刘姜瑾;张小明;齐绍武;陈宜军;谢慧玲;刘锋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