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华兰
目的 通过对佛山市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分析其与焦虑的相关性,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广东省佛山市4所大学总计34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佛山市342名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62.06±5.45)分,焦虑的有47人(13.74%),不同焦虑水平大学生表达积极情绪维度(t=2.92,P=0.01)、管理挫折/愤怒情绪维度(t=2.68,P=0.01)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0);大学生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与表达积极情绪维度(r=-0.26,P=0.00)、管理沮丧/痛苦情绪维度(r=-0.14,P=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得分成负相关(r=-0.26,P=0.00).结论 佛山市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的发生.
作者:梁震韬;杨宇;高丽娟;俞翠芳;梁智沣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血浆组胺浓度、白细胞介素-10、风团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风团消失时间和瘙痒消失时间[(12.51±1.01)d、(13.24±2.21)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6.01±2.73)、(17.19±3.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疗程,加速症状消退,减轻炎症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林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PPT多媒体教学法在心胸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大专护理1班的86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PPT多媒体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课辅助教学,比较两组的考试成绩,并分析观察组护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观察组护生认为微课辅助教学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重点及难点知识掌握均占97.67%,认为该方法更适合课后自主学习占95.35%,认为其可加深对操作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的均占93.02%,认为其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有效补充占90.70%,可激发学习兴趣占88.37%.结论 在心胸外科护理教学中实施微课结合PPT多媒体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叶汪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市某社区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借助SAS统计学分析软件将64例COPD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HAMD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56%,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8周后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FEV1%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逍遥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OPD合并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足月新生儿注射卡介苗过程中给予袋鼠式护理干预后,观察对新生儿疼痛程度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通过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开展卡介苗注射工作期间配合采用常规模式施护;观察组在开展卡介苗注射工作期间配合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施护;临床通过NIPS(新生儿疼痛评价量表)就两组卡介苗注射新生儿表现出的疼痛情况加以评估,并且针对两组新生儿的啼哭情况加以分析,此外就两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以及心率水平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足月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新生儿的哭闹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足月新生儿在准备卡介苗进行注射期间,配合应用袋鼠式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以及生理平衡的保持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提高新生儿家属卡介苗注射工作满意度.
作者:肖玉娟;张世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调查幽门螺杆菌(Hp)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感染状况,分析Hp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2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碳14呼气卡实验方式对体检者进行Hp感染情况调查,同时采用自制问卷对体检者日常情况加以调查,观察指标包括健康体检者发生Hp感染情况、Hp感染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体检者Hp感染情况.结果 235例健康体检者中发生Hp检测呈阳性者共计115例,占比48.94%;年龄≥50岁群体Hp感染率为56.67%,明显高于年龄<50岁群体的35.29% (P<0.05);酗酒人群Hp感染率为65.93%,明显高于少量饮酒或不饮酒人群的26%(P<0.05);吸烟人群Hp感染率(60.39%)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的Hp感染率(27.16%)(P<0.05);有冠心病及糖尿病病史人群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及糖尿病人群的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人群Hp感染率(49.19%)与无血压人群的Hp感染率(50.81%)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吸烟(OR =9.943,P=0.045)和年龄≥50岁(OR=6.132,P=0.039)为健康人群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人群Hp感染与不良生活习性、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年龄因素关联密切,其中吸烟和年龄≥50岁是健康人群发生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程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升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上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ITP的效果确切,能够快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旭丹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表达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晚期NSCLC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分组模式进行分组,每组25例,其中实验组对ER-CC1、BRCA1、RRM1水平进行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对化疗方案进行选择,常规组直接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化疗总有效率为72.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化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但两组治疗后的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12例血液系统反应,7例消化道反应,3例其他;常规组发生13例血液系统反应,7例消化道反应,3例其他,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ERCC1、BRCA1、RRM1水平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水平指导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便于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丁剑午;唐罗勇;艾素芬;张峰皓;黄龙;胡蓉环;熊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加奈达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应用培美曲塞加奈达铂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进行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两组血红蛋白下降,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乏力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加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方法具有高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王敏;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宋林萱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将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西药组和结合组,每组60例.西药组患者口服阿伦磷酸钠片,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补肾活血方服用.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45 d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McGill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疗效、McGill疼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宋林萱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作者:林茂贵;宋林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超声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超声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用阿奇霉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3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喘息消失、退热、肺部哕音消失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超声雾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使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临床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继研;李木兰;张桂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复合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外科手术患儿,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异氟醚全身麻醉)及研究组(异氟醚+七氟醚复合麻醉),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的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Aldrete评分≥9分时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期间及苏醒后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嗽及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室时和气管插管后的血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氟醚与七氟醚复合应用于患儿全身麻醉中能够显著缩短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有助于术后康复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儿童青紫型与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胸腺病理及免疫功能,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青紫型先心病患儿(A组)与40例非青紫型先心病患儿(B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的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水平,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切除胸腺常规病理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B组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计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2岁患儿的淋巴细胞计数、CD3、CD4、CD8、CD19、NK细胞及杀伤T细胞计数均低于同组0~1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病理检查可见胸腺结构存在,皮髓境界清楚,皮质淋巴细胞丰富,髓质胸腺小体结构存在,间质无著变,B组1~2岁患儿可见少量星空现象和胸腺轻度萎缩,A组0~1岁患儿可见星空现象和胸腺轻度萎缩,A组1~2岁患儿可见较多星空现象和胸腺明显萎缩.结论 青紫型先心病患儿较非青紫型先心病胸腺萎缩明显而免疫功能降低,且先心病患儿胸腺萎缩和免疫功能低下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作者:郭晨;艾凌云;胡淑霞;杨文萍;柯江维;明腾;邹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为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行芪胶升白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择取于2014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102例肺癌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营养支持、对症治疗、胸腔及腹腔引流,研究组患者则在接受放射治疗的第1天开始口服芪胶升白胶囊,同时实施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需每周检测1次血常规,对比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放疗前后的白细胞数值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17.64%)显著低于对照组(68.63%),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放射治疗患者行芪胶升白胶囊对白细胞减少症状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可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作者:陈波;吴文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DIY热牙胶充填系统与冷牙胶充填对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进行DIY热牙胶充填治疗,对照组采取冷牙胶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充填时间、根管填充效果、术后治愈率和术后疼痛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充填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充填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后6个月治愈率(92%)和术后疼痛发生率(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冷牙胶充填治疗相比,DIY热牙胶根管充填用于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苗晨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临产产妇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效果,分析手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产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实施静脉留置针穿刺给药的370例临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185例)和参照组(185例).观察组临产产妇给予经前臂静脉留置针穿刺,参照组临产产妇选用经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部活动状态、输液通畅情况、心理状态及舒适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部活动状态良好率、输液通畅率及经阴道分娩率分别为98.38%、96.76%、98.92及88.65%,均高于参照组的86.49%、82.16%、88.65%及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手臂静脉留置针穿刺相较于经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产产妇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产妇的舒适度,减少了产妇的焦虑感,缓解了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舒雯超;赵玉婷;童智洪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AECOPD)疗效及对E-选择素、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2月因AECOPD在我院就诊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药物联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EV JFVC、血氧分压均升高,二氧化碳分压、D-二聚体及E-选择素水平则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0/40),观察组为95.24%(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AECOPD的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熊勇;刘国生;赖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1例,单一西医治疗)和观察组(5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刘林海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MDT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1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组,围术期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予以MDT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突出,在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等优势,深受患者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阳梅;刘玲;刘雯;邱倩;肖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肾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尿素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陶钧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