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贵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40例维持血透患者不遵医行为进行分析,针对发生原因,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干预前遵医行为对比分析.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1年以后患者对医嘱的遵从率与采用以前的医嘱遵从率相比较明显提高.结论:对维持血透患者不遵医行为,护士应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解决问题,可以使维持血透患者不遵医行为明显下降.
作者:吕春晓;张会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穿刺成功率.方法:对482例次住院剖宫产及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482例次,平均穿刺成功率99.99%.结论:再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用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肢体和血管,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手术护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作者:卫璐莹;贾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腹部刀刺伤患者160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159例.其中手术140例,均为腹壁穿透伤,剖腹探查未见脏器损伤12例,非手术治疗19例,均为腹壁损伤,死亡1例.结论:休克、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露、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复合伤、复杂刀刺伤及时行X线、B超、CT检查有助于病情诊断.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作者:周学宁;董会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阑尾炎为首发表现的结肠癌的漏诊发生原因并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收治以阑尾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癌患者9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的病例临床表现为阑尾炎,经术中仔细探查和或术后追踪检查确诊为结肠癌.结论:对阑尾炎病要进行全面的病情分析和动态观察,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马富贵;刘明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HIGH)是脑血管病中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患,西方国家脑出血(ICH)占全部脑卒中的的8%~15%,而我国则高达21%~48%,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逐渐上升及年轻化,自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碎吸术开展以来,治疗有所突破.2011年4~12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钻孔引流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体会如下.
作者:王浩;赵志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提高DR影像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方法,减少误、漏诊.方法:结合开展DR影像技术以来所做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分析影响DR影像质量的各种原因.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图像得到了优化.结论:DR影像经过质量控制与保证,提高了质量,DR摄影操作必须规范化.
作者:梁千里;朱汝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收治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采用骨密度检查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护理干预治疗组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张芬燕;闫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应用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优势与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胰岛素泵与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的使用较常规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疗效更为显著和稳定,血糖达标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降低.结论:较传统的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的使用更为方便且效果更显著稳定,对患者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韩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性功能是人类生理功能的重要一部分.所谓性功能紊乱,是指某些原因致使性功能或性行为亢进或减退及障碍而不能正常的进行性生活,男性指不能勃起,早泻,阳痿等症状,女性则对性没需求,不能达到性高潮,阴道干涩疼痛.在临床中,有不少患者是由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某些药物而致男、女性功能紊乱的.因此全面了解这方面知识至关重要.现择期主要在临床中能引起性功能紊乱的药物分述如下.
作者:张贵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1997年底引进1台D-3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过4年多的使用,发现了几种常见及不常见的故障,现将仪器保养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排除心得介绍给大家,与同行分享.
作者:王瑞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骆驼蓬:别名、苦苦菜<陕西中草药>臭草、臭牡丹、沙蓬豆豆<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臭古都、老哇瓜<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骆驼蓬全草生干生热,清除脓性黏液质和异常黑胆质,祛风止痛,温经强肌,养神除癫,开通肠阻,消除黄疸,燥湿,增强记忆力,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头痛、坐骨神经痛、瘫痪、面瘫、神经错乱、癔症、肠梗阻、黄疸、水肿、健忘等;煎水外洗可治关节炎、滴虫病;熏烟可除虫避邪等.辛苦,凉,有毒.宣肺气、祛风湿、消肿毒,治咳嗽气短、风湿痹痛、皮肤瘙痒、无名肿毒.<维药标准·部颁>收载骆驼蓬草.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有毒.功效用量:止咳平喘;祛风湿;消肿毒.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烂外敷.目前民间作为偏方验方、治疗胃癌、食道癌疾病疗效甚佳.在临床中发现该药引起过敏性反应1例介绍如下.
作者:梁红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将现代管理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实践中,建立一个科学的临床护理绩效管理系统.有利于调动护理队伍积极性,实现医院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实用性.文章通过介绍开展护理绩效管理的思路方法,旨在探索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为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供参考,也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兰;邬燕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整体护理是未来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我院也积极投入到整体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工作的关键在于责任护士,培养一组合格的责任护士,我们的整体护理工作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责任护士呢,我就这几年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给大家分享如下.
作者:焦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后LDH、CK-MB、cTn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引起的心肌损害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闫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放松指导对人流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和音乐疗法及放松指导.两组均采用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0分钟进行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在两个时段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流术中予以音乐疗法及放松指导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王红桂;陈惠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于治疗的癫痫患者中通过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显示经常有多种药物,其中有的血药浓度远超过有效浓度范围,且很多并不是对发作类型合适有效的药物.对于这些患者,需要撤换药.采用静滴安定的办法,全部撤掉原来所有的药(或仅保留一种必要的),再应用合适的治疗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冰;黄圣明;张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消化道症状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所有患者都采用内镜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内镜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包括饮食管理、情志调护与穴位护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7%),P<0.05.观察组护理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知识.
作者:徐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伤后的MRI表现,探讨低场MR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膝关节外伤患者60例,进行低场MRI检查,分析、总结膝关节外伤的MRI表现.结果:骨挫伤12例,半月板损伤45例,韧带损伤8例,多合并关节积液.结论:低场MRI可以清楚的显示膝关节腔内结构,能很好显示出损伤情况,与普通X线片和CT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作者:李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头静脉对建立永久透析通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已建立永久透析通道的患者再次透析前进行超声检测,观察头静脉内径、管腔及血流改变情况.结果:24例患者中4例头静脉内径变细,血流稀疏;3例头静脉内出现局部血栓、闭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永久性透析通道进行直观的观察,为临床成功建立透析通道提供依据.
作者:纪甜甜;徐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正确的吸氧可以提高肺泡内氧浓度和氧分压,解除患者的缺氧症状.方法:主要采取鼻导管法、面罩法、呼吸机正压吸氧.结果:正确的吸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反之,如吸氧不当,也会危急患者的生命.结论:长期低流量吸氧是目前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定时纠正缺氧,挽救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曾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