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海;王育珊
经典的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胰岛素释放曲线呈低平反应型,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胰岛细胞抗体及其他自身抗体(IAA、GAD-Ab)阳性.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成人Ⅰ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亦增高.由于成人Ⅰ型糖尿病与经典的Ⅰ型糖尿病相比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广大基层医院尚不能开展ICA、IAA、GAD-Ab等免疫指标检测,给临床早期诊断成人Ⅰ型糖尿病造成一定困难,而1型糖尿病必须及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大限度地保护病人残存的胰岛功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故对成人Ⅰ型糖尿病的临床早期识别就显得特别重要.
作者:李伶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40岁,因胸闷,气短2个月,加重伴间断发热、咳嗽20天入院治疗.体检:急性病容,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爆裂音.心率120次/分,呼吸30次/分.实验室检查:血沉45mm/小时,查痰未找到细菌.胸片:双侧肺门影增大,两肺中下纹理密集、紊乱,肺野透过度减低,两心缘及膈面不清,双上肺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心脏轻度增大.X线诊断为心衰、肺水肿,双上肺陈旧性结核.患者既往8年前患肺结核,自述已治愈.否认有肝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病史,现饲养鸽子2年.临床诊断饲鸽者肺,呼吸衰竭Ⅰ型.经用大克沙、氟罗沙星及激素治疗12天后病人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胸片:双肺野转清晰,但两肺纹理仍粗乱.
作者:刘瑞平;常胜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昏迷的监护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生命体征的监测、脑功能的监测和并发症的监测.从上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对昏迷这一危重症状的观察、诊治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其中有创性血液动力学监护技术、机械通气、脑电生理技术、各种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等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下面就生命体征监测和脑功能监测两方面对昏迷的监护进展情况作一介绍.
作者:陈星海;王育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低血糖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低血糖的临床症状多不相同,可有心慌、饥饿、出汗、头痛、偏瘫、昏迷,或有行为异常,甚至可出现心绞痛,易被误诊、误治.本文总结22例不典型低血糖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报告,以期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作者:王立新;王传俊;吴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2年来我们收治了以左胸痛为主诉而被误诊的病例5例,误诊时间从6小时~1个月不等,现报道如下,以供借鉴.例1:男性,67岁,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半月,疼痛呈刀割样,程度剧烈,伴大汗,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舌下含吸硝酸甘油后疼痛不能缓解.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疼痛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胸部CT、腹部及心脏B超等检查均无异常.拟诊肋间神经痛,给予一般止痛治疗,疼痛无好转.1周后转至上一级市级医院就诊,亦未得到确诊.1月后再次入院,此时患者疼痛后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均较前增加,并且出现两下肢浮肿.再次仔细体检发现脊柱胸5~胸6有压痛,立即行脊柱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脊柱胸5~胸6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患者自动出院,随访2个月死亡.
作者:吕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8月~2001年2月底,应用磷霉素钠静脉输入预防妇科各种手术后感染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妇科手术后共计94例:其中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除术40例,子宫肌瘤挖除术20例、卵巢肿瘤附件切除术18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12例,先天性无阴道成形术4例.
作者:梅祖敏;于风华;唐增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组40例共60个鸡眼,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16~63岁,平均46.4岁.鸡眼均长在足底、足趾部位.全部病例经皮肤科医师确诊为鸡眼.
作者:孙晓燕;董河;范晓琳;刘全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临床对昏迷的分型尚未统一,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体征的不同,较常见的分型方式主要有:①分两型,即浅昏迷与深昏迷;②分三型,即浅昏迷、中度昏迷与深昏迷;③分四型,即浅昏迷、中度昏迷、深昏迷与过度昏迷.一般情况下,临床将其分为三型者应用较广泛.为了便于社区医师对昏迷程度的了解,本文将昏迷分为四型进行介绍,同时对脑死亡进行简单的描述.
作者:赵岩;王育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例,女6例,有反复发作病史的5例,1例数年发作一次,3例新发作,伴发胆道感染者6例,白细胞增高,体温37.6°~39.3°.治疗方法:一次取新鲜瓜蒌50~100g切片放入小铝锅加入半小杯水,炖或煮均可,沸腾后2分钟即可倒出服用,伴发感染者配用些抗生素和解热药,3例病情较轻者和3例新发病例,口服1次疼痛逐渐缓解,5分钟后痛止,观察2天未见其他不适而出院.2例患者口服1次后疼痛逐渐减轻,2小时后仅心窝部还有些闷胀不适,再口服1次闷胀不适等全部消失.只有1例发烧39.3℃者给5%GNS500ml,加林可霉素2.4g,地塞米松5mg,肌苷0.2g,连续输点2天,同时间隔2小时口服1次瓜蒌汤,连服4次至第3天下午,全部症状消失,观察2天未见不适而出院.
