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外结核误诊分析

鲁宏

关键词:
摘要:肺结核在全球逐渐得以控制,而肺外结核在结核病中所占比例有增多的趋势.由于肺外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采集不完整,对肺外结核认识不足而造成误诊.本文就1995~1998年间因误诊而收入内、外、妇科且资料较完整的病例分析进行讨论.人院时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2例),急性阑尾炎(1例),贫血待查(1例),卵巢囊肿(2例),白细胞减少症(1例),发热待查、恶性组织病(2例),风湿热(1例)、化脓性胸膜炎(1例)、肝大待查(1例),后诊断为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风湿症、胸椎结核伴寒性脓肿、结核性心包炎.为吸取教训,提高诊断率,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医学考试(一)

    医学考试是各类行业教育或资格认定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之一.就考试的本质而畜,它是一种对群体或个体教育质量或人才质量测定与认定的手段.

    作者:辛艳;白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90例均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小年龄为46天,男63例,女27例.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有少许粘液便,大便镜检无异常或有脂肪滴,少数可见的白细胞,大便培养未发现致病菌生长.20例(22.2%)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小儿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

    作者:赵玉杰;王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鲜白商陆液治疗精神病26例

    1 临床资料根据民间流传的山萝卜(商陆)治疗精神病有效的基础上,对精神病院确诊的26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在25~40岁20例,41~55岁6例;病程1年以内者6例,1~4年者10例,5~9年者2例,10年以上者8例.

    作者:崔泽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把握胸痛诊断的线索

    胸痛的体格检查既要系统检查又有重点突出,重点检查胸廓、心脏、肺及胸膜,以及腹部检查.本篇仅就胸、腹部检查叙述如下.

    作者:韩平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如何通过实验室检查明确胸痛的诊断

    为明确胸痛的诊断,除了询问必要的病史,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后,尚不能确诊时,可选择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心肌酶学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如:①肌酸磷酸激酶(CPK正常值:无机磷法0~2000u/L;比色法:男5.5~75u/L,女性:14.5~40u/L),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

    作者:单书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胸痛的发病机理与病因分类

    1 胸痛发病机理胸瘾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由胸壁、心血管、呼吸系统及腹腔病变刺激了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支配心脏和主动脉的交感神经、及支配气管、支气管、食道的迷走神经等感觉纤维,引起胸痛.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胸痛如起源于胸壁浅表或局部轻微损害,多易诊断和处理,如起源于内脏(心绞痛、心肌梗塞、肺梗塞、动脉夹层),病变往往比较隐蔽,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

    作者:赵静;杨德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粘膜麻醉联合手法旋转胎头处理胎头位置异常100例分析

    1临床资料1998年10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200例病人符合以下条件:①胎儿情况良好,无明显头盆不称;②宫颈扩张5cm,伴或不伴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③阴道检查发现宫颈水肿或弹性差,胎方位为枕横位(ROT)或枕后位(ROP).随即分为观察组(A)100例,对照组(B)100例.所有病人未破膜者均行人工破膜,宫缩乏力者应用催产素调整至宫缩良好.A、B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及身高等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作者:江世敏;黄风;邴红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胸痛的鉴别诊断

    常见胸痛的鉴别要点病名 胸痛特点 其他特点 辅助检查

    作者:李秀芬;姜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塞100例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首次发病者72例,复发28例,甲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5~76岁,乙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0~78岁.

    作者:王蒙琴;闫玉芝;汪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4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7.5岁.病人均有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伴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3例,腹泻1例)和发热(在38C左右).其中1例有腹部包块.就诊时间12小时以内者3例,48~72小时内1例.

    作者:侯晓亮;何会军;李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山莨菪碱及消心痛治疗咯血36例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原发病:支气管扩张17例,肺结核1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6例;肺癌2例.咯血量:少量(<10ml/天)9例,中量(100~300ml/天)22例;大量(>300ml/天)5例.36例患者经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作者:桂玉宽;祁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骨折诊疗失误辨析

    骨折诊疗失误不仅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给患者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严重者还将危及生命.引起诊疗失误的原因很多,有患者方面的因素,更主要的责任还在于医生.笔者不揣简陋,将临床目睹之常见骨折诊疗失误原因做一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根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86例尖锐湿疣临床诊治与分析

    1临床资料172例女性患者,随其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86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24.5岁.病例经门诊取活检送病理科,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无水乙醇脱水、石蜡包理,常规HE染色后经显微镜下诊断为尖锐湿疣.女性性病疣多发在大小阴唇、阴道壁及肛门周围.

    作者:宋玉勤;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发热、肺部罗音、低血压

    病历摘要 患者,男,53岁,已婚,农民,因发热胸痛3天,头昏黑矇1天于2000年6月17日入院,3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体温高达39℃,无畏寒,伴咳嗽,咳白色粘稠痰,不易咳出,无血性痰,伴胸背部疼痛,咳嗽及呼吸时加剧,气促不明显.1天前出现头昏乏力,站立时黑矇,在当地卫生院经安乃近片及输液(具体不详)治疗,发现血压10.91/5.98kPa,故转来我院诊治.精神可,胃纳减,睡眠不安,大小便无殊,无明显消瘦.既往体健,10年前行疝气修补术,无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病前每天参加体力劳动.

    作者:叶春富;姚纯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验方治疗痤疮28例

    面部痤疮为发生于青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轻则影响容颜,重则毁容,给青年人带来很多烦恼,笔者于1996年4月至1999年3月在本院门诊运用验方治疗痤疮28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马连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X线检查对明确胸痛诊断的意义

    经过问诊、查体尚不能确诊时,可借助于X线的特异表现明确胸痛的诊断.如肺炎球菌肺炎X线表现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X线征象较临床症状出现晚3~12小时,其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形态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影像.近年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典型的大叶性实变已不多见,多为局限性表现.

    作者:杨德信;白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隐性乳癌6例误诊分析

    隐性乳癌(OBC),以下简称OBC.临床上较少见,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年5月至今共收治OBC病人6例,全部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淋巴结核,1例误诊为淋巴结炎.本文主要分析OBC的误诊原因并探讨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

    作者:代学平;刘帮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双黄连与氟美松联合治疗单疱性深层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其高复发率、高致盲率,严重损害患者视力,为临床常见眼病.上皮性角膜病毒病变治疗相对较易,而深层基质病毒性病变疗效不佳.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确定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双黄连与氟美松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深层角膜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孝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硝唑的少见不良反应

    甲哨唑,又名灭滴灵、夫纳捷、米唑尼达,初用于治疗滴虫病和阿米巴病.因其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1978年被WHO列为抗感染基本用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常见不良反应巳为医护人员熟悉,但是它还存在着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作者:王惠芳;王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急性传染病.笔者用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周来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