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琴;范晓晨
甲哨唑,又名灭滴灵、夫纳捷、米唑尼达,初用于治疗滴虫病和阿米巴病.因其具有广谱抗厌氧菌作用,1978年被WHO列为抗感染基本用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常见不良反应巳为医护人员熟悉,但是它还存在着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作者:王惠芳;王瑞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首次发病者72例,复发28例,甲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5~76岁,乙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40~78岁.
作者:王蒙琴;闫玉芝;汪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对连续143名门诊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病人进行研究.所有病人年龄、性别及拔牙原因均有记录.采用下齿槽神经和颊神经阻滞麻醉.
作者:胡晓文;刘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90例均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小年龄为46天,男63例,女27例.大便呈蛋花汤样或有少许粘液便,大便镜检无异常或有脂肪滴,少数可见的白细胞,大便培养未发现致病菌生长.20例(22.2%)伴有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小儿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
作者:赵玉杰;王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胸痛对症处理指征与原则(1)胸痛伴有明确的胸壁体征(带状疱疹、第1~2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隆起、骨擦音)者,给予镇静止痛,骨折者给予固定.
作者:韩平然;安雅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9岁,40天前跌伤致右尺桡骨中上1/3骨折,在当地个体诊所行手法复位,后用小夹板外固定,第二天出现右前臂剧痛,右手肿胀,皮肤呈暗紫色,有较多水泡,第五天右前臂及右手肌肉出现坏死,后松解小夹板,行抗感染、换药等治疗,第十天右手第4、5指坏死脱落,经治疗40天后转我院.
作者:全水源;覃伟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肝肾精血亏虚,筋脉失养,致使椎间盘弹性退化,修复减弱,纤维环破裂而突出.那么治疗当以补养肝肾,运血舒筋为主.方药为:熟地、阿胶、鹿角、自芍、甘草、鸡血藤、木瓜、杜仲、壁虎、川芎.根据不同部位,不同症状,当以辨症施治.
作者:李和平;李冲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1个月、持续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4小时,于2000年3月10日下午2时急来本院.查体血压15.96/10.64,双肺无罗音,心率92次/分,律齐,心音低钝,A2>P2,无杂音.
作者:王胜龙;林海玲;柳忠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痛的体格检查既要系统检查又有重点突出,重点检查胸廓、心脏、肺及胸膜,以及腹部检查.本篇仅就胸、腹部检查叙述如下.
作者:韩平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1998年10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200例病人符合以下条件:①胎儿情况良好,无明显头盆不称;②宫颈扩张5cm,伴或不伴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③阴道检查发现宫颈水肿或弹性差,胎方位为枕横位(ROT)或枕后位(ROP).随即分为观察组(A)100例,对照组(B)100例.所有病人未破膜者均行人工破膜,宫缩乏力者应用催产素调整至宫缩良好.A、B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及身高等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作者:江世敏;黄风;邴红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例1:女,22岁,患者怀孕4个月.1999年8月20日入院.因近段时间农忙,自感体弱,要求当地医生给予静脉应用5%葡萄糖盐水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在患者先用5%葡萄糖盐水静脉应用后,一般情况尚好.当输第二瓶低分子右旋糖酐约20ml时,突然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四肢厥冷、血压0,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当时确诊为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给予静脉应用地塞米松5mg、氨茶碱0.25g,肾上腺素1mg后,急转我院.来我院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临床死亡.患者家属否认患有心脏病及高血压病等.
作者:曹小华;汪爱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隐性乳癌(OBC),以下简称OBC.临床上较少见,极易误诊,我院自1993年5月至今共收治OBC病人6例,全部误诊.其中3例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淋巴结核,1例误诊为淋巴结炎.本文主要分析OBC的误诊原因并探讨本病的正确诊断方法.
作者:代学平;刘帮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1995年1月~1999年11月间来我院待产的单胎头位,无宫缩的孕妇91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米索组42人,催产素组49人.年龄21~28岁,孕周382/7W~424/7W,全部为初产妇.无产科及内科合并症及药物引产禁忌症.宫颈成熟度评分采用Bishop评分方法,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米索为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剂量200μg/片
作者:唐小平;郝宇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其高复发率、高致盲率,严重损害患者视力,为临床常见眼病.上皮性角膜病毒病变治疗相对较易,而深层基质病毒性病变疗效不佳.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确定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双黄连与氟美松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深层角膜炎3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孝庆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 胸痛发病机理胸瘾是临床常见症状,主要由胸壁、心血管、呼吸系统及腹腔病变刺激了肋间神经、膈神经、脊神经后根,支配心脏和主动脉的交感神经、及支配气管、支气管、食道的迷走神经等感觉纤维,引起胸痛.胸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胸痛如起源于胸壁浅表或局部轻微损害,多易诊断和处理,如起源于内脏(心绞痛、心肌梗塞、肺梗塞、动脉夹层),病变往往比较隐蔽,如不及时诊断、处理,可危及生命.
作者:赵静;杨德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痛的诊断程序中,第一步要除外症状体征明显、易于诊断的胸壁疾病.因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其共同临床特征是:①胸痛常固定于病变所在的部位而且此处有明显压痛;②胸廓活动时胸痛加剧.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具体病变和常见疾病见下图.
作者:姜玉;李秀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在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已大量开展.以治疗无生殖道脱垂而又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难点的操作,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郭风英;杨风桢;郭亮;王东晖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胞宫癓瘕患者,33岁,1998年5月来诊,患者近1年来月经量多、挟块,经期7~10天不等,伴头晕腰痛,面色萎黄、晦暗,消瘦,精神欠佳,两天前突感左下腹处疼痛增剧,B超显示:子宫后位,宫体7.0×6.1×5.5cm,后壁可见5.2×5.0cm低回声区,伴密度不等光团,余未见异常,诊为子宫肌瘤,建议手术,患者想用中药治疗后再考虑手术否,乃来就诊.
作者:吴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病历摘要 患者,男,53岁,已婚,农民,因发热胸痛3天,头昏黑矇1天于2000年6月17日入院,3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体温高达39℃,无畏寒,伴咳嗽,咳白色粘稠痰,不易咳出,无血性痰,伴胸背部疼痛,咳嗽及呼吸时加剧,气促不明显.1天前出现头昏乏力,站立时黑矇,在当地卫生院经安乃近片及输液(具体不详)治疗,发现血压10.91/5.98kPa,故转来我院诊治.精神可,胃纳减,睡眠不安,大小便无殊,无明显消瘦.既往体健,10年前行疝气修补术,无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病前每天参加体力劳动.
作者:叶春富;姚纯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医学考试是各类行业教育或资格认定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之一.就考试的本质而畜,它是一种对群体或个体教育质量或人才质量测定与认定的手段.
作者:辛艳;白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