作者:黄齐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编者本讲座特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救医学科/急救医学教研室主任、硕士导师王育珊教授组织编写.王育珊教授现任全国危重病医学(ICU)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危重病救治及相关研究.
作者:王育珊;赵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72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按WHO标准确诊的Ⅱ型糖尿病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2.8岁,糖尿病病程5个月~13年,空腹血糖8.1~30 2mmol/L,对照组为同期随机选择的100例非糖尿病人中检出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男67例,女33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8.5岁.所有溃疡病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
作者:徐文君;王忠良;吴国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73岁.2000年3月7日诊.1979年开始发现皮肤瘙痒,初为右颈部,渐及全身,无斑疹,搔抓后不溢血珠.每年五月份发作,痒时心慌不宁.开始几年冬春时症状可自行减轻,近六七年来全年不断,夜间睡眠时奇痒难忍.20年来遍历中西医消风散、四物汤、抗敏汤,养血润燥;清热燥湿、解毒止痒、凉血息风诸法及苯海拉明、扑尔敏、钙剂、息斯敏、眠尔通、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治疗,全然无效.
作者:刘方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6~65岁,多数为在校的青年学生,平均年龄17岁.烧烫伤Ⅰ度18例,烧烫伤浅Ⅱ度10例.以伤后当日就诊占大多数.寒黄散(自拟):寒水石150g,大黄100g,黄柏100g,生地榆100g,煅炉甘石100g,以上5种药物共研成细末,过120目筛加入生麻油350g,调成糊状.
作者:陈琦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治疗组78例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15~56岁,平均23.6岁.临床主要表现:黏液便56例,脓血便22例,里急后重26例,发热48例,恶心、呕吐15例,腹痛43例.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9~67岁,平均28.1岁,临床主要表现:黏液便20例,脓血便25例,里急后重18例,发热23例,恶心、呕吐10例,腹痛31例.两组均经过直肠指诊及纤维结肠镜确诊,并排除细菌性痢疾及肿瘤.
作者:张锋;渠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病例选择选择饮食控制无效,近期2次(相隔2周)空腹血清胆固醇(TC)》6.0mmol/L或/和甘油三脂》2.26mmol/L,并除外肝、肾、甲状腺等疾患的高脂血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56±10岁,体重指数24.7±2.1,伴高血压16例,冠心病5例;辛伐他汀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4±10岁,体重指数24.6±2.4,伴高血压病14例,冠心病4例.两组血脂水平基本相似,统计学处理无差异.
作者:毛建业;马菊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 58例病人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身体极度虚弱及素有过敏体质者,其中男23例,女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36例中,年龄为28~66岁,病程1~18年;对照组22例,年龄30~62岁,病程1~19年.
作者:张良;钱开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某种物质进入人体,通过生物或理化作用,损害组织器官,使其产生功能紊乱或器质性损害,称为中毒.中毒时某些毒物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高级神经中枢过度抑制或脑实质损害,而导致严重的意识障碍(昏迷),称为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是急性中毒的危险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李艳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15~58岁,平均37岁.症状及体征:发热14例(100%),其中持续高热9例,不规则发热5例,发热时间14~60天,平均23天;脾脏肿大10例(71 4%),肝脏肿大7例(50%),其中肝、脾同时肿大6例(42.9);鼻衄、齿龈出血4例(28.6%);淋巴结肿大4例(28.6%);黄染3例(21.4%);咳嗽、胸痛、肺部罗音3例(21.4%);皮下广泛出血2例(14.3%);消瘦、腹泻、双下肢水肿1例(7.1%);咽痛1例(7.1%).
作者:袁正强;曹建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低血压是指肱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8kPa),临床有头晕,头痛,面色淡白,心悸气短,恶心,全身乏力,畏寒肢冷,舌淡白,脉沉细等症状,病程长,易复发.自1994年8月~1998年10月,笔者运用自拟桂甘大枣饮治疗不明原因的低血压1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希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从1999年12月~2001年1月,选择门诊及住院的46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维力安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4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均有周围神经病变.将其随机分为两级,每组23例.治疗组: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67岁,病程5~18年,空腹血糖7.9~22.2mmol/L,并发症病程6个月~14年.对照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岁,病程3~21年,空腹血搪7.8~24.6mmol/L,并发症病程1~12年.
作者:张崇良;林华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