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轻肺癌1例临床报告

李彬;李红

关键词:肺癌, 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结核抗体,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肺门淋巴结肿大, 新生物, 咯血, 癌细胞, 肿瘤标志物, 右主支气管, 细胞角蛋白, 鳞状细胞癌, 中毒表现, 药物治疗, 药物名称, 细胞抗原, 手术治疗, 抗酸杆菌, 甲胎蛋白, 辅助检查
摘要:病历资料患者,女,26岁,未婚.既往体健,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的出现阵发性咳嗽、胸闷、憋气,夜间明显,有时影响睡眠,伴有咽痒,咳少量白黏痰,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其他不适,在外口服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名称及剂量不详),效果差,并且2天前出现咯血1口,为鲜血,无血凝块,以后未再咯血,遂来我我院就诊,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入院后行胸部CT示:右肺上叶占位,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结核性,不除外肿瘤.后行相关辅助检查示结核抗体、血沉均正常,痰中未查到抗酸杆菌,且无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表现,排除肺结核,行血肿瘤标志物检查示细胞角蛋白19片断4.80ng/ml,鳞癌细胞抗原(SCC)0.41ng/ml,甲胎蛋白0.00ng/ml,癌胚抗原1.52n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10ng/ml,亦未见异常,经家属同意给予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右主支气管近端,距隆突约2cm处,后壁新生物突入管腔,黏膜皱襞中断,新生物质脆易出血,于此活检、刷检,刷检到癌细胞,病理结果是鳞状细胞癌.目前已行手术治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体会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一次性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长时间(>30分钟)发作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致死率极高[1].临床常见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即使积极抢救,病死率仍有3.6%.对2007~2011年收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5例,对治疗护理进行回顾分析,从速控制发作和精心护理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颅脑创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6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颅脑创伤的病情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相关性及早期干预、综合治疗临床意义.结果:本组68例患者,颞、额部损伤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高,经早期干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受伤部位、脑水肿程度与精神障碍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颅脑挫伤越严重,越广泛,患者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越高,精神症状越严重,且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是颅内器质性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加强早期干预、综合治疗,能明显减低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发性多软骨炎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18例病例,并通过文献复习,对18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耳廓软骨炎首发14例;关节炎首发3例;高热首发1例;并发鼻软骨炎6例;与类风湿关节炎并发3例;与系统性血管炎并发1例;累及呼吸道2例,其中1例死亡.18例中病程初期确诊3例(16.67%),初诊误诊率83.33%.结论:复发性多软骨炎是一种较少见的自身免疫病,因发病初易误诊、漏诊,而病变累及呼吸道预后不良,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梅坚;李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骨折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骨折患者往往需要长期卧床,因此容易发生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便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应注意预防.临床资料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因骨折长期卧床患者65例,卧床时间1~9个月,平均时间4个月,年龄38~82岁,平均60岁左右.其中股骨颈骨折39例,股骨干骨折8例,股骨远端骨折10例,胫腓骨干骨折3例,踝部骨折14例,骨盆骨折1例.

    作者:范兰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分析156例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156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显示病变134例(85.9%),其中小肠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蛔虫6例,小肠钩虫3例,回肠寄生虫1例,小肠息肉12例,小肠溃疡11例,十二指肠息肉4例,慢性胃炎20例,1例结肠发现出血,经结肠镜检查病检证实为结肠癌,7例无阳性发现.结论:OMOM胶囊内镜对胃及小肠病变检查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对胃及大肠病变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吕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两种灭菌方法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灭菌方法对腔镜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为腔镜器械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灭菌方法,保证腔镜器械的灭茵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腔镜器械60件,分成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组30件,灭菌60分钟,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组30件,浸泡10小时,分别于灭菌后进行细菌检测比较试验.结果: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组细菌培养合格率显著高于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组(P<0.05).结论: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STERRAD 100S对手术室腔镜器械进行灭菌60分钟的方法,不仅快速,而且灭菌有效时间长.

