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之间的配合

陆春芳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麻醉医生
摘要: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提,而麻醉的自始至终都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增加,麻醉药品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及敏捷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医生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现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介入治疗TACE患者的护理.方法:对38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处理.结果:结果表明观察处理及时,患者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实行以防为主的护理,可降低和缓解不良反应,是配合TACE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卢永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科护患纠纷发生与防范措施探讨

    护患关系是护士在给患者诊疗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关系.儿科与诸多科室不同,儿科护士所服务的对象较为特殊,在诊疗过程中难以合作,加之家长焦虑、急躁的心情,成为儿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因此,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临床科室.现就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进行剖析,便于防范.

    作者:刘文选;姚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穿刺成功率.方法:对482例次住院剖宫产及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482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99.99%.结论: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用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手术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卫璐莹;贾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用醒脑静及纳洛酮联合治疗,10天后两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丁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痛4例诊治分析

    急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往往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常常延误病情,但由于腹痛为非特异性症状,常常有误诊情况发生.收治腹痛患者中比较特殊的4例与大家共同讨论.

    作者:王勇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片、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及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组)进行治疗,并进行2个月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对照组24例均完成了治疗2个月的随访评估、治疗组在症状疗效、ECG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ECG∑ST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长期口服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良药.

    作者:王中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内镜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镜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包括饮食管理、情志调护与穴位护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7%),P<0.05.观察组护理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知识.

    作者:徐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界限清楚的双向分化的肿瘤,基本与纤维腺瘤类似.其组织学特征:双层上皮细胞成分排列呈裂隙状,周围为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形成典型的叶状结构.叶状肿瘤(PTs)通常为良性,但复发常见,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血性转移.因此要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得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让患者得到早期治疗的机会.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颅脑创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6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颅脑创伤的病情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相关性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临床意义.结果:本组68例患者,颞、额部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经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颅脑挫伤越严重,越广泛,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且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是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加强早期干预、综合治疗,能明显减低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配合β-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治疗脑出血中后期出血灶和周围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出血中后期出血灶和周围水肿,运用灯盏花素配合β-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9%和64.7%%(P<0.01).治疗21天治疗组出血灶吸收85%~90%,大部分周围水肿明显缩小;对照组出血灶吸收46%~57%,大部分周围水肿明显.治疗后30天治疗组出血灶完全吸收,软化灶不明显;对照组出血灶也完全吸收,软化灶明显.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配合β-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治疗,能够明显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血管源性水肿,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显著.

    作者:赵宝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不同疗效.方法:将131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术前介入化疗(70例)或全身静脉化疗(61例).介入化疗组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40mg、表柔比星40mg、氟尿嘧啶1000mg;间隔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全身静脉化疗组选用方案为PF方案,具体药物:氟尿嘧啶1000mg/m2化疗第1~4天,顺铂70mg/m2化疗第1天,治疗后间歇3~4周行宫颈癌根治术.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均明显有效,术前介入化疗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临床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及80.4%,差异有显著性(x2=4.545,P<0.05).术前介入化疗组比全身静脉化疗组肿瘤退缩明显(x2=5.166,P<0.05),术前介入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x2=6.431,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介入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均有较好疗效;但介入化疗效果优于于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静脉化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焦蓉;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例发生DVT,经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处理后,肢体消肿时间5~7天,52例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注意观察、早期活动、穿有压力阶层的弹力袜、使用气压泵、预防性抗凝治疗等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美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维护的管理办法

    现在各级医院都实施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医院竞争力,医院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中产生的数据维护的申请,怎样有效的加以管理,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实施中的不足.我院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年门诊量13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22 597人次,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也已经达到十几年之久,HIS系统的应用除了带来的优势毋庸置疑,也造成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作者:姜瑞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ml注射器联合术前镇静行75例小儿腰椎穿刺术

    目的:探讨一次性5ml注射器联合术前镇静代替传统腰穿针行腰椎穿刺术的效果.方法: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行腰椎穿刺术患儿75例,术前镇静后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行腰椎穿刺术.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结论:5ml注射器针头联合术前镇静行腰椎穿刺术,方法安全、易行、成功率高.

    作者:冯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4626张,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抽查的4626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642张(13.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2例(3.4%).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起点高、超权限用药、超剂量用药及抗菌药物联用不尽合理等现象;提高处方质量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张玮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26例周期性麻痹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血清钾3.0~3.5mmol/L 12例,2.5~2.9mmol/L 7例,2.0~2.4mmol/L 3例,低于1.9mmol/L 4例.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应引起临床重视,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补钾的同时尽早抗甲亢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庆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65例

    目的:探讨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6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经一次治疗治愈56例,好转8例,该8例于第一次治疗后8周再次微波治疗治愈.1例患者无效,再次治疗后仍无效,胃镜检查提示瘢痕狭窄,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14年.随访病例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古莉;陈树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巧辩中药材真伪的简易方法

    通过近几年临床工作经验,在一些药材市场、药店等地发现了一些药材存在掺杂、掺假、染色等现象,一些中药材市场药材品质良莠不齐,在没有专业鉴别手段的情况下,为了杜绝假冒、质次的药材流入医疗活动,把自己的一些鉴别经验与大家探讨,以提高我们的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内单发炎性结节的CT分析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炎性结节的CT影像特点.方法:将25例肺内单发炎性结节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回访或经手术、病理验证的)的CT与X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上所有结节均无钙化、卫星灶、血管集束征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肺内单发炎性结节的主要CT表现归纳如下:①结节大多位于肺野背侧近胸膜处;②结节中央密度高,外围密度低,部分病例可见充血征、模糊征.③结节边缘模糊,呈不规则锯齿状,两侧缘平直,呈方形或三角形;部分病例为类圆形,及以胸膜为底的丘状影;④结节邻近胸反应显著,可见广泛增厚、粘连;⑤结节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无僵直改变.结论:肺内单发炎性结节CT特征较明显,综合分析结合细节,辨证考虑,注意鉴别诊断,绝大多数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檀丽媛;周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Au400全自动生化仪故障分析及排除

    Au400全自动生化仪采用OLYMPUS全球领先的的集束式光路及全息光栅技术,使波长范围更宽,稳定性更高.独创的恒温液循环加温方式,集干式空气浴和水浴的优点,恒温液为热容量高、蓄热能量强、无腐蚀的液体,使恒温均匀稳定.加上比色杯为可永久使用的硬质石英玻璃,免定期更换与保养.结合多年的实际操作经验,本文主要针对该仪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故障,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故障排除方法.通过熟练掌握仪器原理和功能,掌握简易故障处理,以期更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现将可能存在的问题列举如下.

    作者:陈良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