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洪凯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并针刺治疗围术期神经损伤后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外周神经损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西药(血塞通4片/次,3次/日;B12 1mg,1次/日肌注)口服组(A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并针刺组(B组),每组16例,诊断明确后分别给予A组和B组的治疗,记录用药前后肌力,感觉(肤感)的恢复程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黄芪桂枝五味汤合并针刺组,在用药前后组在肌力、感觉及运动的恢复上明显好于A组.结论:黄芪桂枝五味汤加减合并针刺可有效治疗围术期外周神经损伤,且远期疗效稳定,持久.
作者:朱旭刚;高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老龄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的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例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效果和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所造成的高葡萄糖血症可危及体内诸多系统,特别对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大.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社区医院定期对糖尿病患者防治是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内容.健康教育是一种以防病保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佳的优质服务,极大地发挥社区医疗的服务平台作用,又体现政府对居民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同时使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建立了紧密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通过对辖区49000人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再将慢性病分类管理,其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管理.
作者:芦翠玲;关秀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输卵管是精卵结合的惟一场所,其功能正常是自然受孕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逐年增加,约占不孕症的30%[1].西医主要采取输卵管通液术为主,配合宫腹腔镜诊治术及辅助生殖技术,但费用昂贵,且成功率不高,一般家庭难以接受.而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故在临床上较多采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医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的一些治疗情况.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使用无创通气的护理.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分为出院后家庭无创通气组(观察组)20例和长期家庭氧疗组(对照组)20例.1个月后观察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结合积极有效护理,将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体会,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治老年骨折患者110例,在治疗基础上针对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全部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为100%.结论:根据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对改善老年骨折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布买热依木·麦提托合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不同疗效.方法:将131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术前介入化疗(70例)或全身静脉化疗(61例).介入化疗组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40mg、表柔比星40mg、氟尿嘧啶1000mg;间隔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全身静脉化疗组选用方案为PF方案,具体药物:氟尿嘧啶1000mg/m2化疗第1~4天,顺铂70mg/m2化疗第1天,治疗后间歇3~4周行宫颈癌根治术.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均明显有效,术前介入化疗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临床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及80.4%,差异有显著性(x2=4.545,P<0.05).术前介入化疗组比全身静脉化疗组肿瘤退缩明显(x2=5.166,P<0.05),术前介入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x2=6.431,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介入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均有较好疗效;但介入化疗效果优于于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静脉化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焦蓉;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在各级医院都实施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医院竞争力,医院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中产生的数据维护的申请,怎样有效的加以管理,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实施中的不足.我院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年门诊量13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22 597人次,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也已经达到十几年之久,HIS系统的应用除了带来的优势毋庸置疑,也造成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作者:姜瑞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术后不适是由于麻醉或手术创伤导致的一过性或暂时性不适,经过对症处理或随时间推移可自行恢复正常.包括手术切口疼痛,吸入、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等.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被动患者得不到高效的护理,恢复时间长,患者满意度差,纠纷多.而在优质护理服务下患者术后不适得到明显改善.在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优质护理贯穿于整个就医过程.入院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吕成艳;李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6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经一次治疗治愈56例,好转8例,该8例于第一次治疗后8周再次微波治疗治愈.1例患者无效,再次治疗后仍无效,胃镜检查提示瘢痕狭窄,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14年.随访病例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古莉;陈树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提,而麻醉的自始至终都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增加,麻醉药品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及敏捷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医生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现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成药制剂奇白消软膏对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解除很多家长的烦恼,帮助婴儿们尽快摆脱皮肤的问题.方法:收治湿疹患儿23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治疗组患儿进行皮肤清洁,口服扑尔敏1~2mg,葡萄糖酸钙口服液5~10ml,3次/日的同时用奇白消软膏涂擦婴儿的患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皮肤清洁的同时口服扑尔敏1~2mg,葡萄糖酸钙口服液5~10ml,3次/日,连服3~10天,平均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在抓痒、皮疹消退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银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腔内径、血栓的位置、大小、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管腔内低、无或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充盈缺损或无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作用.
作者:敖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开展术前宣教、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2008年5月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开展了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逯启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颅脑创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6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颅脑创伤的病情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相关性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临床意义.结果:本组68例患者,颞、额部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经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颅脑挫伤越严重,越广泛,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且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是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加强早期干预、综合治疗,能明显减低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对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治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体重,并将比较胃肠内营养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体重变化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循证医师护理干预应用到胃肠内营养患者中,效果比较好.
作者:布合力其木·阿吾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9例,经抗感染治疗,7~14天后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探及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复查肿大的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t检验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患者626例,有28例出现跌倒、私自外出、自行拔氧气管现象.总结出了存在这些问题是由于护理宣教不到位、护理意识淡薄、设施不符合人性化引起的.根据出现的这些问题,应提前做好预防性的措施,严格执行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宣教,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改善病房设施,就能确保患者安全,减少问题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黄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甘葛藤的根中提取而制成的注射液.其英文名为Puerarin,商品名为普乐林,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异黄酮.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透疹,止泻.主治温病发热头痛,项背牵强,口渴泻痢,麻疹初起等.葛根素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早期突发性耳聋、偏头痛等.它在体内分布广,吸收快,并且不易蓄积.
作者:蒋艳婷;尤素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11年3月在我院护理部的要求和指导下,我科在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92%上升到97%以上.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方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