    作者:张振芳;李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荷兰药房管理制度对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管理改革的启示

    为借鉴荷兰初级医疗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我区初级医疗运营及管理水平,2009年3月28日~4月10日经区卫生局决定,政府领导批准,闵行区卫生局副局长程佳率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30人远赴荷兰考察访问2周,学员们实地感受和了解了荷兰的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及药房管理制度,总结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结合上海本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房管理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作者:李如意;陈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护理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预防感染的护理目标是严格护理操作各个环节管理,防止感染发生及扩散.采取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方秀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社区老龄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行为的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老龄高血压病患者中的的遵医行为的作用.方法:将84例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式.比较两组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遵医行为情况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龄高血压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效果和遵医行为,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我院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门诊处方中消化系统用药情况,分析消化系统用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归纳和总结常见的问题,提高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为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品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门诊消化系统用药处方,采取每个月抽取7天,每天抽取20~30张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点评工作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结果:抽查消化系统用药处方共计1471张,共使用消化系统药物54种.其中,不合理处方18张(1.2%),处方合格率98.8%,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占主导地位.

    作者:秦保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肢体动脉弹性监测系统在高血压诊疗中的作用

    肢体动脉弹性监测系统在高血压诊断中的作用能测量四肢血压是否对称,普通血压计由于袖带窄不能测量下肢血压,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左右肢体血压相差10~20mmHg,当肢体动脉弹性监测出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低时,可以考虑较低的一侧血管有狭窄:比如左上肢血压明显高于左下肢>20~40mmHg,就怀疑主动脉缩窄的可能性.

    作者:赵庆玲;陈永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按时服药、体育锻炼、饮食调理、自我监测4个方面得分分别为3.55±0.38分、3.32±0.38分、3.52±0.37分和3.22±0.42分,对照组分别为2.28±0.36分、2.17±0.41分、2.23±0.52分和2.09±0.33分,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激素治疗组(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甲基强的松龙静脉输液.5天后停用激素并复查肝功能,如有必要间隔5天后再次应用激素,凡有乙肝病毒复制,HBVDNA>104copies/ml,均加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结果: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短程间断应用激素用于治疗早期慢性重型肝炎,可快速减轻症状、改善肝功能、缩短病程,疗效明显.

    作者:徐江海;翁俊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现状

    输卵管是精卵结合的惟一场所,其功能正常是自然受孕的必要条件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因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症逐年增加,约占不孕症的30%[1].西医主要采取输卵管通液术为主,配合宫腹腔镜诊治术及辅助生殖技术,但费用昂贵,且成功率不高,一般家庭难以接受.而中医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等优点,故在临床上较多采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医药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方面的一些治疗情况.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5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肿瘤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心理焦虑状态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术后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胡换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社区康复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住院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后返回社区的脑卒中伴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者84例进行康复训练和指导,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采用观察法,把康复前后的差异借用Bather指数评定表进行评分,采用统计学方法(构成比)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训练前有49例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需完全依赖,32例患者需较大部分依赖,3例患者需少许帮助基本能自理.经过半年的训练,ADL完全依赖8例,ADL大部分依赖15例,ADL基本自理61例.结论: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和家属掌握了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方法,患者的ADL有了明显提高.

    作者:易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玉屏风散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在临床上的作用.方法:对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过敏性鼻炎易因伤风感冒而病情反复者服用.结果: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者有效率100%,过敏性鼻炎患者有效率86.7%.结论:玉屏风散在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过敏性鼻炎易因伤风感冒而病情反复者有疗效.

    作者:徐林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抗房颤作用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国内大样本调查显示AF患病率约0.77%,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AF常见的并发症是脑栓塞,AF使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1.6~3.5倍,而且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致死率均大大增加.他汀类药物,由于其可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还具有多效性,其中之一就是可能预防AF的发生和复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作用;改变心脏离子通道与载体;延缓心肌组织、电重构;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等有关.现在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咪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宫腔操作手术前软化宫颈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宫腔操作手术前阴道后穹隆放置后用于软化宫颈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绝经半年以上作取环手术、以及剖宫产术后上取环及人流患者纳入护理对象.结果:经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的对象在施行上取环及人流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经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的手术对象在施行宫腔操作手术时宫颈软化效果较好,大大减轻了因扩张宫颈给对象带来的不适,并且医师在施行宫腔操作手术中降低了子宫穿孔的发生率,特别是子宫位置过度前倾及前屈的对象.

    作者:郭忠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病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等高血压病社区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使高血压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疗,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结论: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形式多种多样,每种措施相互独立,但又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经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及高血压病急症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积极接受治疗,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并且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明显减低.

    作者:郝维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