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张宪军

关键词:眩晕, 鉴别诊断, 治疗
摘要:眩晕是患者主观空间定向觉错误,能明确叙述自身转动(自动性)或环境转动(他动性).眩晕症是常见临床综合征,占门诊常见症状之第三位.它涉及多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患者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1].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57%,男性39%.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该症占老人门诊的81%~91%.当前国内医院大多无眩晕症诊疗中心或耳-神经功能检查治疗中心,眩晕患者散落在不同科室,由各科诊治,难免有片面及互相推诿现象,尚无深入研究及大宗病例报道,故疗效不甚满意.眩晕的病理生理基础、分类、临床诊断定性、定位较复杂,现简单分为急性、慢性、发作性眩晕,以利于基层医生鉴别诊断和治疗,解除眩晕患者的痛苦.那么眩晕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是什么,下面简要做一说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病医院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调整

    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研究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护理工作已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大的职业之一,而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少有人关心.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工作性质紧张繁忙,工作环境复杂特殊.在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医疗器械及外科技术不断革新的今天,手术室护士将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

    作者:周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18例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对18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耳廓软骨炎首发14例;关节炎首发3例;高热首发1例;并发鼻软骨炎6例;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3例;与系统性血管炎并发1例;累及呼吸道2例,其中1例死亡.18例中病程初期确诊3例(16.67%),初诊误诊率83.33%.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较少见的自身免疫病,因发病初易误诊、漏诊,而病变累及呼吸道预后不良,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坚;李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胰岛素泵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60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优势与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胰岛素泵与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的使用较常规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和稳定,血糖达标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降低.结论:较传统的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的使用更为方便且效果更显著稳定,对患者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韩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孕37~41周,单胎头位,头盆相称,无妊娠合并症,有阴道试产条件,年龄20~35周岁,初产妇100例为镇痛组.同等条件产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满意度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的使用,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结果:镇痛组产妇70% 0级,30% 1级,对照组产妇80% 3级,20% 2级,对照第一产程长于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镇痛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产后尿潴流等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镇痛的措施.

    作者:闫四方;许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内镜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镜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包括饮食管理、情志调护与穴位护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7%),P<0.05.观察组护理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知识.

    作者:徐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43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带状疱疹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皮肤、疼痛、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治疗与护理措施,并观察疗效.结果:43例中41例痊愈,2例好转,4例遗留局部轻度神经痛.结论:带状疱疹护理的重点是皮肤护理和神经痛的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科学的饮食和积极的健康教育也是带状疱疹重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杜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维护的管理办法

    现在各级医院都实施信息化建设,来提升医院竞争力,医院面对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中产生的数据维护的申请,怎样有效的加以管理,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实施中的不足.我院是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年门诊量130万人次,年出院患者22 597人次,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也已经达到十几年之久,HIS系统的应用除了带来的优势毋庸置疑,也造成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作者:姜瑞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神经节苷脂(GM1)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联合高压氧治疗,10~14天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第7、14、28天进行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28天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NBN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t14=2.88,P14<0.01;t28=5.83,P28<0.01).结论:HBO联合GM1治疗中重度HIE疗效显著,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锦敏;张晓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严重交通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全球每天有3000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目前的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数居世界第1位.交通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在交通伤急救方面,国内创建多种院前急救模式和三环理论.使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和ICU救治环环相扣,连成一体.从而提高了救治效果.抢救交通伤患者30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白量蛋白指标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作用.方法:搜集2008年以来80例糖尿病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分组统计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数值并与正常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验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发现早期肾损伤,对早期治疗起到决定意义.

    作者:倪承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400例血沉测定方法对照

    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标志,极度增快常见于肿瘤,可用于观察结核活动、风湿活动等等.血沉增快血沉增快分生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3种:①生理性因素:多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孕妇、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增快.②技术性因素:测定时如温度变化较大、血沉管或血沉架倾斜也会引起血沉加快.因此为了提高血沉检验的准确性,以自动血沉仪和手工法两种测定方法做了比较.

    作者:申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65例

    目的:探讨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6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经一次治疗治愈56例,好转8例,该8例于第一次治疗后8周再次微波治疗治愈.1例患者无效,再次治疗后仍无效,胃镜检查提示瘢痕狭窄,转外科手术治疗.随访时间6个月~14年.随访病例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胃镜下微波、射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古莉;陈树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观察

    目的: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均存在的抑郁状态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40例患者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通过心理干预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不良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1].结论: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对提高抑郁状态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高压氧治疗与护理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6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高压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5例,男40例,女25例,年龄3~70岁,平均36.5岁.广泛脑挫裂伤10例,脑干损伤5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清除术32例,脑挫裂伤合并颅骨骨折3例,病情相对轻15例,临床症状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头痛,头晕.

    作者:张春芝;郭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例发生DVT,经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处理后,肢体消肿时间5~7天,52例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注意观察、早期活动、穿有压力阶层的弹力袜、使用气压泵、预防性抗凝治疗等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美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组界限清楚的双向分化的肿瘤,基本与纤维腺瘤类似.其组织学特征:双层上皮细胞成分排列呈裂隙状,周围为过度生长的富于细胞的间叶成分,形成典型的叶状结构.叶状肿瘤(PTs)通常为良性,但复发常见,有极少数患者出现血性转移.因此要正确认识该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组织学特点,得出正确的诊断,才能让患者得到早期治疗的机会.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艾滋病合并淋巴瘤化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采用R-CHOP方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1年观察治疗,完成疗程18例,放弃2例,死亡3例.结论:给予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化疗的护理,教育患者配合治疗,顺利完成化疗,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4626张,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抽查的4626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642张(13.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2例(3.4%).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起点高、超权限用药、超剂量用药及抗菌药物联用不尽合理等现象;提高处方质量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关键.

    作者:张玮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146例经75gOGTT确诊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组41例,单纯饮食控制加运动治疗组95例,未系统治疗组10例.对比3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孕产妇并发症、早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病率.结论:GDM孕妇必须通过积极合理治疗,有效控制血糖,才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成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体育锻炼、饮食调理、自我监测4个方面得分分别为3.55±0.38分、3.32±0.38分、3.52±0.37分和3.22±0.42分,对照组分别为2.28±0.36分、2.17±0.41分、2.23±0.52分和2.09±0.33分,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