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钱开年
患者,男3例,女6例,有反复发作病史的5例,1例数年发作一次,3例新发作,伴发胆道感染者6例,白细胞增高,体温37.6°~39.3°.治疗方法:一次取新鲜瓜蒌50~100g切片放入小铝锅加入半小杯水,炖或煮均可,沸腾后2分钟即可倒出服用,伴发感染者配用些抗生素和解热药,3例病情较轻者和3例新发病例,口服1次疼痛逐渐缓解,5分钟后痛止,观察2天未见其他不适而出院.2例患者口服1次后疼痛逐渐减轻,2小时后仅心窝部还有些闷胀不适,再口服1次闷胀不适等全部消失.只有1例发烧39.3℃者给5%GNS500ml,加林可霉素2.4g,地塞米松5mg,肌苷0.2g,连续输点2天,同时间隔2小时口服1次瓜蒌汤,连服4次至第3天下午,全部症状消失,观察2天未见不适而出院.
作者:黄齐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工作在社区的社区医师具有明显的全科医师特点,与大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相比,社区医师在进行家庭往诊过程中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能够较好地得到强化.为了更好地显现出社区医师的精华之所在,在接诊时必须掌一定的技巧,力争做到全面地了解病人的就医背景,以便得到病人深层次的就医意识与行为,满意地解决病人就医需求.为此,在接诊时首先要通过问、看和交谈,了解如下重要问题.
作者:李春昌;艾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某种物质进入人体,通过生物或理化作用,损害组织器官,使其产生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称为中毒.中毒时某些毒物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高级神经中枢过度抑制或脑实质损害,而导致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称为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是急性中毒的危险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本病34例,效果良好.34例均属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22例,年龄22~64岁,病程长8年,短6个月. 方药组成:桂枝、当归、白术、防风各10g,赤芍12g,蝉衣、地肤子各15g,荆芥8g,黄芪5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15天为1疗程.若痒甚加薄荷10g,若气虚加党参10g,寒甚者加熟附子10g,如有内热去黄芪加生地10g,紫草20g.
作者:刘向利;刘贻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对昏迷的分型尚未统一,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体征的不同,较常见的分型方式主要有:①分两型,即浅昏迷与深昏迷;②分三型,即浅昏迷、中度昏迷与深昏迷;③分四型,即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与过度昏迷.一般情况下,临床将其分为三型者应用较广泛.为了便于社区医师对昏迷程度的了解,本文将昏迷分为四型进行介绍,同时对脑死亡进行简单的描述.
作者:赵岩;王育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3椎管内麻醉(1)硬脊膜外腔麻醉方法1)体位:多采取侧卧位(左或右侧卧位),双手抱膝腰后弓,使棘突间隙加大.背与床面垂直.2)定位:两髂嵴高点连线平第四腰椎棘突.一般腹部手术多用中位硬脊膜外腔麻醉,定位胸6~12之间穿刺;盆腔、会阴、下肢手术多用低位硬脊膜外腔麻醉,定位腰1~5之间穿刺.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组40例共60个鸡眼,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16~63岁,平均46.4岁.鸡眼均长在足底、足趾部位.全部病例经皮肤科医师确诊为鸡眼.
作者:孙晓燕;董河;范晓琳;刘全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于12月5日在山东泰安召开.本刊编委,参加全国基层卫生工作会议的卫生部基妇司的领导及各省卫生厅基妇处处长,部分省卫生厅厅长及专家学者共5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社长、副总编辑单书健同志汇报杂志情况:《中国乡村医生》杂志在卫生部和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领导、支持及作者、读者的呵护下,成为面向医生发行量大的专业期刊.在社区卫生工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杂志经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1年8月更名为《中国社区医师》.
作者: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72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按WHO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病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8岁,糖尿病病程5个月~13年,空腹血糖8.1~30 2mmol/L,对照组为同期随机选择的100例非糖尿病人中检出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8.5岁.所有溃疡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
作者:徐文君;王忠良;吴国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昏迷的监护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生命体征的监测、脑功能的监测和并发症的监测.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对昏迷这一危重症状的观察、诊治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其中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护技术、机械通气、脑电生理技术、各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等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下面就生命体征监测和脑功能监测两方面对昏迷的监护进展情况作一介绍.
作者:陈星海;王育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编者本讲座特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急救医学教研室主任、硕士导师王育珊教授组织编写.王育珊教授现任全国危重病医学(ICU)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危重病救治及相关研究.
