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情况分析

王成竹

关键词:GDM, 积极治疗, 妊娠结局, OGTT, 发生率, 孕妇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46例经75gOGTT确诊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组41例,单纯饮食控制加运动治疗组95例,未系统治疗组10例.对比3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并发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结论:GDM孕妇必须通过积极合理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才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癌的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1例,女7例,汉族6例,维族1例,蒙古族1例,年龄21~77岁,平均45.8岁.8例甲状腺癌患者6例甲状腺肿大,8例10个癌灶均呈低密度灶,范围1.1cm×0.8cm~4.4cm×3.3cm,4例患者5个癌灶边界清晰,甲状腺包膜完整,另4例患者5个癌灶边界不清,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其中1例患者癌灶与胸锁乳突肌分界不清,2例患者甲状腺占位灶与颈静脉分界不清,4例患者5个癌灶密度均匀,另4例患者5个癌灶密度不均匀,4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患者双重颈部肿大淋巴结内见钙化,8例患者中6例行甲状腺CT平扫检查,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10个癌灶术后病理证实8个癌灶为乳头状癌,其中2个为乳头状微小癌,1个为低分化癌,1个为滤泡性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甲状腺癌的64排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皆为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很难达到根治目标,加之除患者个人因素外,受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心理问题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每个医护工作者双管齐下,在做好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其克服绝望和消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以达到佳治疗效果.本文仅就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罗险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穿刺成功率.方法:对482例次住院剖宫产及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482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99.99%.结论: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用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手术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卫璐莹;贾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将现代管理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实践中,建立一个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管理系统.有利于调动护理队伍积极性,实现医院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实用性.文章通过介绍开展护理绩效管理的思路方法,旨在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为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供参考,也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兰;邬燕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内镜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镜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包括饮食管理、情志调护与穴位护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7%),P<0.05.观察组护理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知识.

    作者:徐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消除护理安全隐患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医疗安全问题在医疗活动中日趋重要.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消除护理安全隐患,防止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护理管理者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作者:高维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经CT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补肾化瘀法为主,同时结合腰部膏药外贴,点穴疗法,直腿抬高压踝法等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结论:认为补肾化瘀法为主可使突出之腰椎间盘逐步回纳或缩小,从而消除或改善症状.

    作者:赖炳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骨科老年患者的护理研究

    由于老年人年老体弱,其组织器官老化,生理机能下降,相应的生理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多数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老年患者的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作为护理人员,提高老年人护理的责任就义不容辞.

    作者:尹国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PH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研究进展

    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首先报告了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PPH手术,国内自2000年也在各地相继开展,PPH手术具有符合肛门部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但是PPH的并发症的报道也有所增加.现就2000年以来PPH手术所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作一个回顾性总结.

    作者:吴军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践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新探讨

    目的:对康复病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建立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提高患者的整体素质,改进就医环境,树立服务品牌.结果: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护士素质、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康复病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小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探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I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ITVH患者52例(研究组),并与同期TAH患者56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早.结论:在一定适应证下,改良式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疼痛轻、肠功能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王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不同疗效.方法:将131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术前介入化疗(70例)或全身静脉化疗(61例).介入化疗组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40mg、表柔比星40mg、氟尿嘧啶1000mg;间隔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全身静脉化疗组选用方案为PF方案,具体药物:氟尿嘧啶1000mg/m2化疗第1~4天,顺铂70mg/m2化疗第1天,治疗后间歇3~4周行宫颈癌根治术.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均明显有效,术前介入化疗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临床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及80.4%,差异有显著性(x2=4.545,P<0.05).术前介入化疗组比全身静脉化疗组肿瘤退缩明显(x2=5.166,P<0.05),术前介入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x2=6.431,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介入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均有较好疗效;但介入化疗效果优于于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静脉化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焦蓉;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除给予退热、止咳、祛痰治疗均给相似治疗方案外,两组均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随患者病情分别在7~10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符合其病理机制,从合理用药上看,对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减少对敏感细菌的耐药均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卢春玲;禹彩霞;常双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血液净化中心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每天护士不仅要和患者的血液接触,还要和各种消毒制剂接触,护士如何在这样的职业环境中保护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减少护士的职业危害.

    作者:后雪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针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小时膀胱有尿但不能自行排出,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见于第二产程过长,胎先露对膀胱颈及骨盆底长时间的压迫,引起组织充血、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及膀胱括约肌痉挛等而致尿道堵塞,尿液聚集在膀胱中.主要临床表现有排尿困难、小腹胀急、坐卧不安.尿潴留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加,增加了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痛苦,且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母乳喂养.如果不及时处理,不但不利于患者伤口愈合,而且还容易引起尿路感染,造成膀胱的永久性损伤.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1个疗效明显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针刺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智敏;洁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硫酸镁、丹参治疗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丹参联合治疗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脐血流S/D比值升高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硫酸镁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6~8小时滴完,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胎儿脐血流变化,行电子胎监监测胎心变化,跟踪随访妊娠结局,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胎儿脐血S/D比值治疗组2.5±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6,治疗组胎监NST反应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8~10分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组出生体重3100±256高于对照组的2580±30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孕周38±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4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丹参联合治疗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有效,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夏爱华;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使用无创通气的护理.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分为出院后家庭无创通气组(观察组)20例和长期家庭氧疗组(对照组)20例.1个月后观察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结合积极有效护理,将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

    1997年底引进1台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4年多的使用,发现了几种常见及不常见的故障,现将仪器保养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排除心得介绍给大家,与同行分享.

    作者: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护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近年来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它是由一种新病毒感染引起发病的,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自2009年国家疾控中心专家在河南2份患者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新布尼亚病毒,2010年河南、湖北、山东等地相继报告不明原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我院于2010年共收治发热伴血小板较少综合征患者9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韩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内镜诊疗患者不断增多,每天行电子胃镜检查及治疗达数十例.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2008年起用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应用至今4万多人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惠;黄玉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