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徐美珍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例发生DVT,经抗凝、活血化瘀等治疗处理后,肢体消肿时间5~7天,52例康复出院.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注意观察、早期活动、穿有压力阶层的弹力袜、使用气压泵、预防性抗凝治疗等是预防DVT的有效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的质性研究

    目的:深入了解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真实心理感受,为进一步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的访谈法,对曾经接受胰岛素治疗1年以上,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的糖尿病患者11例进行访谈,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重复使用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主要与经济、年龄、文化程度、观念、风险教育有关.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需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在指导胰岛素注射时,应针对患者的特点、学历、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教育干预,提高患者对重复使用危害性的认识,减少注射造成的损害.

    作者:王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3例,采用自拟养胃汤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痊愈40例,好转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结论:自拟养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运用IKAP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3个月后对两组症状、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症状、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KAP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增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孕37~41周,单胎头位,头盆相称,无妊娠合并症,有阴道试产条件,年龄20~35周岁,初产妇100例为镇痛组.同等条件产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满意度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的使用,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结果:镇痛组产妇70% 0级,30% 1级,对照组产妇80% 3级,20% 2级,对照第一产程长于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镇痛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产后尿潴流等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镇痛的措施.

    作者:闫四方;许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社区老龄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的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老龄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的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例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效果和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业医生对某市4个社区27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定期随访,观察其疾病治疗和控制情况.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疾病控制率56.8%,随年龄增大,控制率逐渐减低,70岁以上控制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高血压控制率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体质指数(BMI)、日均蔬菜摄入量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年龄、病程是高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高血压的规范管理与治疗不仅是单纯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等重要.作为高血压控制的重要环节,构建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平台应作为我国慢性病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作者:郭保明;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26例周期性麻痹甲亢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血清钾3.0~3.5mmol/L 12例,2.5~2.9mmol/L 7例,2.0~2.4mmol/L 3例,低于1.9mmol/L 4例.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以年轻男性多发,应引起临床重视,补钾可迅速改善症状,补钾的同时尽早抗甲亢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庆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氧气吸入的护理

    目的:正确的吸氧可以提高肺泡内氧浓度和氧分压,解除患者的缺氧症状.方法:主要采取鼻导管法、面罩法、呼吸机正压吸氧.结果:正确的吸氧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症状,反之,如吸氧不当,也会危急患者的生命.结论:长期低流量吸氧是目前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定时纠正缺氧,挽救生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曾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而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与过程.就近几年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体会探讨分析如下.

    作者:魏静芳;朱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奇白消软膏治疗婴儿湿疹184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成药制剂奇白消软膏对婴儿湿疹的治疗效果,解除很多家长的烦恼,帮助婴儿们尽快摆脱皮肤的问题.方法:收治湿疹患儿23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治疗组患儿进行皮肤清洁,口服扑尔敏1~2mg,葡萄糖酸钙口服液5~10ml,3次/日的同时用奇白消软膏涂擦婴儿的患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皮肤清洁的同时口服扑尔敏1~2mg,葡萄糖酸钙口服液5~10ml,3次/日,连服3~10天,平均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在抓痒、皮疹消退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银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秋季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滴.结果:研究组治愈3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景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肾功能不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肾脏是大多数抗菌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器官,绝大多数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时对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清除过程影响很大,特别是经肾脏排泄的抗菌药物.可使药物动力学相应发生变化.①吸收过程:肾功能减退时,由于肾单位数量减少,肾实质破坏,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均降低.肾功能不全伴严重感染应静脉给药;②分布过程的变化:肾功能损害可改变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药物分布容积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③药物代谢的变化:肾功能减退时经肾脏代谢的药物生物转化可发生障碍,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可在体内积聚,有可能会加重或增强损害肾脏的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④药物排泄过程的变化:肾功不全时,肾清除率的降低导致药物清除半衰期的延长,从而使药物在体内蓄聚,血药浓度升高,其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也增高.因此抗菌药物应用于肾功不全的患者时,其剂量的调整需根据以下因素:①肾功能损害的程度;②抗菌药物对肾毒性的大小;③药物的体内过程和特点;④抗菌药物经血液透析后或腹膜透析可清除的程度.

    作者:金尚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乌司他丁对ALI/ARDS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例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加用UTI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氧合指数(PaO2/FiO2)改变、超敏C-反应蛋白(CRP)变化、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CRP、IL-6、TNF-α明显下降(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P<0.05).结论:UTI可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对ALI/ARDS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汉明;郑伟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43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带状疱疹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皮肤、疼痛、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治疗与护理措施,并观察疗效.结果:43例中41例痊愈,2例好转,4例遗留局部轻度神经痛.结论:带状疱疹护理的重点是皮肤护理和神经痛的护理.良好的心理护理、科学的饮食和积极的健康教育也是带状疱疹重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杜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的螺旋CT诊断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男1例,女7例,汉族6例,维族1例,蒙古族1例,年龄21~77岁,平均45.8岁.8例甲状腺癌患者6例甲状腺肿大,8例10个癌灶均呈低密度灶,范围1.1cm×0.8cm~4.4cm×3.3cm,4例患者5个癌灶边界清晰,甲状腺包膜完整,另4例患者5个癌灶边界不清,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其中1例患者癌灶与胸锁乳突肌分界不清,2例患者甲状腺占位灶与颈静脉分界不清,4例患者5个癌灶密度均匀,另4例患者5个癌灶密度不均匀,4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患者双重颈部肿大淋巴结内见钙化,8例患者中6例行甲状腺CT平扫检查,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8例10个癌灶术后病理证实8个癌灶为乳头状癌,其中2个为乳头状微小癌,1个为低分化癌,1个为滤泡性癌,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甲状腺癌的64排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对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对80例患者采用萆薢渗湿汤(萆薢、薏苡仁、生黄芪、益母草、独活、土茯苓、三棱、莪术、牛膝)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5%.结论:萆薢渗湿汤能利湿消肿,通利关节,对于膝关节滑膜炎疗效满意.

    作者:贾彦鹏;陈宇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3~2011年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围产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围产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解和掌握我区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从而明确围产儿保健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2003~2011年229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综合科患者存在问题分析和预防

    2011年7月~2012年7月住院患者626例,有28例出现跌倒、私自外出、自行拔氧气管现象.总结出了存在这些问题是由于护理宣教不到位、护理意识淡薄、设施不符合人性化引起的.根据出现的这些问题,应提前做好预防性的措施,严格执行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宣教,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改善病房设施,就能确保患者安全,减少问题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黄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彩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经腹、经阴道超声常规法检查,观察子宫肌瘤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特点及血流情况.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64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58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4例,子宫腺肌病2例.结论: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能做出准确的诊断,针对不同病例选择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且必要的检查手段.

    作者:张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用醒脑静及纳洛酮联合治疗,10天后两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疗效(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丁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