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敏;洁晓
血小板计数是实验室常用的血液学检验项目,因它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已被临床手术科室、内科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作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检测指标之一.但由于血小板易聚集、易破碎、形态大小差异较大等特性及血球计数仪的精密程度,高科技含量试剂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血小板计数的误差较大.为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就要求检验人员正确认识和了解多种影响因素,尽可能把误差和一切干扰因素降到小.在查阅一些资料基础上,再结合近几年来使用POCH-1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情况,将影响血小板计数的一些因素做以下几点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和秀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加之结核毒性症状导致机体营养代谢失衡和抵抗力、修复功能下降,影响疾病的治疗恢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老年患者的生活关怀与营养饮食的护理.
作者:王丽芳;窦瑞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对策,尤其是抓好医院消毒灭菌工作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重要、有效的措施.供应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任务是回收临床各科室可重复使用的诊疗物品、器械、器具,然后进行洗涤、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再发放到各科室,其消毒效果会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压力蒸汽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医学领域使用广泛、经济、灭菌效果可靠的一种灭菌方法,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压力蒸汽灭菌岗位人员的管理和严密的灭菌效果监测,保证压力蒸汽灭菌工作的质量,无差错事故发生,及时供应临床无菌物品,为患者诊疗.现就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白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频繁的侵入性操作、耐药细菌的传播、医疗环境的污染、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手术切口的感染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加患者的额外医疗支出,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手术室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现将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平;翟君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通过对择期手术患者开展术前宣教、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2008年5月对择期手术的患者开展了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逯启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优势与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胰岛素泵与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的使用较常规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和稳定,血糖达标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降低.结论:较传统的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的使用更为方便且效果更显著稳定,对患者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韩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胰岛素是广泛适用于糖尿病治疗药物,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即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时很多患者需要起始并持续胰岛素治疗,美国的1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7%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由此可以看到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中越来越普遍,胰岛素注射技术会影响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及胰岛素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游正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胎心监护在活跃期后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孕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心监护,NST(+),将活跃期后持续胎心监护的20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外用多普勒听诊的200例正常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脐带绕颈,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及分娩方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现胎儿窘迫率22%,脐带绕颈率26%,新生儿窒息率1.5%,新生儿死亡率0,产钳助产率2%,剖宫产率20%.对照组分别为16%、25%、3%、1%、0.5%、15%.统计学处理除脐带绕颈率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活跃期后持续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窘迫,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以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
作者:杨桥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早期妊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时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定量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集就诊的患者272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正常早期妊娠,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孕妇的血清β-HCG值,跟踪检测部分孕妇两天后血清β-HCG值的变化,通过β-HCG的含量变化分析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结果:异位妊娠组及先兆流产组β-HC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早期妊娠组,异位妊娠组及先兆流产组β-HCG含量明显高于难免流产组(P<0.01);异位妊娠组β-HCG含量与先兆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β-HCG定量检测在判断早期妊娠、异位妊娠,评价流产预后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治疗价值.
作者:陈鹏;廖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外耳湿疹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为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作.皮肤上可出现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1].2009年1月~2012年1月使用典必殊眼膏治疗外耳湿疹患者86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磊;马政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老龄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的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例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效果和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特殊的解剖特点,不能及时将痰液咳出,常导致病程延长,甚至可能发生二重感染、并发症等.采用体位引流佐治支气管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敏;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水痘、风疹、手足口病是临床小儿常见病毒性皮肤传染病,属中医风温湿毒疫疠之邪所致,具有季节性、流行性特点.近年来有疫情加重趋势.多年来用银翘散加减治疗3种病,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62例,2009年按老年糖尿病常规进行护理;2010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2010年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病科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糖尿病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冉孟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正常选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高达96.8%、头孢呋辛钠96%、头胞曲松95%、头孢噻肟72%.结论:必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物.
作者:方萍;张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MRI资料.结果:股骨外髁前侧面和髌骨内下关节面骨髓水肿的出现率均96%;39%可见髌骨内后缘骨软骨骨折.100%出现关节积液,包括关节积血5例,关节脂血症2例.结论:急性髌骨外侧脱位的MRI表现取决于其特定的损伤机制,股骨外髁前侧面和髌骨内下关节面同时出现的骨髓水肿、髌骨内后缘的骨软骨骨折、髌骨内侧支持带异常为常见而又具有特征的MRI征象.
作者:穆耀强;王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肾脏是大多数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绝大多数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对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清除过程影响很大,特别是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可使药物动力学相应发生变化.①吸收过程:肾功能减退时,由于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实质破坏,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均降低.肾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应静脉给药;②分布过程的变化:肾功能损害可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分布容积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③药物代谢的变化:肾功能减退时经肾脏代谢的药物生物转化可发生障碍,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有可能会加重或增强损害肾脏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药物排泄过程的变化:肾功不全时,肾清除率的降低导致药物清除半衰期的延长,从而使药物在体内蓄聚,血药浓度升高,其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也增高.因此抗菌药物应用于肾功不全的患者时,其剂量的调整需根据以下因素: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②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③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特点;④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后或腹膜透析可清除的程度.
作者:金尚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石蜡包埋切片在血液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6例骨髓活检标本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并对142例有明确诊断的进行了与骨髓细胞学的对比分析.结果:196例骨髓活检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52例、白血病(AL)22例、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CMPDs)2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9例、浆细胞骨髓瘤(PCM)12例,转移癌(MCBM)4例,其他61例.结论:骨髓活检对AA、CMPDs、MDS、AL、PCM及MCBM等可直接作出诊断,但对于AL的分型需要结合细胞学诊断,部分骨髓增生低下和活跃的病例必须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才能作出诊断.
作者:蓝松;马小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采用骨密度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护理干预治疗组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张芬燕;闫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结合几种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简要介绍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与方法.方法:从中药指纹图谱获取的色谱条件,供试品制备方法及评价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正在不断的完善,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结论: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推进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原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