作者:王育珊;赵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病例选择选择饮食控制无效,近期2次(相隔2周)空腹血清胆固醇(TC)》6.0mmol/L或/和甘油三脂》2.26mmol/L,并除外肝、肾、甲状腺等疾患的高脂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56±10岁,体重指数24.7±2.1,伴高血压16例,冠心病5例;辛伐他汀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4±10岁,体重指数24.6±2.4,伴高血压病14例,冠心病4例.两组血脂水平基本相似,统计学处理无差异.
作者:毛建业;马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Ⅱ型糖尿病5例,均符合WHO DM诊断标准,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3~65岁,平均55 5岁,均因糖尿病伴高热入院.其中发热伴腹胀者2例,伴恶心、呕吐2例,伴轻度右上腹痛1例,5例中1例伴有酮症,2例伴有冠心病.平时都不控制饮食,间断服药,不能定期做血糖监测,糖尿病史3~7年.查体:体温38℃以上,精神萎靡,无黄染,肝脾未触及,2例右上腹轻度压痛,1例肝区叩痛明显.辅助检查:血WBC(12.2~26)×109/L,N70%~90%,血糖(15.5~28.9)mmol/L,糖化血红蛋白平均15 24%,2例血清转氨酶增高分别为66u/L及125u/L.2例心电图有ST-T改变.3例经B超检查分别于肝右叶可见不同大小低回声区,边界不规则,分布不均.1例病人入院当天查B超未见异常,肝区无叩痛,但始终高热不退,经抗炎治疗后再次复查B超于肝右叶见7.8×5.5cm低回声区,周边不规则,中心呈液性暗区.1例直接经肝穿抽脓证实.其中有2例做CT检查也支持肝脓肿.
作者:马金霞;刘聿辉;郭兮妍;郑岩;邢军;陈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8月~2001年2月底,应用磷霉素钠静脉输入预防妇科各种手术后感染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妇科手术后共计94例:其中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40例,子宫肌瘤挖除术20例、卵巢肿瘤附件切除术18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12例,先天性无阴道成形术4例.
作者:梅祖敏;于风华;唐增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从1999年12月~2001年1月,选择门诊及住院的46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维力安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4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均有周围神经病变.将其随机分为两级,每组23例.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67岁,病程5~18年,空腹血糖7.9~22.2mmol/L,并发症病程6个月~14年.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岁,病程3~21年,空腹血搪7.8~24.6mmol/L,并发症病程1~12年.
作者:张崇良;林华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治疗组78例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15~56岁,平均23.6岁.临床主要表现:黏液便56例,脓血便22例,里急后重26例,发热48例,恶心、呕吐15例,腹痛43例.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9~67岁,平均28.1岁,临床主要表现:黏液便20例,脓血便25例,里急后重18例,发热23例,恶心、呕吐10例,腹痛31例.两组均经过直肠指诊及纤维结肠镜确诊,并排除细菌性痢疾及肿瘤.
作者:张锋;渠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史采集对于昏迷来说至关重要,在病史采集时,应着重了解:①昏迷发生的缓急,历时长短,演变及伴随的症状;②昏迷是首发症状,或其前有症状而提示系在某些疾病基础上演变的;③过去曾否发生昏迷,其异同和可能的联系;④有无外伤、服用药物、毒物或接触煤气等化学物;⑤有无癫痫、高血压病、严重的肝、肾、肺、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
作者:方润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昏迷发生的病因较为复杂,可牵涉到多个学科的一系列疾病.由于病人不能与医生有效合作,因此面对昏迷病人查询发生的原因,常常令人棘手.如何对昏迷的病因进行问诊及病史调查是社区医生面对病人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临床尚无统一的病因分类方法,以个人习惯不同,较常用的方法有以颅内或颅外病变分类法,以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进行分类法,以有无神经定位体征进行分类法,各种分类均具有不同的优点,为了便于社区医生的临床思维,我们采用颅内、颅外病变和方式进行简单介绍.
作者:王育珊;刘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心衰患者215例,其中冠心病9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0例,肺源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1例,心肌病1例.男142例,女73例;年龄48~70岁,平均58.7岁.NY-HAⅡ~Ⅲ级,LVEF≤35%,疗程≤6个月.
作者:陈桂芬;杨婧;张晓宏;沈丽萍;韩英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热性昏迷病人,通常应作脑脊液检查.其内容包括脑脊液(CSF)常规检查、三物定量、涂片和培养找病原菌.1化脓性改变其CSF特征为:微混、毛玻璃样乃至奶糕样,细胞数在500×106~1000×106/L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球蛋白显著增高,糖与氯化物明显减少,涂片检查或培养可发现病原菌.据此可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作者:徐学康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