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四方;许慧
老年糖尿病是指60岁以后发病,或青、中年发病而延续到老年的糖尿病患者.据1978年上海调查资料表明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0‰左右,美国人口中60岁以上患病率可高达100‰,而80岁以上者高达200‰[1].由此可见,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治疗的信心,保证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谭清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用线阵变频探头3~12MHz、6~13MHz结合凸阵变频探头2~5MHz,对3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逐级加压进行探查,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比.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93.6%.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倪菊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保健护理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为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证据.方法:参加亲子保健活动的儿童220名,对参加活动的220名儿童在活动前、参加活动半年、参加活动1年时,以首都儿童科学研究所制定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对儿童发育商(DQ)进行测定.结果:220名儿童经过半年的保健护理后,DQ评价优秀率、中上率明显提高(P<0.05),中下率明显降低;经过1年的保健护理后,优秀率相比活动前和活动半年时,DQ评价优秀率、中上率显著提高(P<0.05).讨论: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能够促进儿童早期的全面发展,保健护理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
作者:许小菊;严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经临床内科治疗反复发生炎症而加重的患者,大多数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很多时侯疗效不尽如意.胆囊炎、胆石症胁痛因肝胆疏泄失职,气机升降出入障碍,郁滞肝胆,致瘀、生痰、化热,痰瘀热结.治予疏肝理气,升降调畅气机,散结消瘀,清热解毒.近年用自拟升降活血汤治疗,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性功能是人类生理功能的重要一部分.所谓性功能紊乱,是指某些原因致使性功能或性行为亢进或减退及障碍而不能正常的进行性生活,男性指不能勃起,早泻,阳痿等症状,女性则对性没需求,不能达到性高潮,阴道干涩疼痛.在临床中,有不少患者是由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某些药物而致男、女性功能紊乱的.因此全面了解这方面知识至关重要.现择期主要在临床中能引起性功能紊乱的药物分述如下.
作者:张贵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西北落后地区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方法:用腹腔镜进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冲洗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55分钟,术后2~3天进流质饮食,5~7天出院,7~15天可进行一般的体力劳动,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经济落后地区上消化道穿孔的特点是病情重、就医晚.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对腹内脏器干扰小、术后患者康复快、痛苦小、肠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天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时,观察组15例采用扣眼穿刺法.对照组15例采用绳梯法或区域法.观察对比两组血透时的血流量以及1年内发生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的比例.结果:两组血透时的血流量及1年内发生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比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扣眼穿刺法可减少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欧琳静;潘莲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997年底引进1台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4年多的使用,发现了几种常见及不常见的故障,现将仪器保养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排除心得介绍给大家,与同行分享.
作者: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规范的护理记录不仅能反映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依据.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公布的司法明确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院承担举证责任.为了使护理记录书写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适合护理科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仕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非典型川畸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对照非典型川畸病诊断标准筛选28例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结果:非典型川畸病临床表现各异,早期不易确诊,误诊居多,易致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诊断非典型川畸病并正规治疗对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淑林;刘万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肾脏是大多数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绝大多数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对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清除过程影响很大,特别是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可使药物动力学相应发生变化.①吸收过程:肾功能减退时,由于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实质破坏,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均降低.肾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应静脉给药;②分布过程的变化:肾功能损害可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分布容积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③药物代谢的变化:肾功能减退时经肾脏代谢的药物生物转化可发生障碍,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有可能会加重或增强损害肾脏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药物排泄过程的变化:肾功不全时,肾清除率的降低导致药物清除半衰期的延长,从而使药物在体内蓄聚,血药浓度升高,其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也增高.因此抗菌药物应用于肾功不全的患者时,其剂量的调整需根据以下因素: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②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③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特点;④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后或腹膜透析可清除的程度.
作者:金尚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频繁的侵入性操作、耐药细菌的传播、医疗环境的污染、是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手术切口的感染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加患者的额外医疗支出,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此手术室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现将我院手术切口感染的诱因及控制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杨旭平;翟君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头静脉对建立永久透析通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已建立永久透析通道的患者再次透析前进行超声检测,观察头静脉内径、管腔及血流改变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中4例头静脉内径变细,血流稀疏;3例头静脉内出现局部血栓、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永久性透析通道进行直观的观察,为临床成功建立透析通道提供依据.
作者:纪甜甜;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对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治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体重,并将比较胃肠内营养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体重变化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循证医师护理干预应用到胃肠内营养患者中,效果比较好.
作者:布合力其木·阿吾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可操作性.方法:用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患者48例,观察局部注射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48例中,8例疼痛缓解肌恢复正常以及运动功能恢复,34例疼痛明显缓解部分功能恢复,6例疼痛有所缓解,总有效达100%.随访半年后有5例复发,复发率达10.4%,重复注射仍有效.结论:局部注射红茴香、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复合制剂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易于操作、并发症较少、复发率低.
作者:朱明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血小板计数是实验室常用的血液学检验项目,因它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已被临床手术科室、内科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作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检测指标之一.但由于血小板易聚集、易破碎、形态大小差异较大等特性及血球计数仪的精密程度,高科技含量试剂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决定了血小板计数的误差较大.为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就要求检验人员正确认识和了解多种影响因素,尽可能把误差和一切干扰因素降到小.在查阅一些资料基础上,再结合近几年来使用POCH-100i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情况,将影响血小板计数的一些因素做以下几点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和秀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特殊的解剖特点,不能及时将痰液咳出,常导致病程延长,甚至可能发生二重感染、并发症等.采用体位引流佐治支气管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敏;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阑尾炎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的漏诊发生原因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收治以阑尾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患者9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病例临床表现为阑尾炎,经术中仔细探查和或术后追踪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结论:对阑尾炎病要进行全面的病情分析和动态观察,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马富贵;刘明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应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及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有无手术并发症产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LC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病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等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结论: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措施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及高血压病急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接受治疗,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并且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明显减低.
作者:郝维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