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辉
婴儿脓疱疮好发在室温过高,包裹过紧,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好发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也可以为混合感染.2006年6月~2012年6月使用葫芦茶洗浴联合外涂2%莫匹罗星治疗婴儿脓疱疮患儿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近5年报告地方患者法定传染病病例疫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传染病以及性病监测点监测性病29种16628例,报告传染病前5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手足口病,水痘,上述5种传染病13627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95%.结论: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首位,其中以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呼吸道传播的肺结核,加大对上述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作者:潘月开;谭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bisoprolol)在冠心病(CHD)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对治疗前后进行12导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做比较.结果:显效40例(58.8%),有效24例(35.3%),总有效率94.1%,无效4例(5.9%).结论:比索洛尔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作者:郝翠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1例,女7例,汉族6例,维族1例,蒙古族1例,年龄21~77岁,平均45.8岁.8例甲状腺癌患者6例甲状腺肿大,8例10个癌灶均呈低密度灶,范围1.1cm×0.8cm~4.4cm×3.3cm,4例患者5个癌灶边界清晰,甲状腺包膜完整,另4例患者5个癌灶边界不清,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其中1例患者癌灶与胸锁乳突肌分界不清,2例患者甲状腺占位灶与颈静脉分界不清,4例患者5个癌灶密度均匀,另4例患者5个癌灶密度不均匀,4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患者双重颈部肿大淋巴结内见钙化,8例患者中6例行甲状腺CT平扫检查,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10个癌灶术后病理证实8个癌灶为乳头状癌,其中2个为乳头状微小癌,1个为低分化癌,1个为滤泡性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甲状腺癌的64排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重度妊高症患者早产儿胃肠功能的有关指标与非妊高症原因早产儿胃肠功能指标之间的差异,为妊高症患者早产儿合理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胎龄30~36周早产儿78例,根据其因妊娠期是否有妊高症分为两组,重度妊高症的组和非妊高症组(对照组)统计开始经口喂奶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重度妊高症组早产儿在开始经口喂奶时间、生理性体重下降持续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妊高症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影响明显.
作者:史跃杰;连超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15例,应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结果:115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石决明散加减法进行治疗,有效10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43%.结论: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复发率低.
作者:申德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北落后地区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方法:用腹腔镜进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冲洗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5分钟,术后2~3天进流质饮食,5~7天出院,7~15天可进行一般的体力劳动,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济落后地区上消化道穿孔的特点是病情重、就医晚.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对腹内脏器干扰小、术后患者康复快、痛苦小、肠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天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各种囊实性肿物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患者137例,男96例,女41例,肝肾及卵巢囊肿、脓肿及腔内积液87例,肝肾、胸壁及腹部占位5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有效完成介入治疗及活检.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各种囊实性肿物简便迅速、安全有效、损伤小.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并症的发生.方法:对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从心理护理、症状护理、药物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讲解胰腺炎的相关知识.结果:8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3例出现并发症转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整体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可提高胰腺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董小红;秦吉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并针刺治疗围术期神经损伤后疗效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外周神经损伤患者32例,随机分为西药(血塞通4片/次,3次/日;B12 1mg,1次/日肌注)口服组(A组)和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并针刺组(B组),每组16例,诊断明确后分别给予A组和B组的治疗,记录用药前后肌力,感觉(肤感)的恢复程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黄芪桂枝五味汤合并针刺组,在用药前后组在肌力、感觉及运动的恢复上明显好于A组.结论:黄芪桂枝五味汤加减合并针刺可有效治疗围术期外周神经损伤,且远期疗效稳定,持久.
作者:朱旭刚;高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斑块的关系.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血尿酸增高患者60例,作为病例组,收集同期单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颈部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颈部动脉斑块厚度及狭窄情况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血尿酸水平的增高与颈部动脉斑块的形成及狭窄有关.
作者:周红平;韩淑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真实心理感受,为进一步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曾经接受胰岛素治疗1年以上,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糖尿病患者11例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主要与经济、年龄、文化程度、观念、风险教育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在指导胰岛素注射时,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学历、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教育干预,提高患者对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注射造成的损害.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肾脏是大多数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绝大多数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对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清除过程影响很大,特别是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可使药物动力学相应发生变化.①吸收过程:肾功能减退时,由于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实质破坏,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均降低.肾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应静脉给药;②分布过程的变化:肾功能损害可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分布容积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③药物代谢的变化:肾功能减退时经肾脏代谢的药物生物转化可发生障碍,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有可能会加重或增强损害肾脏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药物排泄过程的变化:肾功不全时,肾清除率的降低导致药物清除半衰期的延长,从而使药物在体内蓄聚,血药浓度升高,其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也增高.因此抗菌药物应用于肾功不全的患者时,其剂量的调整需根据以下因素: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②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③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特点;④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后或腹膜透析可清除的程度.
作者:金尚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围产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围产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解和掌握我区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从而明确围产儿保健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2003~2011年229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炎性结节的CT影像特点.方法:将25例肺内单发炎性结节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回访或经手术、病理验证的)的CT与X线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上所有结节均无钙化、卫星灶、血管集束征及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肺内单发炎性结节的主要CT表现归纳如下:①结节大多位于肺野背侧近胸膜处;②结节中央密度高,外围密度低,部分病例可见充血征、模糊征.③结节边缘模糊,呈不规则锯齿状,两侧缘平直,呈方形或三角形;部分病例为类圆形,及以胸膜为底的丘状影;④结节邻近胸反应显著,可见广泛增厚、粘连;⑤结节周围血管纹理增多、增粗,无僵直改变.结论:肺内单发炎性结节CT特征较明显,综合分析结合细节,辨证考虑,注意鉴别诊断,绝大多数能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檀丽媛;周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正确的吸氧可以提高肺泡内氧浓度和氧分压,解除患者的缺氧症状.方法:主要采取鼻导管法、面罩法、呼吸机正压吸氧.结果:正确的吸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反之,如吸氧不当,也会危急患者的生命.结论:长期低流量吸氧是目前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定时纠正缺氧,挽救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曾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称为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接诊病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以及全身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加以分析,总结治疗与护理的经验.
作者:孙明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孕足月、阴道分娩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催产素针20u静滴及卡孕栓1mg舌下含服;对照组50例仅在胎儿娩出后单用催产素针20u静滴;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不良反应小,用药是安全的.结论: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是一种易掌握、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的方法;预防产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卡孕栓联合催产素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催产素.
作者:赵君丽;赵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胱抑素C的测定对于早期肝癌的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方法:早期肝癌患者的血清样本中其胱抑素C的表达高,其次是肝硬化组.三组的胱抑素C浓度对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肝硬化组以及早期肝癌组的血清肌酐也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而肝硬化组和早期肝癌组两组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肝硬化组的胱抑素C的异常率52.0%(13/25);早期肝癌组的异常率84.0%(21/25).结论:胱抑素C在早期肝癌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胱抑素C升高时可能提示有出现肝癌的可能,应该予以重视.
作者:秦加巍;程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冷凝集素引起的交叉配血困难是较多见的,一般报道都为IgM型,很少有IgG型.近发现1例高效价IgG型患者,对其分别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法进行交叉,其结果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周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