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

孙明云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护理
摘要: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称为上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出血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黑便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是急诊科常见的接诊病症,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常见胃肠道疾病、胆道疾病以及全身系统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熟练掌握抢救程序和抢救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估计出血量,及时有效地实施抢救和护理是成功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加以分析,总结治疗与护理的经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留观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我院急诊观察室负责全院各专科门急诊患者的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工作,日平均输液人次达700余人次.由于急诊观察室患者多,病种多,病情复杂,用药广,从而病情突变的发生率也较多.现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处理病情突变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轶;卢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针对以多西他赛为主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根据其不同临床表现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52例患者完成治疗.多西他赛主要毒性是导致骨髓抑制和外周神经的病变,多名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肌肉关节痛及胃肠道反应等,部分病例出现过敏反应.针对这些临床表现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减轻或消除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时根据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进行提前预防,重点观察及护理,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洁;张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2009年按老年糖尿病常规进行护理;2010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010年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糖尿病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孟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生之间的配合

    麻醉是手术顺利实施的必要提,而麻醉的自始至终都需要手术室护士的密切配合.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日趋增加,麻醉药品不断更新.如何配合好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技术及敏捷的应急能力,随时注意术中情况,和麻醉医生一起积极地预防意外和正确处理意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1].现将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春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对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采用萆薢渗湿汤(萆薢、薏苡仁、生黄芪、益母草、独活、土茯苓、三棱、莪术、牛膝)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萆薢渗湿汤能利湿消肿,通利关节,对于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满意.

    作者:贾彦鹏;陈宇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对5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腔内径、血栓的位置、大小、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二维超声表现为管腔内低、无或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充盈缺损或无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作用.

    作者:敖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制中药漱口液对牙菌斑抑制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苦楝漱口液作为机械除菌的辅助措施,对牙菌斑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选取18名志愿者,依据随机双盲、自身对照的原则,每位受试者分别随机先后含漱自制中药漱口液(中药组)、口泰漱口液(口泰组)、蒸馏水(对照组).测试前彻底全口洁治,每种漱口液测试周期3天,期间停止一切口腔清洁措施.3天后,采用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标准来记录菌斑指数值.中间间隔1周,再使用另一种漱口液,直至3种漱口液测试完.后比较3组菌斑指数.结果:中药组和口泰组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苦楝组的菌斑指数略于口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漱口液,对牙菌斑有抑制作用,有较好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宋玮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分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片、麝香保心丸(治疗组)及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组)进行治疗,并进行2个月的治疗和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的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变化、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对照组24例均完成了治疗2个月的随访评估、治疗组在症状疗效、ECG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别,但在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日耗量,ECG∑ST的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长期口服可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良药.

    作者:王中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颅脑创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6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颅脑创伤的病情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相关性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临床意义.结果:本组68例患者,颞、额部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经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颅脑挫伤越严重,越广泛,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且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是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加强早期干预、综合治疗,能明显减低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切口小、痛苦轻、腹腔内脏器所受干扰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乐意接受的特点[1].有适应证要求做LC的患者越来越多,2010年10月~2011年8月对86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认为做好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和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的精心护理是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蔺燕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十二指肠溃疡误诊腰背痛1例

    十二指肠溃疡(DU)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典型的DU根据症状、体征不难诊断,但是少部分DU临床表现不明显,体征不典型,临床容易误诊.在临床中曾遇到1例,记录如下,以供大家分享.

    作者:杨勇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

    1997年底引进1台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4年多的使用,发现了几种常见及不常见的故障,现将仪器保养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排除心得介绍给大家,与同行分享.

    作者: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3种小儿病毒性皮肤病260例

    水痘、风疹、手足口病是临床小儿常见病毒性皮肤传染病,属中医风温湿毒疫疠之邪所致,具有季节性、流行性特点.近年来有疫情加重趋势.多年来用银翘散加减治疗3种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9例,经抗感染治疗,7~14天后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探及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复查肿大的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t检验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头静脉对透析通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头静脉对建立永久透析通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已建立永久透析通道的患者再次透析前进行超声检测,观察头静脉内径、管腔及血流改变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中4例头静脉内径变细,血流稀疏;3例头静脉内出现局部血栓、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永久性透析通道进行直观的观察,为临床成功建立透析通道提供依据.

    作者:纪甜甜;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介入在临床介入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各种囊实性肿物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患者137例,男96例,女41例,肝肾及卵巢囊肿、脓肿及腔内积液87例,肝肾、胸壁及腹部占位5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有效完成介入治疗及活检.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及活检各种囊实性肿物简便迅速、安全有效、损伤小.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输液.5天后停用激素并复查肝功能,如有必要间隔5天后再次应用激素,凡有乙肝病毒复制,HBVDNA>104copies/ml,均加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结果: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短程间断应用激素用于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可快速减轻症状、改善肝功能、缩短病程,疗效明显.

    作者:徐江海;翁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中的并发症及预防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医师在产科临床实践工作中经常开展的一种应对产妇异常分娩的、较为安全的、较为有效的手术操作技术.但由于边疆农村妇幼保健的基础条件还不完善,很多产妇产前检查不规范,大多数孕妇都是进入临产时,才到县医院检查,给产科医生检查发现分娩异常的时间很短,给术前讨论术中可能发生的困难的预判时间有限.手术准备时间仓促,给手术中发生并发症是相关联的.为此,在近3年剖宫产术进行回顾统计分析,从中寻求发生手术并发症的原因,以便于预防并发症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阿依古丽·阿比提;李映麒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46例经75gOGTT确诊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组41例,单纯饮食控制加运动治疗组95例,未系统治疗组10例.对比3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并发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结论:GDM孕妇必须通过积极合理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才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成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11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15例,应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结果:115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石决明散加减法进行治疗,有效10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43%.结论: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复发率低.

    作者:申德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