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杨德信
1 临床资料本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2~45岁.其中臀部肌肉注射造成的硬结33例,病程2个月~4年不等;阑尾炎手术一期愈合拆线后硬结10例,上肢前臂外伤后瘢痕硬结4例,下肢外伤后硬结1例.上述病例硬结均无炎症反应,局部硬结轻度压痛.
作者:崔昌日;金德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1个月、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4小时,于2000年3月10日下午2时急来本院.查体血压15.96/10.64,双肺无罗音,心率9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A2>P2,无杂音.
作者:王胜龙;林海玲;柳忠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面部痤疮为发生于青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轻则影响容颜,重则毁容,给青年人带来很多烦恼,笔者于1996年4月至1999年3月在本院门诊运用验方治疗痤疮28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马连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90例均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小年龄为46天,男63例,女27例.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有少许粘液便,大便镜检无异常或有脂肪滴,少数可见的白细胞,大便培养未发现致病菌生长.20例(22.2%)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小儿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
作者:赵玉杰;王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胸痛对症处理指征与原则(1)胸痛伴有明确的胸壁体征(带状疱疹、第1~2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隆起、骨擦音)者,给予镇静止痛,骨折者给予固定.
作者:韩平然;安雅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骨折诊疗失误不仅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会给患者身心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严重者还将危及生命.引起诊疗失误的原因很多,有患者方面的因素,更主要的责任还在于医生.笔者不揣简陋,将临床目睹之常见骨折诊疗失误原因做一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杨根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隐性乳癌(OBC),以下简称OBC.临床上较少见,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年5月至今共收治OBC病人6例,全部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淋巴结核,1例误诊为淋巴结炎.本文主要分析OBC的误诊原因并探讨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
作者:代学平;刘帮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9岁,40天前跌伤致右尺桡骨中上1/3骨折,在当地个体诊所行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外固定,第二天出现右前臂剧痛,右手肿胀,皮肤呈暗紫色,有较多水泡,第五天右前臂及右手肌肉出现坏死,后松解小夹板,行抗感染、换药等治疗,第十天右手第4、5指坏死脱落,经治疗40天后转我院.
作者:全水源;覃伟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笔者运用流传于邹平一带的民间验方,单味蛤蟆草治疗瘙痒性皮肤病16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非渗出性急性湿疹69例,慢性湿疹21例,丘疹性荨麻疹59例,异位性皮炎19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学;魏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痛的正确诊断思路,必须建立在详细询问病史,系统而又重点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基础之上.实践中对繁杂的胸痛应抓住两大线索考虑:
作者:杨德信;单书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明确胸痛的诊断,除了询问必要的病史,体格检查和X线检查后,尚不能确诊时,可选择特异性较高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心肌酶学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如:①肌酸磷酸激酶(CPK正常值:无机磷法0~2000u/L;比色法:男5.5~75u/L,女性:14.5~40u/L),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
作者:单书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22岁,患者怀孕4个月.1999年8月20日入院.因近段时间农忙,自感体弱,要求当地医生给予静脉应用5%葡萄糖盐水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在患者先用5%葡萄糖盐水静脉应用后,一般情况尚好.当输第二瓶低分子右旋糖酐约20ml时,突然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四肢厥冷、血压0,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当时确诊为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给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5mg、氨茶碱0.25g,肾上腺素1mg后,急转我院.来我院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临床死亡.患者家属否认患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等.
作者:曹小华;汪爱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初步确定为非心肌缺血性胸痛后,应有选择地做X线、心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对其他可能威胁生命的胸痛急症进一步明确诊断.X线检查对自发性气胸、肺气肿及胃穿孔产生的膈下游离气体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肺动脉栓塞及心包积液有重要诊断价值,但不能据此确诊,很多情况下仍可能漏诊.
作者:杨德信;徐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22例,女14例.年龄18~72岁.原发病:支气管扩张17例,肺结核11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6例;肺癌2例.咯血量:少量(<10ml/天)9例,中量(100~300ml/天)22例;大量(>300ml/天)5例.36例患者经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作者:桂玉宽;祁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根据民间流传的山萝卜(商陆)治疗精神病有效的基础上,对精神病院确诊的26例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在25~40岁20例,41~55岁6例;病程1年以内者6例,1~4年者10例,5~9年者2例,10年以上者8例.
作者:崔泽宽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痛的诊断程序中,第一步要除外症状体征明显、易于诊断的胸壁疾病.因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其共同临床特征是:①胸痛常固定于病变所在的部位而且此处有明显压痛;②胸廓活动时胸痛加剧.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具体病变和常见疾病见下图.
作者:姜玉;李秀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医学考试是各类行业教育或资格认定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之一.就考试的本质而畜,它是一种对群体或个体教育质量或人才质量测定与认定的手段.
作者:辛艳;白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甲哨唑,又名灭滴灵、夫纳捷、米唑尼达,初用于治疗滴虫病和阿米巴病.因其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1978年被WHO列为抗感染基本用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常见不良反应巳为医护人员熟悉,但是它还存在着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作者:王惠芳;王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本组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8~67岁,平均年龄57.5岁.病人均有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伴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3例,腹泻1例)和发热(在38C左右).其中1例有腹部包块.就诊时间12小时以内者3例,48~72小时内1例.
作者:侯晓亮;何会军;李春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本组根据本症特征性的皮肤紫癜,同时合并消化道、关节或肾脏等症状,并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确诊为过敏性紫癜者144例,年龄在3.83~14岁问,平均年龄7.8岁,男性84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4:1.在发病前1~3周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或食物过敏史者79例.占55%,144例过敏性紫癜中各种类型发生的机率见表1.
作者:吴燕琴;范晓晨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