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分析

方萍;张彩霞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正常选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高度耐药性,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已高达96.8%、头孢呋辛钠96%、头胞曲松95%、头孢噻肟72%.结论:必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的质性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真实心理感受,为进一步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曾经接受胰岛素治疗1年以上,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糖尿病患者11例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主要与经济、年龄、文化程度、观念、风险教育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在指导胰岛素注射时,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学历、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教育干预,提高患者对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注射造成的损害.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内镜诊疗患者不断增多,每天行电子胃镜检查及治疗达数十例.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2008年起用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应用至今4万多人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惠;黄玉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行低温等离子止血的护理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前下段即黎氏区较为常见,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出血.出血原因:黎氏区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部分患者出血后自止,但仍有少数患者会反复频繁出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进行及时的止血治疗.经鼻内镜行低温等离子止血对患者损伤小,术后痛苦小,不易复发.2011年5~6月收治鼻部黎氏区出血患者62例,经过应急处理与护理及经低温等离子止血后,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唐东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现状

    输卵管是精卵结合的惟一场所,其功能正常是自然受孕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逐年增加,约占不孕症的30%[1].西医主要采取输卵管通液术为主,配合宫腹腔镜诊治术及辅助生殖技术,但费用昂贵,且成功率不高,一般家庭难以接受.而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故在临床上较多采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医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的一些治疗情况.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将现代管理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实践中,建立一个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管理系统.有利于调动护理队伍积极性,实现医院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实用性.文章通过介绍开展护理绩效管理的思路方法,旨在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为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供参考,也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兰;邬燕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泸水县2007~2011年新生儿死亡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死亡监测资料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填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8.48‰,其中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基层培训及孕期保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及产儿科质量,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姬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社区老龄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的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老龄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的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例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效果和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它以创伤小、疼痛轻、瘢痕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方法.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实行LC患者3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牛亚丽;李亚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部刀刺伤160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腹部刀刺伤患者160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59例.其中手术140例,均为腹壁穿透伤,剖腹探查未见脏器损伤12例,非手术治疗19例,均为腹壁损伤,死亡1例.结论:休克、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露、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复合伤、复杂刀刺伤及时行X线、B超、CT检查有助于病情诊断.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作者:周学宁;董会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在治疗1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1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例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使血糖达标,但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比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治疗1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和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连素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细菌性痢疾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5例给予黄连素灌肠治疗,对照组65例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应用.治疗均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对照组总有效率87.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药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素灌肠疗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适用于细菌性痢疾.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其对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对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手术后拔除尿管第1天、第7天、第14天分别记录排尿情况,来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排尿情况于拔除尿管后第7天、第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作者:彭海霞;吕成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眩晕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自动性)或环境转动(他动性).眩晕症是常见临床综合征,占门诊常见症状之第三位.它涉及多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1].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57%,男性39%.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该症占老人门诊的81%~91%.当前国内医院大多无眩晕症诊疗中心或耳-神经功能检查治疗中心,眩晕患者散落在不同科室,由各科诊治,难免有片面及互相推诿现象,尚无深入研究及大宗病例报道,故疗效不甚满意.眩晕的病理生理基础、分类、临床诊断定性、定位较复杂,现简单分为急性、慢性、发作性眩晕,以利于基层医生鉴别诊断和治疗,解除眩晕患者的痛苦.那么眩晕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什么,下面简要做一说明.

    作者:张宪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正确选择药物溶媒,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注射用药物的溶媒选择越来越引起药学及护理人员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日常药物配置的观察,结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药学资料,对注射用药物的溶媒选择,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周乐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法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32例经CT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补肾化瘀法为主,同时结合腰部膏药外贴,点穴疗法,直腿抬高压踝法等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4%.结论:认为补肾化瘀法为主可使突出之腰椎间盘逐步回纳或缩小,从而消除或改善症状.

    作者:赖炳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容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应注意预防.临床资料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因骨折长期卧床患者65例,卧床时间1~9个月,平均时间4个月,年龄38~82岁,平均60岁左右.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干骨折8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胫腓骨干骨折3例,踝部骨折14例,骨盆骨折1例.

    作者:范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1,2].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2010年4~8月收治HFMD重症高危患儿123例,经过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珍;丁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易开启药瓶瓶盖开启后是否消毒的实验与探讨

    目的:探讨易开启瓶盖在临床使用中是否需要消毒.方法:随机抽取108例具有新型易开型瓶盖的药品,药名、剂量、剂型、生产厂家及生产批号不限,将样品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不使用常规消毒方法,启开瓶盖后直接在暴露的胶塞部位采样培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方法后在胶塞部位采样培养.结果:两组样本均无细菌生长.结论:在符合空气细菌标准条件下,易开启瓶盖开启后不消毒而直接进行药液的配制,既不违反无菌操作规程,又能省时,省力、省物的完成药品配制工作,还可减少由于消毒液未彻底干燥,导致消毒液被针头带入药液的可能,杜绝输液不良反应.

    作者:刘亚坤;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硫酸镁、丹参治疗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丹参联合治疗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脐血流S/D比值升高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硫酸镁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6~8小时滴完,丹参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治疗前后行彩色超声检查,监测胎儿脐血流变化,行电子胎监监测胎心变化,跟踪随访妊娠结局,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胎儿脐血S/D比值治疗组2.5±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6,治疗组胎监NST反应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ar评分8~10分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治疗组出生体重3100±256高于对照组的2580±30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孕周38±4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4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镁、丹参联合治疗孕晚期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有效,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夏爱华;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使用无创通气的护理.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分为出院后家庭无创通气组(观察组)20例和长期家庭氧疗组(对照组)20例.1个月后观察两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出院后1个月,两组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结合积极有效护理,将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